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志宏也用雙手把李娟攬在了懷裡,這是一次生離死別後的相見,兩人都想到差一點就見不到了。

  沒有更多的話語,只是默默的相擁而立,互相感受對方的呼吸和心跳,感受對方無限的愛意。自從實行禮拜六制度以來,他們很少有如此親熱的舉動。這是患難使他們這樣旁若無人擁抱在一起。

  “嘩——”一陣掌聲使他們像從夢中驚醒,李娟不好意思的鬆開了張志宏,不停的擦著臉上的淚水。大家都在為張志宏能夠脫離危險而高興,也在為他們深厚的情誼而高興,都不自覺的鼓起掌來。

  張志宏是一個非常嚴謹的人,雖然脫離了危險,但他還是不明白,到底是什麼原因使自己成了這樣的狀況。

  他想弄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

  第一百八十五章:空中遇險(六)

  更新時間2008-9-27 12:57:05 字數:2227

  地勤人員對張志宏所飛的飛機進行了認真細緻的檢查。雖然張志宏下飛機來不及反映飛機的情況,他也弄不清飛機到底出了什麼故障,但是地勤人員聽說張志宏得了高空減壓症,那就肯定是與座艙壓力有關。

  經過檢查,原來是座艙密封增壓系統出了故障,自動調節座艙壓力的活門處在開放的位置,增壓空氣沒有在座艙內停留,就被放了出去,使座艙的壓力沒有隨著高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座艙壓力小與人體內部壓力很多的情況下,出現了高空減壓症。

  張志宏知道這一情況後,心裡不知道有多後悔。一向嚴謹細緻的他怎麼能犯這麼低級的錯誤呢?

  在海平面高度時,大氣的壓力是一個大氣壓,也就是每平方厘米760毫米水銀柱高。隨著高度的升高,大氣的壓力要逐步下降。為了使飛行員能夠在高空生存,飛機上安裝了密封增壓系統,通過對座艙的增壓,使座艙內的壓力不要低於標準大氣壓太多。

  高空飛行的技術要求中,最主要的就是要隨時檢查座艙的密封增壓情況,發現工作不正常,就要立刻停止爬高。而這一點,恰恰被張志宏忽視了。在往上升高的開始階段,張志宏還看了一下座艙壓力表,當時工作是正常的。也可能是高度還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系統不正常的工作在儀表上還沒有反映出來,也可能當時的工作就是正常的,後來系統才出現了故障。關鍵是後來他沒有再關注座艙增壓的工作情況,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了不正常。

  當他身穿的補償衣開始充氣,氧氣系統開始緊急供氧事,他才看了一下座艙壓力表,當時指示的數值低於正常數值很多。儘管他立即採取了下降高度的措施,但是由於高度已經很高了,要下降到安全高度以下,需要一定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他的身體就開始出現了不正常的反應。如果他早一點發現,早一點採取措施,就不會造成這麼嚴重的後果,差一點搭上了性命。

  這一次張志宏才真正體會到了“飛行無小事”這句話的含義。是啊!只是自己少看了幾次座艙壓力表的指示情況,就出現了這麼大的麻煩,要是其他方面的故障,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看來,作為一個飛行員,對每一個課目的準備都要很認真,特別對一些關鍵性的地方,一定要非常清楚,絕對不能忽視。這一次張志宏就是認為升限飛行是一個簡單的課目,而且是一個體會性質的練習,沒有更複雜的動作,跟著長機往上爬高就行了,所以在準備時就沒有當一回事,結果還是在小河溝里翻了船。

  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通過這次的教訓,張志宏在以後的飛行中就更謹慎了。這都是後話。

  通過這一次的空中險情,李娟也親眼看到了飛行員在空中飛行時,時刻都會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煩,處理的好,就會化險為夷,處理的不好,就會造成難於彌補的損失。從此,她對張志宏的安全更擔心了,提醒的次數也更多了。只要是第二天飛行,只要能見到張志宏,她都要囑咐一遍:“準備細一點,空中要注意安全,不要蠻幹。”

  這已經成了他們分開時的祝福話,也是他們的道別語。說的多了,張志宏也聽得有點煩了,但他的心裡還是感到暖暖的,這是親人的關心,是牽掛。

  張志宏安全脫險,陳大壯和林超也感到很欣慰,他們覺得張志宏在十多年的飛行生涯中遇到的事情太多了,而且都能夠化險為夷,張志宏真是一個“福將”。

  在地處大戈壁的高教團,他遇到了沙塵暴,又是一個剛放單飛不久的學員,大家在心裡都認為他肯定降落不下來了,能安全跳傘就是最好的結果了。可是他憑著紮實的理論知識,遇事不慌的心理素質,硬是把飛機安全的操縱到了地面。

  在外出轉場飛行中,他遇到了空中停車,在地理環境不熟,離機場較遠的情況下,又是靠著他的沉著、冷靜,使飛機在機場內迫降成功,挽救的國家的財產,保全了自己的生命。

  在複雜氣象的飛行中,他進了雷雨雲,在多種儀表指示不正常的情況下,他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闖過了一道又一道的難關,又把飛機安全的駕駛了回來。

  在這些特殊情況的處理中,天氣造成的他遇到了,飛機故障造成,他也遇到了。這一次,是因為飛機故障而引起了身體的變化,他照樣把飛機駕駛回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