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飛機從開封起飛後,取最短的距離向東北的明珠市飛去,雖然是最短的路線,但運輸機的速度比較慢,在空中的時間仍然需要兩個多小時。大家坐在運輸機上沒有什麼事情,就到駕駛艙去看運輸機的飛行員操縱飛機。

  運輸機的五個人全部坐在駕駛艙里,前面是兩個飛行員,左面是正駕駛,右面是副駕駛,正駕駛的後面是領航員,副駕駛的後面是通訊員,領航員和通訊員的中間是空中機械師。

  張志宏他們進去時,看到正、副駕駛正在閒聊,飛機上的自動駕駛儀已經打開,根本就不需要人去操縱。最忙的還是領航員,一會兒檢查航跡,一會兒測量地速,一會兒看航向,發現有什麼偏差,就告訴飛行員,又飛行員去修正。通訊員每隔5分鐘和地面通一次話,剩下的時間就是坐在那裡閉目養神。空中機械師只是盯著面前的幾個發動機儀表,也沒有多少事情可做,他離正、副駕駛比較近,有時也參與他們的聊天。

  跟他們輕鬆的工作相比,殲擊機飛行員在空中真是太忙了,他們五個人的工作要一個人去完成,又得駕駛飛機,又得負責領航,還得和外界聯絡,飛攻擊時還要射擊、打炮,真是眼、耳、鼻、舌、身、手、腳,全身的各個部位都要動起來,才能把一架飛機操縱好。

  同樣都是飛行員,他們真是太幸福了。但是他們也有他們的理由,說殲擊機飛行員的生活標準高,吃的是五好灶,他們吃的是六好灶。其實伙食標準每天只比他們多兩元錢,這次出來,他們還不是和我們同吃同住。

  第二百二十六章:綜合演練(一)

  更新時間2008-11-5 10:35:51 字數:2407

  西南之行,並沒有看到空軍航空兵真正的參戰,直到現在,中越戰爭已經到了好長時間了,航空兵部隊也沒有參加戰鬥,每天只是進行一些例行的邊界巡邏。但是只要戰爭一天不停止,隨時參戰的思想就一天不放鬆。

  張志宏的思緒有回到現實的演習任務中,除了要預防外敵入侵外,這次演習也是對多年訓練的一次檢驗。在領受任務後,D團就加強了對轟炸機的攻擊訓練和對殲擊機的空戰訓練。

  D團有三個飛行大隊,加上團直,共是四個小單位,一大隊、二大隊的主要任務是對轟炸機的攻擊,三大隊和團直的主要任務是對殲擊機的空戰。分工不分家,除了完成好自己的主要任務外,還要把對方的任務作為次要任務,在實際演習中,根據需要,可以互相替補。

  張志宏和陳大壯是一對空戰中的搭檔,在空戰中互相取長補短,主要的是讓他們兩個在實際飛行中摸索空戰的戰術動作,用以指導其他的同志。

  自從領受任務以後,演習前的個項準備工作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除了飛行員要進行對轟炸機的攻擊和對殲擊機的空戰外,雷達操縱員要練習在干擾情況下,如何發現和區分目標;指揮所里的領航和引導人員要準備好各種引導方案,研究如何快速的把自己的飛機引導到有利的位置;地勤人員要按照演習出動飛機的要求,使飛機時刻保持良好狀態;場站的後勤單位要做好機場被破壞,如何才能快速的搶修好跑道,以及準備演習中需要的各種物資。

  作戰部門和領導的責任更大,他們要制定各種預案和兵力使用的方案,設想出各種突發事件的應急方案。

  各種準備工作的繁雜,也不亞於雲南前線的戰前準備工作,甚至比那時候還要複雜。

  飛行訓練的任務緊張而有序,張志宏他們的空戰訓練也不再是教學式的了,飛行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隨心所欲的做動作,由簡單的對抗逐漸演變到講究戰術,利用天空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比如太陽、雲層,拉煙層等等。

  對轟炸機的攻擊訓練,由開始時的利用自己的飛機擔任目標,到出動真正的轟炸機擔任目標,讓大家真正體驗一下對真正的轟炸機攻擊到底是什麼滋味。但是轟炸機還只限於單批單架次,還沒有動用轟炸機的編隊當目標。在真正的實戰中,轟炸機執行任務時,很少有單批單架次的。

  晚上十多點鐘了,熄過燈已經一個多小時了,走廊那頭,二大隊的會議室里還是燈火通明,有時還傳來小聲的議論聲。飛行大樓只有兩層,每一層住兩個飛行大隊,二大隊和三大隊住同一層,個占一邊。這聲音雖然很小,但還是讓張志宏聽到了,也把他的思緒拉回到現實的演習準備中。

  從選上飛行員,到進入航校學飛行,再到部隊,一直訓練到現在,已經十多年過去了。他們“十八棵青松”雖然有三分之一的人已經離開了飛行隊伍,但是剩下的人確實都長大了,也都成熟了,特別在思想方面和技術方面就像是換了個人。現在他們已經是四種氣象的飛行員和飛行教員,大隊長以上的幹部都是四種氣象的指揮員。

  職務的大小也分出了等次,最高的是程志,已經到了正團的位置,張志宏、林超在正營的位置,陳大壯等在副營的位置,還有一些同志在正連的位置,也就是飛行大隊的中隊長。

  十多年的歷程,他們經歷了不少的事情,經受了不少的磨練。正像有句話說的,百年長一樹,十年練一人。這個時候的張志宏他們正到了飛行的鼎盛時期,論年齡,論技術,都是好好為空軍的建設出力的好時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