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老甘,這個車站不是你家嗎,你不下去看看?”

  陳大壯的喊聲提醒了張志宏,可不是嗎,從這裡下車,再坐兩個小時的汽車,就到家了。可是不能,軍人有軍人的紀律,擅自行動是不行的。

  “你家就在這裡啊?”

  陳大壯的話也告訴了王團長和祝政委,祝政委聽到後說了一句:

  “現在不行,部隊還等著你們趕快投入訓練呢,希望你能理解。”

  “政委,你放心,我能理解。大家都沒有回過家,我不能搞特殊,革命軍人就要以大局為重。”

  不太善於表達的張志宏在領導面前也說出了幾句豪言壯語。

  火車經過了短暫的停靠,又繼續前進。

  再見了,可愛的家鄉!再見了,生我養我的地方!再見了,我的爹娘,還有那可愛的姑娘!

  張志宏只有在心中默念,一絲絲遺憾和惆悵隨著車輪的轉動被留在了黃土高原。

  第六十七章 百尺高竿(一)

  更新時間2008-5-30 8:45:33 字數:2503

  隔壁隱隱約約傳來林超和孔繁榮研究對轟炸機攻擊的爭論聲,張志宏的思緒又回到了眼前的演習中。演習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新課題,雖然經過了部隊的訓練,有了一定的技術基礎,但是在戰術方面,還有很多的新東西要研究,要探索。

  到部隊後,經過這幾年的訓練,逐漸由飛行員向戰鬥員轉換,在這個轉換的過程中,又經歷了不少的磨練,才達到了現在的成熟。

  儘管在床上已經躺了很久,但張志宏卻毫無睡意,又回想起了到部隊後的點點滴滴成長過程。

  S師C團駐防在東北某地靠近海濱的一個機場,跑道南端幾公里外就是浩瀚的大海。這裡空氣濕潤,氣候宜人,比起乾燥荒涼的西北大漠來,真有天壤之別。

  張志宏等一行18人的到來,立刻給C團增添了活力。前一批到訓練團訓練的新飛行員已經圓滿完成訓練任務,分配到了B團和D團,現在C團只有中隊以上幹部,在等待新飛行員的到來。

  說是一個團,人員還沒有航校的一個大隊多。團下面有三個飛行大隊和一個機務大隊,機務大隊是專門維護飛機的。每個飛行大隊應該有三個中隊,由於人員不夠,有的大隊有三個中隊長,有的大隊只有兩個中隊長。

  張志宏他們18名新飛行員不多不少,正好每個大隊六名。事有湊巧,張志宏和陳大壯又分到三大隊,而且同在一個中隊。從上飛機開始,他們就一直在一起,兩人都非常高興。

  經過了短暫的休整,他們很快的就投入到部隊的飛行訓練中。由於機種不變,開始階段的訓練內容不變,大家並沒有感到和航校有什麼不同。只不過環境變了需要有一個熟悉的過程,特別是這裡臨近大海,在海上飛行還是有很大特點的。

  在陸地飛行,上面是天,下面是地,顏色不同,界限分明,給人有一種實在感。到了海上,就不一樣了,天是藍色的,海也是藍色的,稍不注意,就弄不清那面是天,那面是海,容易使飛行員產生錯覺,特別是飛特技的時候。

  雖然開始飛的都是些大家熟悉的課目,但還是先要經過帶飛檢查,合格後才能去單飛。理由是對大家的技術狀況不了解,大家對新機場的地理環境也不熟悉。

  起落航線、特技、編隊、航行這些都是航校飛過的老課目,大家急於想飛的還是戰術課目和複雜氣象,因為只有這些課目飛完了,才能由飛行員變成戰鬥員。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到是安排了複雜氣象的訓練計劃,但是天公不作美,總也沒有合適的天氣可飛。因為東北每年複雜氣象訓練的季節只有兩個,三、四月份和九、十月份,這兩個季節屬於冷暖交替,天上多有雲層出現,而且雲的性質多為層積雲,最適合訓練複雜氣象。夏季多雷雨天氣,就是有雲,大不分情況也不敢去飛。

  他們是四月份到部隊的,在飛完一些鞏固提高的課目後,早已錯過了複雜氣象的天氣,只好等下一個複雜氣象的季節了。

  最不適應的還是飛的少,不像在航校,每期學員到後,都是趕進度,只有天氣好,幾乎都是飛行訓練。到部隊後,軍事和政治有一定的比例,雖說是7:3,但人算不如天算,本來安排的是飛行訓練,卻因天氣不好而飛不上;安排的是政治教育,卻是一個適合飛行的好天氣,陰差陽錯,飛行訓練的時間自然就會少。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已經進行了好幾年,工廠停工停產,軍工企業也不例外,飛機的配件生產不出來,飛機的定期檢修完不成,這都造成了飛行部隊訓練器材的短缺,訓練進度的延後。雖然毛主席號召“抓革命,促生產,備戰備荒為人民”,但是耽誤了的東西,一時半會是趕不回來的。

  部隊的各級領導也沒有辦法,只好按部就班,打打停停,以保持技術為主,進行一些訓練。

  雖然在不飛行的時候,組織一些理論學習,技術研究之類的活動,但大家覺得還是政治多於軍事,大部分時間坐在宿舍里學習,好像又回到了預備學校的時期,那真是一個可怕的時期。

  政治教育雖然還是以“兩報一刊”社論為主,但現在又加了新的內容,在空軍部隊掀起了學習林副部長的高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