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7頁
白了,就是防止遭到德軍入侵。
緊接著,烏克蘭總統飛抵北京。與顧祝同進行了直接會晤。
顯然,烏克蘭是以德意志第二帝國為核心的西方同盟集團中倒下的第一塊骨牌,卻不是最後一塊。
要知道,引發烏克蘭退盟的直接原因是德意志第二帝國欠下的巨額債務。
根據當時烏克蘭公布的資料,到一九九一年底,德意志第二帝國拖欠烏克蘭的債務高達二百四十億帝國馬克,相當於烏克蘭在一九九一年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二十三。占烏克蘭總債權的百分之七十。
白了,德意志第二帝國拖欠的債務,已經讓烏克蘭難以承受了。
用烏克蘭總統在會見顧祝同時的話來說。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國不肯償還債務,烏克蘭的經濟就將崩潰。
顯然,這絕非危言聳聽。
事實上。烏克蘭總統緊急訪華,除了在政治是警告德意志第二帝國,讓德意志第二帝國不要試圖入侵烏克蘭之外,最主要的目的並不是與中國結盟,而是希望中國能夠幫助烏克蘭渡過經濟難關。
這就是,向中國申請借債。
當時,烏克蘭總統向顧祝同提出,如果得不到一百億華元的緊急貸款,烏克蘭的財政將在六月底破產。
顯然,這就意味著烏克蘭政府垮台。烏克蘭也將因此爆發國內動亂。
有趣的是,當時沒有多少人認識到,發生在烏克蘭的事情正是冷戰行將結束的信號,而且也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相反,很多人並不重視這件事情。
在當時的新聞評論中。很多人把發生在烏克蘭的事情與二十多年前發生在土耳其的事情當成了一回事。這就是,當年土耳其因為得不到中國在經濟建設上的支持,從而解除了與中國的同盟關係,轉為選擇跟德意志第二帝國結盟,並且由此直接導致中德的對峙關係發生重大轉折。
也就是說,很多人都認為。烏克蘭的行為不會對中德的冷戰關係產生太大影響。
即便德意志第二帝國沒有出兵烏克蘭,而且烏克蘭在得到了中國的經濟援助之後,成為中國的盟國,中德冷戰的基本局面依然會維持下去,而且德意志第二帝國肯定會加強對其他盟國的控制力度。
所幸的是,顧祝同清楚的認識到了這件事情的重大意義。
當時,顧祝同答應在六月底之前為烏克蘭提供五十億華元的無息貸款,幫助烏克蘭渡過難關。
更重要的是,顧祝同明確提到,烏克蘭要想獲得更多的貸款就必須進行政治改革。
白了,貸款可以不計利息,但是貸款本身並不是無嘗的,烏克蘭要想獲得更多的貸款就得成為中國的盟國。
當然,至少得成為中國的友好國家。
顯然,成為中國友好國家的基礎就是建立起一套得到中國認可的政治體制,確保與中國的友好關係不會動搖。
對烏克蘭來說,已經沒有別的選擇了。
既然已經跟德意志第二帝國劃清界線,烏克蘭就必須爭取獲得中國的支持,不然就無法應對可能出現的軍事入侵。
烏克蘭成為了第一塊倒下的骨牌,接下來是俄國與白俄。
戰後,除了波羅的海三國、以及跟羅馬尼亞存在爭議的摩爾多瓦地區之外,俄國的歐洲地區出現了三個國家,即俄國、烏克蘭、以及在侵占的波蘭領土上建立的白俄,其中烏克蘭與白俄為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盟國,俄國則以中德戰略緩衝區的身份,在戰後獲得了更多的獨立自主權。
當然,戰後的俄國,已經遠不如之前的俄國。
只是,俄國在前紅俄的影響力依然十分巨大,而且擁有成為地區強國的基礎。
一九九二年五月,德意志第二帝國被烏克蘭搞得焦頭爛額的時候,俄國與白俄領導人在明斯克會晤,正式提出合併計劃。
按照公開的消息,白俄將併入俄國,成為俄國的一個自治加盟共和國。
因為俄國不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盟國,而是中立國,所以白俄在併入俄國之後,將自動解除與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同盟關係。
這下,麻煩來了。
雖然俄國為中立國,但是在德意志第二帝國東面,白俄是唯一的戰略屏障,即德意志第二帝國直接與白俄接壤。
白俄併入俄國,意味著德意志第二帝國喪失了這道戰略屏障。
根據後來解密的資料,當時德軍總參謀制定了一份軍事行動計劃,即通過軍事占領的方式來阻止白俄與俄國合併。
只是,赫岑道夫阻止了軍事行動。
原因很簡單,出兵占領白俄,肯定會與俄國為敵,而根據中國與德意志第二帝國在戰後簽署的秘密協議,中德兩國都為俄國獨立自主提供了政治擔保。這就意味著,如果俄國為了白俄與德意志第二帝國發生軍事衝突,中國就可以根據當初做出的擔保,為俄國的軍事行動提供支持。顯然,這就意味著俄國將成為中國的盟國,而中國也就能夠藉此把戰線推進到帝國邊境線上。
顯然,不管軍事行動的結果如何,都意味著中德將由間接對抗轉為直接對抗。
對德意志第二帝國來說,這顯然是不可接受的後果。
相反,如果讓白俄併入俄國,以此保證俄國繼續保持中立,那麼德意志第二帝國還能獲得更好的安全環境。
緊接著,烏克蘭總統飛抵北京。與顧祝同進行了直接會晤。
顯然,烏克蘭是以德意志第二帝國為核心的西方同盟集團中倒下的第一塊骨牌,卻不是最後一塊。
要知道,引發烏克蘭退盟的直接原因是德意志第二帝國欠下的巨額債務。
根據當時烏克蘭公布的資料,到一九九一年底,德意志第二帝國拖欠烏克蘭的債務高達二百四十億帝國馬克,相當於烏克蘭在一九九一年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二十三。占烏克蘭總債權的百分之七十。
白了,德意志第二帝國拖欠的債務,已經讓烏克蘭難以承受了。
用烏克蘭總統在會見顧祝同時的話來說。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國不肯償還債務,烏克蘭的經濟就將崩潰。
顯然,這絕非危言聳聽。
事實上。烏克蘭總統緊急訪華,除了在政治是警告德意志第二帝國,讓德意志第二帝國不要試圖入侵烏克蘭之外,最主要的目的並不是與中國結盟,而是希望中國能夠幫助烏克蘭渡過經濟難關。
這就是,向中國申請借債。
當時,烏克蘭總統向顧祝同提出,如果得不到一百億華元的緊急貸款,烏克蘭的財政將在六月底破產。
顯然,這就意味著烏克蘭政府垮台。烏克蘭也將因此爆發國內動亂。
有趣的是,當時沒有多少人認識到,發生在烏克蘭的事情正是冷戰行將結束的信號,而且也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相反,很多人並不重視這件事情。
在當時的新聞評論中。很多人把發生在烏克蘭的事情與二十多年前發生在土耳其的事情當成了一回事。這就是,當年土耳其因為得不到中國在經濟建設上的支持,從而解除了與中國的同盟關係,轉為選擇跟德意志第二帝國結盟,並且由此直接導致中德的對峙關係發生重大轉折。
也就是說,很多人都認為。烏克蘭的行為不會對中德的冷戰關係產生太大影響。
即便德意志第二帝國沒有出兵烏克蘭,而且烏克蘭在得到了中國的經濟援助之後,成為中國的盟國,中德冷戰的基本局面依然會維持下去,而且德意志第二帝國肯定會加強對其他盟國的控制力度。
所幸的是,顧祝同清楚的認識到了這件事情的重大意義。
當時,顧祝同答應在六月底之前為烏克蘭提供五十億華元的無息貸款,幫助烏克蘭渡過難關。
更重要的是,顧祝同明確提到,烏克蘭要想獲得更多的貸款就必須進行政治改革。
白了,貸款可以不計利息,但是貸款本身並不是無嘗的,烏克蘭要想獲得更多的貸款就得成為中國的盟國。
當然,至少得成為中國的友好國家。
顯然,成為中國友好國家的基礎就是建立起一套得到中國認可的政治體制,確保與中國的友好關係不會動搖。
對烏克蘭來說,已經沒有別的選擇了。
既然已經跟德意志第二帝國劃清界線,烏克蘭就必須爭取獲得中國的支持,不然就無法應對可能出現的軍事入侵。
烏克蘭成為了第一塊倒下的骨牌,接下來是俄國與白俄。
戰後,除了波羅的海三國、以及跟羅馬尼亞存在爭議的摩爾多瓦地區之外,俄國的歐洲地區出現了三個國家,即俄國、烏克蘭、以及在侵占的波蘭領土上建立的白俄,其中烏克蘭與白俄為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盟國,俄國則以中德戰略緩衝區的身份,在戰後獲得了更多的獨立自主權。
當然,戰後的俄國,已經遠不如之前的俄國。
只是,俄國在前紅俄的影響力依然十分巨大,而且擁有成為地區強國的基礎。
一九九二年五月,德意志第二帝國被烏克蘭搞得焦頭爛額的時候,俄國與白俄領導人在明斯克會晤,正式提出合併計劃。
按照公開的消息,白俄將併入俄國,成為俄國的一個自治加盟共和國。
因為俄國不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盟國,而是中立國,所以白俄在併入俄國之後,將自動解除與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同盟關係。
這下,麻煩來了。
雖然俄國為中立國,但是在德意志第二帝國東面,白俄是唯一的戰略屏障,即德意志第二帝國直接與白俄接壤。
白俄併入俄國,意味著德意志第二帝國喪失了這道戰略屏障。
根據後來解密的資料,當時德軍總參謀制定了一份軍事行動計劃,即通過軍事占領的方式來阻止白俄與俄國合併。
只是,赫岑道夫阻止了軍事行動。
原因很簡單,出兵占領白俄,肯定會與俄國為敵,而根據中國與德意志第二帝國在戰後簽署的秘密協議,中德兩國都為俄國獨立自主提供了政治擔保。這就意味著,如果俄國為了白俄與德意志第二帝國發生軍事衝突,中國就可以根據當初做出的擔保,為俄國的軍事行動提供支持。顯然,這就意味著俄國將成為中國的盟國,而中國也就能夠藉此把戰線推進到帝國邊境線上。
顯然,不管軍事行動的結果如何,都意味著中德將由間接對抗轉為直接對抗。
對德意志第二帝國來說,這顯然是不可接受的後果。
相反,如果讓白俄併入俄國,以此保證俄國繼續保持中立,那麼德意志第二帝國還能獲得更好的安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