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時間快到第二個轉彎點了,機身下面出現了層層的農田,像一條大魚的鱗片,一塊一塊,順著山體由下而上,層層疊疊,這就是“大寨田”。

  張志宏感嘆大寨人戰天鬥地的壯志,佩服他們堅持不懈的愚公精神。

  近一個小時的時間,一圈航行飛完了,在航校初教團的飛行也畫上了一個句號。

  經過近一年的訓練,就要離開初教團了,飛行一大隊在空勤灶設宴歡送畢業學員。本來就不錯的空勤灶伙食,這時更顯得豐盛,各種各樣的美味佳肴擺滿了桌子。

  雖然到飛行團後,逢年過節,空勤灶都會餐,飯菜都是這樣的豐盛,但今天的意義不一樣,大家的心情不一樣,高興中伴有難捨,興奮中含著難離。

  儘管如此,熱烈的氣氛還是占據了主流,所有的學員都向教員敬酒,感謝教員的培養。

  張志宏更是頻頻向自己的教員敬酒,向別的教員敬酒,向中隊領導敬酒,向大隊領導敬酒,他要特別感謝教員和領導的培養,要不是教員的耐心指導,要不是領導的手下留情,自己也不會有今天,也不能同大家坐在一起喝這個慶祝酒。

  張志宏也為自己的成功感到高興,不知不覺他喝醉了。

  歡送會後,他們將要奔赴新的崗位,繼續深造。

  前面的路程還很長,還有新的困難和考驗在等著他們。

  第四十九章 千錘百鍊(一)

  更新時間2008-5-12 7:45:03 字數:2522

  對於飛行員的訓練里程來說,飛完了初教機,才相當於地方學校的小學畢業,飛完了高教機,才相當於中學畢業,在部隊的訓練基地訓練完成後才相當於大學畢業。

  如果按照汽車駕駛員的標準,飛完了初教機,才拿到了C票,飛完了高教機才拿到了B票,飛完了四種氣象,成為全天候飛行員,才算拿到了A票。

  要成為全天候飛行員談何容易,不僅機種的變化要從頭學起,起落航線、特技、編隊、航行等等,每個練習都要帶飛、單飛,就是同一個機種,從頭學到尾也需要很長的時間。何況有些練習,受天氣的影響比較大,沒有適合的天氣,想飛也飛不成。

  張志宏他們到初教團前有60人,除了停飛的、犧牲的、留在航校當教員的,還有44人轉到高教團去訓練。

  由於山西的航校已容納不下更多的學員,上級決定讓他們到別的航校去訓練。

  告別了初教團的領導、教員,他們一行44人乘上西去的列車到新的航校,新的訓練團去訓練。

  時間已到了1969年的8月。

  火車晝夜兼程,先在山西的大地上奔馳,由晉北,到晉中,再到晉南,到了風凌渡,跨過黃河,再一路向西前進。

  雖然還不能叫他們飛行員,嚴格的講還是學員,但是待遇已經是飛行員的待遇,外出要講究衛生,不能亂吃東西,飯前要洗手等等。大隊伍行進有航空醫生(簡稱航醫)跟隨,隨時掌握身體狀況。

  三年前張志宏走過這條路,那是他被選上飛行員前往部隊的時候。那時他並不知道這是什麼路,到什麼地方去,只是懵懵懂懂的跟著別人走,一切都感到新鮮,一切都感到好奇。好多東西都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現在不一樣了,他不僅見過火車,坐過火車,就連飛機都坐過了,而且還會開了。幾年的變化真是太大了,解放軍這個大學校真是鍛鍊人。

  現在他知道,火車前進的鐵路是隴海線,要去的地方是他的家鄉。雖然路過家鄉,但是不能回家。他真想念家中的親人,真想下車去看看他們。特別是母親,可能每天都在依門而望,盼著遠在他鄉的兒子的歸來。

  但是軍隊的紀律不容許他隨便回家,他只能遠遠的遙祝,希望父母身體健康,希望爺爺奶奶身體健康,等我學成後一定會回去看你們的。

  劉大慶也在初教團畢業了,又和張志宏同坐一列火車返回了家鄉的地界,兩人坐在一起,嘮起了當時乘車去部隊的情景。但是25個人向東而去,現在再回來,只有他們兩人,其他的有三人已經在預備學校就被淘汰了,剩下的有十幾個人轉到別的航校去訓練,還有幾個前途如何,還不可知。

  火車經過一天多的飛奔,下午到了一個小站。這裡沒有大車站的繁華,沒有更多的人上下車,除了張志宏他們一行40多人下車外,上下車的人只有零星數人。這裡離機場還有一段路程,來接他們的是兩輛大解放。

  大家七手八腳的將自己的行李搬上車,每個車20多人,加上行李滿滿當當,等大家都上了車,扣好了車廂,汽車開始向機場行進。大家分站在車廂的周圍,瀏覽著沿途的景物。

  雖然是8月的天氣,正是萬物生長的好季節,但是這裡看不見茂盛的樹木,翠綠的田地。腳下是一片黃黃的沙海,上面長著稀稀拉拉的叫不出名的植物,有的地方乾脆寸草不生,原來這就是河西大戈壁。

  這裡還不是沙漠的腹地,只是邊沿,就已經是一片荒涼的景象。

  “你們看,前面好像是一個湖,有好多的水。”陳大壯首先發現了新大陸。

  大家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確實是一個湖,在太陽的照射下泛著藍光,好像還有水氣裊裊上升,“湖”周圍還有隱隱約約的樹木。看距離不是太遠,可是汽車開了好長時間,仍然沒有到達那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