第8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曹操聞郭嘉之言,點了點頭,之前勢弱的日子,曹操又不是沒有過過,如今大不了再將龐山民當作昔日袁紹,這等宿敵相爭,自然事事謹慎。

  想到此處,曹操對群臣道:“奉孝已言明利弊,各位當各司其職,好好想想我等如何奮起直追!”

  說罷,曹操便命群臣散去,留郭嘉二荀三人於大殿之上,對郭嘉道:“得奉孝鼓舞,如今朝堂之上雖士氣可用,然而奉孝可有計劃,強我河北?”

  “江東土地廣袤,荊襄重整江東恐怕要耗費不少時日,丞相也可趁此機會,早作布局!”郭嘉說罷,便從袖中取出地圖,攤開於案幾之上,對三人道:“青,徐之地當早作布防,此乃首要之事,郭某雖知年內難有大戰,而龐山民麾下龐統,周瑜等人,皆主動尋釁之人,若起戰事,極有可能波及丞相治下黃河以南之地。”

  曹操聞言連連點頭,日後與荊襄相爭,青,徐二州便是曹操屏障,若青,徐有失,兩家諸侯水戰於黃河之上,河北當毫無勝算。

  “如今烏桓已然安定,便使文和歸返,戍守此要衝之地!”曹操說罷,郭嘉又道:“可使仲達同往!雖陳留之敗,大挫仲達銳氣,然而仲達本是人傑,自然不會被這些許挫折大敗!”

  曹操聞言,從善如流。

  如今正是用人之際,曹操也知道不能再憑自己喜惡去選拔人才,司馬懿雖於陳留敗了幾回,卻也彰顯其不少獨到之處,正如郭嘉所言,此人可堪一用。

  郭嘉說罷,又一臉慎重的看了二荀一眼,對二荀道:“文若,公達,非是郭某打擊二位,若比之經營州郡,二位不比山民。”

  荀彧,荀攸二人聞言,默不作聲。

  半晌之後,荀彧嘆道:“可惜荀某手上,未有奇術,若得此術,荀某又怎懼那荊襄豎子?”

  郭嘉聞言卻忽然想到了什麼,對荀彧道:“文若可知強漢之時絲綢之路?”

  見荀彧點頭,郭嘉又道:“聽山民所言,此路已被其麾下西涼軍馬打通,荊襄貨物已販賣異族,莫非此路獲利極大不成?”

  二荀聞言不禁大驚,曹操見二人面上神情有異,忙追問道:“文若為何這般失態?”

  荀彧聞言回過神來,對曹操道:“若真如奉孝所言,僅與異族交易,荊襄財富便可源源不絕,尋常絲綢,與異族交換價比黃金……”

  曹操,郭嘉二人聞言皆倒吸一口冷氣,荊襄本為桑麻產地,況且自有了織機後,其絲綢,麻布產量巨大,如今看來,這條絲綢之路對荊襄而言更是如虎添翼。

  荀彧皺眉許久,嗟嘆一聲道:“奉孝所言不差,那龐山民生財有道,荀某遠遠不如。”

  郭嘉見狀忙出言勸慰,對荀彧道:“之前嘉亦不知與異族買賣,可得暴利,文若可知丞相麾下周遭異族,哪家可與河北,大作交易?”

  荀彧聞言苦笑一聲,對郭嘉道:“若交易之地這般易尋,那唐王又怎會殺費苦心,開拓絲綢之路?北地苦寒,其富庶遠不比丞相治下,不然烏桓,鮮卑也不會時常sāo擾丞相治下了……”

  郭嘉聞言長嘆一聲,如今也明白為何那日龐山民與其言及開拓絲綢之路是何等的洋洋自得,唐王此舉,便是不針對河北,亦可憑這般功業,名垂千古。

  看來河北財政不比荊襄,已成定局。

  既然難以逆轉劣勢,郭嘉也不再糾結此事,對曹操道:“如今劣勢雖多,而丞相依然掌握天時之利,河北百姓已歸附數載,丞相廣布恩德,若日後與荊襄一戰,民心可用……”

  曹操聞郭嘉之言,亦感蒼白無力,只是面對風塵僕僕歸返鄴城的郭嘉,曹操怎忍責備?

  思索片刻,曹操嘆道:“奉孝一路舟車,早些休息吧,朝堂繁雜政務,不是一日就可盡數解決的……”

  聞曹操之言,郭嘉大驚,對曹操道:“丞相,莫非如今連你也懼怕荊襄威勢了?”

  “聞奉孝一應言辭,曹某又怎會不知如今荊襄強盛,我河北難望其項背……”曹操說罷,長嘆一聲道:“若那荊襄強河北一籌,這般對手,乃曹某所欲,可荊襄如今,強我河北萬千,你讓曹某如何誆騙自己,可逆轉如此強敵?”

  PS:感謝易溪同學投出的2張月票。(未完待續。)

  第一章 NO.607 廣造戰艦,約戰曹操

  不知不覺,孫權歸降已三月有餘,江東百姓卻發現荊襄兵馬的到來,似乎與他們預想之中的情景,大不相同。

  唐王新頒政令對於百姓而言,益處頗多,一點兒都沒有因為江東新得,而有所偏頗,特別是荊襄大量商品的湧入,更是將江東物價打壓到了一個極低的地步,而江東百姓如今也可體會得到之前荊襄百姓的日子過得是何等的愜意。

  三月時間,龐山民並未歸返荊襄與家人團聚,江東政務繁雜,龐山民也不願臥龍,鳳雛二人太過辛勞,後又將周瑜至江東,在龐山民看來,周瑜本事江東之人,廣得百姓愛戴,執掌江東才是周瑜的最終歸宿。

  晨霧散去,龐山民早早起床,與周瑜一道往建業船塢而去。

  江東造艦本領冠絕天下,便是荊襄書院研究多年,也未能將艦船實力提升到與江東同等的水準,對此龐山民也不禁讚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江東船塢有如此能耐,怕是離不開江東匠人們的常年經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