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是今天,這些能量塊生產基地,卻在被撤銷,只留下原來的鋼鐵架子作為支撐的骨架,作為基本的施工點。

  如此重要的事情,華夏高層,尤其是幾乎所有相關的科學家,還有海量的直接施工作業人員,全都到場;放眼望去,這個恆星系內,赫然有3個直徑1萬公里的太空大陸,10艘2000公里的宇宙飛船,50艘1000公里的飛船,1200艘100公里飛船,其餘小型飛船不計其數!

  這些飛船中,九成的飛船一看就是施工飛船。巨大的機械手臂揮舞,或者有的飛船一看就是一個移動的太空工廠,或者有的飛船就是一個空心的——顯然也是一種特殊的工廠。

  真的是無法想像,在明珠星域一片戰亂的時候,華夏卻在埋頭超越;如今新的技術終於出來,此刻放眼望去,一片繁忙!

  張敬元帶著幾乎所有的華夏高層,老老實實呆在一邊,靜靜地看著太空;或者說,看著恆星;前面的舷窗已經自動過濾陽光輻射。讓他們變得柔和而不刺眼;因為距離過近。因此恆星幾乎占據三分之一個視野。旁邊有虛擬投影,可以看到陳鋒帶領的團隊,正在忙碌。

  首先,要拆解原來的光伏——能量塊生產線;而後還要分布任務。布置太空反光鏡。要建造恆星項圈。需要海量的資源。也許,需要兩個地球大小的金屬礦藏吧!而這麼多的金屬如何融化?當然不能用所謂的熔爐,那太小也太落後了!直接用光!海量的陽光!

  這一次。華夏的科學家可謂是傾巢而出,要建造這樣的一個“項圈”,先不說其中太多的未知困難,而且還有協同各個方向的專業人員、施工人員,就不是一個小工作。可以說,給太陽帶上項圈,這是比太空大陸的建造都要複雜的多得多的技術!隨便摘出其中一個點,都是巨大的、劃時代的工程!

  遠處太空中,巨大的飛船正在努力。足足十艘1000公里的飛船,後面拖拽著三萬多公里的纖維索,將兩個大約有2萬公里的寒冷行星,從恆星的外圍給拖拽進來。

  曾經,華夏想要拖拽一顆行星需要幾年的時間;而現在卻僅僅只要幾個月時間!繩索套上之後,根本就不管行星是否願意、也不管引力狀況,強大的飛船、充足的能量,足以忽略一切外在力量!要不是星球結構鬆散(相比軍用飛船),說不定速度還能更快!

  無論星球是否願意,最終被拖拽到恆星前方4000萬公里左右(水星軌道半徑4600-7000萬公里);定位好了以後,繩索撤走,星球表面上,就只留下一條條縱貫半球表面的足有上萬公里長度、幾十公里深度的勒痕,破裂的寒冷地面,在無聲的宣訴華夏帝國的暴力!

  而且在繩索抽離的過程中,還打了一下陀螺,讓兩個倒霉的星球以5個小時一圈的速度開始旋轉。

  只是這兩個星球的悲催卻遠遠沒有結束!十艘飛船在外圍包圍著,防止兩個傢伙“溜走”。這兩個星球不是亂選擇的,而是擁有大量的岩石層和金屬核心,擁有足夠的材料。

  刷……不知道多少面太空之鏡調轉方向,直接利用陽光來融化星球,冶鍊金屬。籠罩了千分之一個恆星發光面的反光鏡,將大量的能量匯聚到兩個星球上。

  一瞬間,大地開始灼熱,無數的氣體噴射而出。這些氣體,有的是甲烷、氨氣、二氧化碳等,也有大量的水汽。一時間,他們竟然形成了濃密的雲霧阻擋陽光,也許算是星球最後的掙扎了。但沒有用!很快,僅僅200多個小時之後,星球盤旋四十圈,也被徹底烤焦了!所有的氣體在極度的高溫下,徹底逸散到了太空中。此刻的星球如同被剝了衣服的那啥(打黃掃非),徹底失去任何反抗的能力!

  陽光熾烈,星球的表面開始沸騰!紅色,然後漸漸地變成黃色,最後變成了赤白色的岩漿!整個星球都在融化。在巧妙地布置下,星球三分之二的表面被強烈的光芒直射;至於剩下的三分之一的位置,是留給下一步操作機器的空間。雖然這樣會浪費一點能量,讓星球沒有陽光的地方冷卻,但太陽能呢,對現階段的人類來說,就真的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不用怕!而時間更是有的是,不用在乎一兩天時間的浪費。

  這一烤,就又是半個月時間,一個從寒冷地帶過來的星球,愣是被烤熟了!整個星球白色的岩漿沸騰,不對,不是沸騰了,而是如同流水一樣。星球上時而有“霧氣”升騰,而後化作紅色的雨滴降落!這已經成為了一個另類的“高溫水”世界!

  而從外面看,這兩個星球更實在自身旋轉的過程中。再也無法維持球形,而是成為橢球,南北極凹陷,赤道突出;而因為成為液態星球,自轉速度也在便慢。

  “測量!”陳鋒態度嚴肅沉穩。

  “是!”四艘艘小型的飛船,大約有100米,從一艘1000公里的巨型宇宙飛船上起飛,飛行半個小時抵達已經融化的兩個星球上,分別勘探。飛船頂著紫色的能量防護層和虛擬物理防護層,在惡劣的環境下。展開危險、卻需要極度細緻的測量。

  “一號星球融化完全。表面溫度4788攝氏度,。只有星球核心約有322公里,因為巨大的壓力,呈現固體結晶狀態。

  經過計算,只要星球表面消失。這裡會自動解壓。預估計溫度。1.萬度。

  核心溫度估計方式。根據引力、壓力、旋轉、表面輻射計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