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00∶05 黛安娜與多迪在飯店的後門出現,情緒比他們剛才進去時候要好。他們打算驅車回到多迪在香榭麗舍大街的房間,多迪告訴保鏢,他和黛安娜乘坐一輛黑色奔馳600汽車,走在前面。保鏢們有些不太高興,因為他們更願意開車在前面離開,而且有兩輛車的時候,跟蹤的人們通常被甩在了後面。但是多迪是他們的老闆,由保羅駕駛的奔馳車開在前面。車上的另外3個人,黛安娜、多迪、里斯。瓊斯都沒有系安全帶。

  他們一行駛在路上,騎摩托車的小報攝影記者就跟著。保羅加快了車速試圖甩開他們,但他們仍然緊追不捨。於是,保羅再一次提速。當黛安娜和多迪的車行至愛瑪橋畔時,他們乘坐的奔馳防彈汽車失去了控制,重重地撞在了路邊的水泥柱子上,車也翻了,車頂也被擠壓變形。後來的調查發現儀錶盤顯示速度為193千米/時。多迪和保羅當場死亡,但黛安娜或許還活著。後面的小報攝影記者也停了下來,還聽見黛安娜在說話。他走了過去拿起了她的手,隨後一輛救護車就趕到了。

  02∶00 花了兩個鐘頭的時間黛安娜才被從已經撞毀的汽車中弄了出來。黛安娜的胸腔嚴重受損,薩佩特雷里醫院的醫生用了兩個小時去搶救她的生命。但是,一切於事無補,她還是死了。這場突如其來的車禍使人們覺得這很可能是一個精心設計的惡毒陰謀,包括多迪的父親穆罕默德?法耶德,他指控這是一場由英國的情報部門操縱的謀殺。各種各樣的疑問被提了出來,包括一輛失蹤的菲亞特轎車被認為先撞了奔馳車,車禍發生時車速的真實性,保羅血液里酒精含量水平的真實性等等,不一而足。但所有的一切無法改變這樣的一個殘酷事實:威廉和哈里將在他們各自15歲和12歲時永遠失去他們的母親黛安娜。

  英國舉國陷入難以抑制的悲痛和哀悼之中。

  專制君主與獨裁者 1914—1945(1)

  專制君主與獨裁者在追逐權力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帶來暴虐。

  第一次世界大戰由1914年斐迪南大公在塞拉耶佛街頭被刺殺引發,30年以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在雙方死亡人數都達到上百萬時,這場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的慘劇的始作俑者阿道夫。希特勒在柏林的一個地下室里結束了自己罪惡的生命。

  1914年6月28日的清晨,隨著一聲槍響,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在波赫和塞爾維亞共和國的首都——塞拉耶佛——點燃了。刺殺的目標是王儲斐迪南大公(1863—1914),奧匈帝國的王位繼承人。刺客是波士尼亞塞族人,名叫加夫里羅。普林西普, 屬於一個叫 “年輕波士尼亞”(Mada Bosna)的組織。

  加夫里羅。普林西普是被一個名為“黑手”的塞族恐怖組織招募來執行這次暗殺的,還有其他6名激進分子共同參與了這項任務。這個崇尚暴力的民族主義組織,背後秘密地由一個塞族軍事情報部門贊助和操縱,其頭目是德拉古丁。迪米特里耶維奇上校(1877—1917)。

  遭到襲擊的時刻,斐迪南正和他的妻子乘坐在敞篷的檢閱車上穿過首府塞拉耶佛,巴爾幹夏天的太陽炙烤著大地。這對夫婦此行是在哈布斯堡帝國新近擴張的屬地上進行的,該屬地是與奧地利南部接壤的兩個省,直到1878年才脫離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為此奧地利在《柏林條約》之下與土耳其進行了激烈的爭奪,在土耳其對俄戰爭慘敗之後,波士尼亞塞族一度渴望復國。30年之後的1908年,其政權被完全吞併了。

  在這個帝國鞏固疆域行動的背後,是奧地利蓄謀已久的目標,即破壞土耳其任何想收回以前領土的希望,鞏固奧地利帝國中心區域的邊境線,並重振這個長期以來被嘲笑為“歐洲病夫”的帝國的驕傲與活力。而作為回饋,奧地利將賦予波赫市民與哈布斯堡帝國公民一樣的主要特權——這個統治家族對這一盛氣凌人的選擇翹首企盼,斐迪南大公更是視之為其執政的處女作。

  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復仇的怒火,由於長時期與祖國塞爾維亞的分離而積蓄著,在1914年6月28日這天燃燒到了最高點。因為斐迪南到訪之日恰逢一個全國性的節日——維多萬節——一個給塞爾維亞人帶來創傷的日子,為紀念1389年科索沃戰役而設。那次戰鬥中,他們的基督騎士被土耳其人打敗,並在土耳其人給予的偽自由下度過了500年。對斐迪南來說,這一天也是一個紀念日,雖然這更多地出自於私人理由:他和妻子索菲結婚14周年。但用這一天來慶祝顯然不合時宜。尤其當暗殺者在5英尺外舉起槍對著車開火時,他一槍打中了公爵的脖子,另一槍打中了索菲的腹部,令二人斃命。斐迪南最後的話是:Es ist nichts, es ist nicht……

  Es ist nichts的意思是“這沒什麼”。

  勇敢,也許吧,或者也是意識在生命中慢慢消退。但不管怎樣,很少有領導人臨終的話語是如此不確切。而就在不到6星期以後,隨之而來的就是一場洪水猛獸般的戰爭,將上百萬的青年捲入佛蘭德斯戰壕中,骯髒地、無意義地、悲慘地死去。與此同時,更有不計其數的人在東歐死亡。這些死者中的大多數作為個體無疑都是英勇的,但最應該強調的戰爭本身卻不是。

  第一次世界大戰,不管從流血規模來說,還是從幾個世紀以來新技術對戰爭手段的影響來說,都是史無前例的。在西線,成千上萬的年輕士兵被炮轟、被槍擊、堵了槍眼;被狙擊手伏擊,被刺刀刺殺,被機關槍掃射;被壞疽感染,落入陷阱被老鼠咬噬,被坦克輾入泥坑;有時甚至被當作逃兵射殺,只因他們在無情的炮火面前失去了理智。而在英國方面,他們被戲稱為“驢子帶領的獅子”;同時,德國正為其戰爭機器不間斷地勢如破竹地飈進而洋洋得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