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祝政委開始發揮做政治工作的特長,動用了三寸不爛之舌,轉動著狡黠的眼睛,做起思想工作來,講了很多的大道理,最後說:

  “探望親人,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是我們是共產黨員,共產黨員就要隨時為革命事業而獻身,難道就不能犧牲個人利益嗎?何況,是你奶奶有病,還有你父母親照顧,你回去也起不了多大作用,你要正確處理。”

  俗話說鑼鼓聽聲,聽話聽音。政委話中的意思,張志宏已經聽明白了。在政委滔滔不絕的講述時,張志宏也在作著激烈的思想鬥爭。他真想回去看往奶奶,但是卻要耽誤複雜氣象的訓練,這可是關鍵。思來想去,還是按照領導的意思,暫時不回去,等飛完複雜氣象後再說。唯一的希望,就是奶奶的病能儘快好起來。

  在張志宏的思想中,奶奶還不是很老,根本不會想到奶奶會離他而去,其不知,奶奶這次已經是病入膏肓,已無藥可救了。

  “小張,你有什麼想法?”政委終於說完了,徵求張志宏的意見。

  “政委,你放心,我是一名共產黨員,一定以革命利益為重,處理好個人問題。我向領導表態,繼續完成複雜氣象訓練,暫不回家。”

  張志宏強忍著心中的悲痛,裝出一副輕鬆的樣子,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他知道,只有這樣,才能符合領導的要求,才能讓自己參加飛行,不然,讓領導看出有思想包袱,是不讓參加飛行的。在政治工作的術語中,叫“不帶思想問題上天”。

  “好,這才像個共產黨員,像個人民的飛行員。”

  看來,祝政委對於做通了張志宏的思想工作很滿意。

  政委談話以後,在飛行中,張志宏要表現出應有的堅強,可是在不飛行的閒暇時,不免還是時時想起奶奶,不知道情況如何。為了排除頭腦中的憂傷,向來反對陳大壯抽菸的他也買來一包煙,晚上和陳大壯一起吞雲吐霧。陳大壯也看了他家的電報,也知道他的心情,有時也安慰幾句,但此時的任何安慰都是那樣的蒼白。

  家裡,奶奶在絕望中離開了人間,一聲聲呼喚,沒有喚回遠方的孫子,臨終前,老人手裡還緊緊握著孫子的照片,睜著無光的眼睛。為了不影響兒子的工作,奶奶去世的消息,家裡始終瞞著張志宏,每次寫信都說病好了,很好。

  張志宏的心裡有了些許的安慰。

  第七十五章 百尺高竿(九)

  更新時間2008-6-7 20:35:16 字數:2376

  冬天到了,這是張志宏他們到東北後的第一個冬天。在學校上學時,看《林海雪原》的小說,就知道東北的冬天很冷,冰天雪地。現在到了冬天,才知道果不其然。

  1971年的元旦剛過,一天下午,烏雲沉重地壓向地面,籠蓋了蒼茫的田野、道路和村莊。使原本明朗的大地立刻暗淡下來。

  開始下雪了,先是小朵小朵的雪花,柳絮般的飄揚,繼而大片大片的雪花從天而降,像漫天飛舞的白蝴蝶,頃刻間天地一色,風雪瀰漫了整個原野。

  大雪不停的下著,地上的雪層越積越厚,就像遍地鋪曬的棉花。

  半夜,起風了。凜冽的寒風打著尖利的呼嘯,把雪原上平展展的積雪,吹成一條條巨龍,貼著雪地滾動,搬到低洼的溝豁處。

  大風把大片的雪團拍打在房屋窗戶的玻璃上,發出糝人的啪啪聲。

  暴風雪的來臨,給空軍部隊的指戰員帶來了新的任務。按照上級的要求,機場要保持24小時的良好狀態,大雪會使機場封閉,所以什麼時候雪停了,就要立即去清理跑道上的積雪,恢復跑道的良好。

  大家和衣而臥,時刻準備出發。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陽出來了。推開門一看,好大的雪啊!那山川、河流、樹木、房屋,都籠罩上了一層白茫茫的厚雪。極目遠眺,萬里江山變成了一個粉妝玉砌的世界。看近處,低矮的樹叢全被埋在厚厚的積雪中,只露出幾根細細的枝條,在寒風中搖晃。

  早飯後,C團全體到機場去掃雪。

  從營區到機場,有三公里的路程,平時坐車只需十多分鐘的時間。但現在半米多深的積雪已將道路封閉,汽車根本無法通行,大家只好步行去機場。

  飛行員們都全副武裝,身著棉飛行服,腳穿長筒的棉飛行靴,頭戴綿帽,在沒膝深的積雪中艱難跋涉。

  冰雪的世界,白茫茫的一片,已經分不清那是路,那是田地,只能根據兩行有規律的樹木來判斷。有一個小村莊,幾間民房建在河道旁,由於地勢比較低,暴風雪過後,積雪已將房子埋住了一多半,只露出少半個窗戶,屋裡的人正在往外挖通道,深深的通道就像戰場上的戰壕。

  罕見的大雪,使“十八棵青松”大開了眼界,特別是從廣西來的林超和四川來的陳大壯連雪都很少見過,更不要說這麼大的雪了。一路上,兩人打打鬧鬧,你把雪放進我的脖子,我把雪放進你的脖子,會兒兩人抱在一起,在潔白的雪地上打滾,簡直是樂不可支。

  張志宏雖然生在北方,家鄉的冬天也常下雪,但常常只是薄薄的一層,有時連地上的黃土都蓋不住,也從未見過這麼大的雪。他想起毛主席說過的話,“經風雨,見世面”,要不是出來當兵,那能看到沙漠的大風,東北的大雪,真是開了眼界,見了世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