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考察隊,考察隊,這裡是三號臨時通訊站。我現在看不到你們。請報導位置。”

  “收到,收到。現在的位置在月球北半球,風暴洋北邊,靠近月球北極方向,北緯35°,西經40°;我們準備前往雨海方向探查。根據先前的衛星圖,那裡有一個地方可能存在裂谷,有很大的可能找到通往月球內部的裂縫。”

  這一次,負責這些人安全的是高手公司內最近提拔的一個小隊長:周旭;卻也是當初跟隨穆星海來到高手公司的第一批飛行員,也算是元老級人物。

  “好的。三號臨時通訊站收到。保持聯繫,有任何問題,都可以隨時聯繫。太空中的太空梭,會就近接聽。”

  “收到,謝謝。”

  五輛科考車並不小——或者說直接就是中型卡車改裝而來的,要知道在這個沒有空氣的月球上,就算是呼吸的每一口空氣,都需要攜帶,更別說還有大量的科學儀器!日常所有的物資,都無法就地補充;嚴重依賴後勤。因此。月球的考察過程中。這些考察隊伍基本上每隔三天,就需要補充一次物資。畢竟,科考車輛最多的就是各種科學儀器之類的;而這些東西,能耗可不小。還有50人的物資消耗。僅僅依靠五輛車也有些不足。

  所以。科考車必須隨時與太空中的太空梭保持聯繫。當然。這也包括急救。在這個低重力環境下,一旦有什麼身體上的疾病暴發,也不是小事情。這裡沒有120也沒有醫院!所有的一切。全都靠後勤!

  電動機聲音幾乎沒有;在荒涼而鬆軟的月球表面上行駛,卻也並不費力,畢竟月球的重力實在是太低了。不過,月球的表面終究像是沙漠,步行前進的話,還是有些困難的。

  “吱呀!”車輛剎車,“我們測試一下,剛才次聲波探測器返回波紋不平滑。”張辰全力監控畫面,第一時間就發現了變化。

  說起來,超聲波或者是次聲波探測器,原理是比較簡單的;尤其是在岩石探測中,次聲波因為穿透力比較強,應用比較多。而原理,就是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速度不同,根據跟蹤和返回的數據,對比標準的表格,就可以大致的判斷出地面下的物質構成。當然,這並不精準,就算是採用了最新的計算機技術,依然無法探測到一厘米以下的物體,畢竟這是地質勘查;而且也不是精密的射線探查。

  比如將地面上在不同溫度下測得的,聲音在空氣、水、岩石、沙子、金屬等等其中的傳播速度的數據,做成一個軟體,放在電腦中;而測試的時候,直接將返回的時間距離等,與既有的數據作對比,能夠在第一時間就大致的判斷出下面的構成。

  當然,自然界是複雜的,太多的物質具有相類似的聲音傳播速度;這種情況下,就需要真正的資深專家來判斷。根據地層厚度、當地溫度、水分、壓力,是否地震帶等等,會判斷出更具體地資料。當然,鑑於自然地複雜性,就算是張辰都不能百分百保證,自己的結論是正確的。

  “打開地震波發生器,所有的探測儀器全開!”專業上,張辰一絲不苟。

  旁邊幾個助手緊張的忙碌著:“地震波發生器打開,檢測正常。”

  另外一邊,不同的專家負責不同的探測儀器,各種各樣的探測儀器綜合比較,能夠得出最精確的數字。這雖然是一個太空時代,但也是一個數字時代!地面上,虛擬實境的3d遊戲,已經大行其道——嗯,還有些原始。

  “啟動地震波發生器,啟動所有的探測儀器,功率全開!”這一刻的張辰,就是掌控技術的神王,嚴肅而威嚴。科學,容不得馬虎!

  其實所謂的地震波發生器並不神秘,是一個特殊的液壓裝置,前面是一個鋼鐵的衝擊頭。在汽車電機的驅動下,長達兩米的堅硬的鋼鐵衝擊頭被緩慢的壓入地面,直到無法插入,這個時候已經壓入地面1.2米深度。而後,在液壓的震動下,鋼鐵衝擊頭按照既定的衝擊速度,不斷地衝擊地面。從最初分秒鐘三兩次到用一秒鐘上百次。

  這種技術簡單,但是對鋼材的要求極為嚴格。在堅硬的岩石中,一秒鐘數百次、甚至可能高達數千次的震動中,會產生巨大的應力。普通的鋼鐵在這個時候比玻璃強不到那裡去。

  “滴滴……”電子儀器不斷地工作,各種各樣的探測儀器不斷地將返回的數據匯總,送入到車載計算機當中,然後所有的數據形成立體模型,相互疊加。

  不同的探測儀器形成不同顏色的三維圖形;而這些圖形利用三原色技術疊加,就能幾乎還原物體顏色的九成,幾乎和肉眼直接觀察沒有什麼兩樣;區別僅僅是一個是直接觀察,一個是透過屏幕間接觀察。

  這看上去簡單地技術,卻是張辰和朋友們多年探索的結晶!在完全沒有光線的地下,利用波紋、射線等技術製作的還原色彩,讓第一次接觸這些高科技的小伙子們驚呆了。這樣的技術要是再強大一些,就是傳說中的透視眼啊!當張敬元得知這個消息後,只是感慨一句:科技和修行,到底哪個才是捷徑?

  一點點的,隨著地震波發生器不斷地工作,電腦屏幕上的三維模型不斷地豐實。很快,一個完全的大地透視圖,就呈現在屏幕上。這樣的一個立體圖形,囊括了大約千米深度、千米直徑的半球形地質詳圖。裡面連指頭大小的碎石,都一清二楚;當然,更加細小的碎石等,就超出了這個探測器的工作範圍;但是這也足夠了。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用相機拍攝的!實際上,這是多種技術融合,並進行後期智能處理的結果,一種近乎現實顏色九成的效果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