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三部書的記載,至少有三點不同,事實是:一、何靈思女士並非摔死樓台,而是被鴆酒毒死。二、劉辯小子延到次年(一九0)才被謀殺,多活了一年。三、唐妃並沒有同時斃命,這位可憐的少女,在劉辯小子死後,回到她娘家潁川(河南省禹縣),老爹唐瑁先生要再為她物色夫婿,她堅持不允。不久天下更亂,董卓先生的殘餘部隊大掠關東(函谷關以東地區,包括河南、山東諸省),把她也俘虜到手,將領之一的李傕先生,要娶她當老婆,她更不答應,但她也不肯透露她跟前任皇帝(劉辯)的關係。後來宮廷秘書(尚書)賈詡先生得到消息,報告劉協先生,劉協無限感傷,特派欽差大臣封她弘農王妃,迎接到劉辯陵園安居。嗚呼,她這段遭遇,就是一幕淒艷的傳奇,有待文學家為她譜出可歌可泣的樂章。
何靈思女士到底是摔死或是毒死,不必細去追究,反正死啦。死啦之後,董卓先生又把她弟弟何苗先生的屍體,從墓中掘出,亂刀砍成碎塊,拋到路旁餵狗。至於老娘女侯爵舞陽君,白髮蒼蒼,也被殺掉,把屍體扔到亂草中,何姓家族於是滿門誅滅。這個屠夫之家,自一八0年何靈思女士當上皇后,到一八九年全家被屠,整整十年,享盡人間尊榮。何靈思女士七十年代初入宮時,如果十六七歲,則死時不過三十歲左右,不知道她有沒有懊悔過不如仍當一個屠家之女?或許她懊悔過,但也只會在最後時刻才懊悔。何靈思女士一生不全是快樂的,她得寵的日子不多,而付出的代價卻不少,不比她的前輩們少。
何靈思女士既滿身罪狀被處決,從前被她毒死的少女王靈懷女士,在沉冤十年之後,得到平反。形勢已變,現在是她親生的兒子劉協先生坐上寶座矣。一九一年,劉協下令訪求母家的親人,找到王靈懷女士的哥哥王斌先生,王斌先生由一個罪犯的家屬,忽然成了皇帝的舅父,真是天降奇福,帶著妻子到首都長安(那時,董卓先生強迫遷都),由皇家賞賜給高樓大廈和田產,封官“奉車都尉”(上校)。一九四年,追尊親娘靈懷皇后(她本是姬妾第二級的“美人”),把棺木遷到丈夫劉宏先生墓旁陪葬。這位糊裡糊塗懷孕,糊裡糊塗生下娃兒,再糊裡糊塗被謀殺的少女,靠著兒子的運氣,死後總算得到榮耀。雖然死後的榮耀不過一場虛幻,但總比沒有好。她在地下看見她的仇人何靈思女士狼狽而至時,不知道她將大笑耶?抑充滿同情。——她應了解,殺她的兇手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多妻文化。
王靈懷女士的哥哥王斌先生,不久就被派擔任皇家警衛隊司令官(執金吾),封三等侯爵(都亭侯)。
兩位皇后都度過了各人的一場春夢,本文也告一結束。董卓先生不久也被他的部下宰掉。美女惡棍,都化塵土,留下來兵荒馬亂,英雄割據,草莽並起,小民們的災難,更沒完沒了。悲夫。
董貴人 伏壽
時代:二世紀九十年代至三世紀一十年代
其夫:東漢王朝第十四任皇帝劉協
遭遇:父女同死,全族屠滅
按下第一個電鈕
董貴人女士,河間人(河北省獻縣),是董孝仁女士的侄孫女,她爹董承先生是董孝仁女士的侄兒,所以她跟東漢王朝第十四任,也是最後一任皇帝劉協,是表兄妹——也可能是表姐弟關係。她啥時候被選入皇宮,做劉協先生小老婆群第一級“貴人”的,史書上沒有記載。但她之獲得進宮,是可以理解的,一則,劉協先生從小被董孝仁女士養大,有先天的感激之情。二則,在二世紀九十年代長期的混戰和逃亡中,董承先生曾率領一支私人軍隊,對劉協先生保護備至。我們推斷她進宮之時,可能在一九六年遷都許昌(河南省許昌縣)之後一二年間,劉協先生已十六七歲矣。伏壽女士,琅琊東武人(山東省諸城縣),她的八世祖伏湛先生,曾當過次席宰相(大司徒),老爹伏完先生,是一位侯爵(不其侯),娶第十一任皇帝劉志先生的女兒陽安公主,生下伏壽女士。她的門第世家,和皇家的關係,遠比董貴人女士更近一層,所以她當上皇后。史書上說,伏壽女士於一九0年被送進皇宮,即被封小老婆群第一級“貴人”,那年劉協小子才十歲,伏壽女士恐怕總在十五六歲以上,依照中國傳統習慣,是小丈夫制的——這傳統直到二十世紀,還在農村盛行。十歲的小丈夫,不可能要一位十歲以下的小妻子,因為他需要一位母親型的妻子照顧。一九五年,劉協小子十五歲時,才正式把伏壽女士封為皇后,大概二十歲左右。
這是她們的簡單經歷,那麼樣的平凡,可是大混戰時代使她們的一生充滿戲劇性苦難。在這場縱跨二世紀至三世紀,中國人民悲慘的歲月中,他們雖都扮演一項使人垂淚的角色,可是,董貴人女士默默無聞,伏壽女士卻在史書上占重要一頁,環繞在她身畔的人物,因為《三國演義》家喻戶曉的緣故,也跟著家喻戶曉。
大混戰時代是頭腦簡單的董卓先生按下第一個電鈕的,他不知道政治的複雜性,認為僅靠他手下的武裝部隊,就可以幹啥都行。一九0年,也就是劉協小娃當皇帝的次年,董卓強迫遷都——從洛陽西遷,到四百公里外西漢王朝的故都長安。蓋各地勤王大軍雲集,董卓先生的涼州兵團防線太長,有陷於重圍的危險。這個莽漢,一聲令下,即行啟程,不但皇帝遷,大小官也跟著遷;不但大小官遷,洛陽數百萬小民也得跟著遷,為了斷絕小民的希望,他下令縱火,數百年經營的宮殿和繁華市區,在火海中變成一片焦土。海盜般的軍隊,把可憐的洛陽居民,象豬羊一樣的,用刀槍逼著上道,而就在道上,涼州兵縱馬踏踐,再加上飢餓和疾病,四百公里道路上,堆滿了屍體。史書上說,這一次遷都浩劫.有數百萬人死亡,當時世界第一繁華的都市——女兒如花,牡丹如火的洛陽,一百公里以內,不見人煙。
何靈思女士到底是摔死或是毒死,不必細去追究,反正死啦。死啦之後,董卓先生又把她弟弟何苗先生的屍體,從墓中掘出,亂刀砍成碎塊,拋到路旁餵狗。至於老娘女侯爵舞陽君,白髮蒼蒼,也被殺掉,把屍體扔到亂草中,何姓家族於是滿門誅滅。這個屠夫之家,自一八0年何靈思女士當上皇后,到一八九年全家被屠,整整十年,享盡人間尊榮。何靈思女士七十年代初入宮時,如果十六七歲,則死時不過三十歲左右,不知道她有沒有懊悔過不如仍當一個屠家之女?或許她懊悔過,但也只會在最後時刻才懊悔。何靈思女士一生不全是快樂的,她得寵的日子不多,而付出的代價卻不少,不比她的前輩們少。
何靈思女士既滿身罪狀被處決,從前被她毒死的少女王靈懷女士,在沉冤十年之後,得到平反。形勢已變,現在是她親生的兒子劉協先生坐上寶座矣。一九一年,劉協下令訪求母家的親人,找到王靈懷女士的哥哥王斌先生,王斌先生由一個罪犯的家屬,忽然成了皇帝的舅父,真是天降奇福,帶著妻子到首都長安(那時,董卓先生強迫遷都),由皇家賞賜給高樓大廈和田產,封官“奉車都尉”(上校)。一九四年,追尊親娘靈懷皇后(她本是姬妾第二級的“美人”),把棺木遷到丈夫劉宏先生墓旁陪葬。這位糊裡糊塗懷孕,糊裡糊塗生下娃兒,再糊裡糊塗被謀殺的少女,靠著兒子的運氣,死後總算得到榮耀。雖然死後的榮耀不過一場虛幻,但總比沒有好。她在地下看見她的仇人何靈思女士狼狽而至時,不知道她將大笑耶?抑充滿同情。——她應了解,殺她的兇手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多妻文化。
王靈懷女士的哥哥王斌先生,不久就被派擔任皇家警衛隊司令官(執金吾),封三等侯爵(都亭侯)。
兩位皇后都度過了各人的一場春夢,本文也告一結束。董卓先生不久也被他的部下宰掉。美女惡棍,都化塵土,留下來兵荒馬亂,英雄割據,草莽並起,小民們的災難,更沒完沒了。悲夫。
董貴人 伏壽
時代:二世紀九十年代至三世紀一十年代
其夫:東漢王朝第十四任皇帝劉協
遭遇:父女同死,全族屠滅
按下第一個電鈕
董貴人女士,河間人(河北省獻縣),是董孝仁女士的侄孫女,她爹董承先生是董孝仁女士的侄兒,所以她跟東漢王朝第十四任,也是最後一任皇帝劉協,是表兄妹——也可能是表姐弟關係。她啥時候被選入皇宮,做劉協先生小老婆群第一級“貴人”的,史書上沒有記載。但她之獲得進宮,是可以理解的,一則,劉協先生從小被董孝仁女士養大,有先天的感激之情。二則,在二世紀九十年代長期的混戰和逃亡中,董承先生曾率領一支私人軍隊,對劉協先生保護備至。我們推斷她進宮之時,可能在一九六年遷都許昌(河南省許昌縣)之後一二年間,劉協先生已十六七歲矣。伏壽女士,琅琊東武人(山東省諸城縣),她的八世祖伏湛先生,曾當過次席宰相(大司徒),老爹伏完先生,是一位侯爵(不其侯),娶第十一任皇帝劉志先生的女兒陽安公主,生下伏壽女士。她的門第世家,和皇家的關係,遠比董貴人女士更近一層,所以她當上皇后。史書上說,伏壽女士於一九0年被送進皇宮,即被封小老婆群第一級“貴人”,那年劉協小子才十歲,伏壽女士恐怕總在十五六歲以上,依照中國傳統習慣,是小丈夫制的——這傳統直到二十世紀,還在農村盛行。十歲的小丈夫,不可能要一位十歲以下的小妻子,因為他需要一位母親型的妻子照顧。一九五年,劉協小子十五歲時,才正式把伏壽女士封為皇后,大概二十歲左右。
這是她們的簡單經歷,那麼樣的平凡,可是大混戰時代使她們的一生充滿戲劇性苦難。在這場縱跨二世紀至三世紀,中國人民悲慘的歲月中,他們雖都扮演一項使人垂淚的角色,可是,董貴人女士默默無聞,伏壽女士卻在史書上占重要一頁,環繞在她身畔的人物,因為《三國演義》家喻戶曉的緣故,也跟著家喻戶曉。
大混戰時代是頭腦簡單的董卓先生按下第一個電鈕的,他不知道政治的複雜性,認為僅靠他手下的武裝部隊,就可以幹啥都行。一九0年,也就是劉協小娃當皇帝的次年,董卓強迫遷都——從洛陽西遷,到四百公里外西漢王朝的故都長安。蓋各地勤王大軍雲集,董卓先生的涼州兵團防線太長,有陷於重圍的危險。這個莽漢,一聲令下,即行啟程,不但皇帝遷,大小官也跟著遷;不但大小官遷,洛陽數百萬小民也得跟著遷,為了斷絕小民的希望,他下令縱火,數百年經營的宮殿和繁華市區,在火海中變成一片焦土。海盜般的軍隊,把可憐的洛陽居民,象豬羊一樣的,用刀槍逼著上道,而就在道上,涼州兵縱馬踏踐,再加上飢餓和疾病,四百公里道路上,堆滿了屍體。史書上說,這一次遷都浩劫.有數百萬人死亡,當時世界第一繁華的都市——女兒如花,牡丹如火的洛陽,一百公里以內,不見人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