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程志第一個起飛,在他的後面每隔一分鐘林超和賀新明相繼起飛,從起飛動作、上升和一轉彎動作看,都很正常。

  指揮員王副大隊長輕鬆的坐在塔台上,目視著空中和地面的飛機,手中拿著話筒,重複的回答著空中的報告。

  第一架飛機已經進入了四轉彎,這是程志駕駛的。王副大隊長看著下降的飛機,有預防的提示飛行員動作:

  “檢查方向,對正下滑點,檢查速度。”

  飛機下降很平穩,下滑的曲線也很正常。

  “轉移視線,看好地面,收油門拉杆,拉一點,再拉一點,穩住。”

  飛機落在了草地上,雖然不是很標準,但沒有大的偏差。

  “剎車,減速,速度小了脫離跑道。”

  第一次單飛,不像教員帶飛,可以連續起飛,一口氣飛完五個起落,而是一個一個的飛,每一次落地後,教員都要去講評,指出下一次飛行應該注意的問題,才能去飛第二次。如果第一次飛的不好,出現了較大的偏差,可能就要取消單飛,重新帶飛後再單飛。

  第二架飛機又進入了四轉彎後的下滑,這是林超。在指揮員具體的指揮下,也正常落在了草地上,脫離了著陸地帶。

  看來今天的單飛放得還比較順利,還有一架飛機也已經進入了四轉彎,再有30多秒鐘的時間,就要落地了,這是賀新明,代號725,如果他的著陸也很順利,第一次放單飛就可以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指揮塔台下面的飛行員休息區,未上飛機的學員都在休息室外面觀摩同伴們的單飛。戴教員、范教員和賀新明的教員也在外面觀看,他們的學員放單飛,他們看得尤其認真。

  程志和林超平穩落地,使戴教員和范教員鬆了一口氣,他們準備等飛機回到起飛線後去講評。

  賀新明坐在飛機上輕鬆的操縱著飛機,耳朵里傳來指揮員連續不斷的口令,從指揮員最後兩個“好”字上可以判斷,他前面的兩位飛的不錯,下面就看他的了。他是大隊長親自放的單飛,自我感覺還是不錯的。從前面的動作看,沒有教員在後面,心理上沒有壓力,駕駛杆和方向舵沒有教員的把持,操縱起來也輕快了很多。

  賀新明改出四轉彎後將機頭對向下滑點,也就是在教員帶飛時經常對向的邊界布後面50米的地方。兩條邊界布正好卡在機頭的兩側,下滑方向很好。檢查速度、下降率也很正常。

  按照要求,他在反覆循環的檢查著各個儀表的指示,耳朵聽著指揮員的指揮。

  很快飛行高度到了70米,賀新明最後一次檢查了速度,下滑方向,正要準備轉移視線看地面,突然感到飛機出現了異常現象。

  飛機開始上下顛簸,左右飄擺,像行駛在海浪中的一葉小舟。使他的下滑方向和下滑點在不斷的變化,始終修正不到正常位置。高度逐漸降低,飛機的速度已經很小,再修正不好,著陸就要出問題了,賀新明已經急出了一頭冷汗。

  “保持方向,保持下滑點,檢查速度。”指揮員王副大隊長在塔台上看到賀新明的飛機像一個醉漢,不知道飛機上出現了什麼情況,只是根據看到的現象實施指揮。

  賀新明在教員帶飛時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此時的飛機好像完全不聽指揮,動了駕駛杆後,飛機的反應不大。幾秒鐘的時間,什麼情況都來不及去想,也考慮不到嚴重的後果。此時的飛行員只能靠人的本能去操縱飛機。往左偏就往右修正,往右偏就往左修正,飛機下沉就拉杆,飛機上升就推桿。

  指揮員的指揮,已經是滯後的口令,當他看到了經過大腦的反映,再變成語言講出去,通過無線電傳給飛行員,飛行員其實早已做過了。只不過作為指揮員來說,要履行自己的職責,必須要看到指揮到。

  賀新明感覺飛機向地面急劇下沉,在低高度下,高度表和升降速度表已不能正常指示,只能憑感覺判斷高度。這時他看到地面快速向上來,屁股上有了失重感,好像站在失去控制而快速下降的電梯一樣。

  王副大隊長在發出各種口令後,看到飛機的反應不明顯,已覺得情況有點不妙,心情開始緊張起來。這時他看到賀新明的飛機快速向地面下降,立刻一改往日細聲慢語,不急不忙的指揮語調,快速而急促的喊了起來:

  “725,加油門,拉杆,復飛!”

  地面觀摩的教學員看到飛機嚇人的動作,也在喊“復飛”,儘管他們的喊聲空中的賀新明聽不見

  復飛是飛行員處理著陸特殊情況的最後一招,兵書上講“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當一次不能正常落地時,加油門重新飛起來,找出原因,再按照動作順序重新做一次,就可以改正錯誤。

  “復飛,復——”

  指揮員第二個“復飛”的飛字還沒有講出口,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

  空中飛特技的張志宏和林教員,聽到塔台指揮員急促的指揮聲,預感到放單飛的飛機出現了特殊情況。特別是林教員,最了解王副大隊長的性格,沒有極特殊的情況,他的指揮語調是不會這麼急的。甚至隱隱約約還能聽出了聲音有些顫抖。

  “744,我們不做動作了,準備返場吧,你聽725單飛可能有問題。”林教員通過機內通話告訴自己的學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