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浩浩蕩蕩的車隊在贛南的山區公路上蜿蜒行進,首尾連綿幾公里,甚為壯觀。車輪滾過,公路上塵土飛揚,經久不散。車上的戰士們,有的站在車廂四周,觀看沿途的光,有的用隨身攜帶的背包當坐墊,坐在車廂中間,閉目養神,汽車顛簸著,搖晃著前進。站累了的同志把車廂邊沿的位置讓給坐著的同志,坐著的同志把車廂中間的位置讓給他們坐,如此相互交換,使大家都有觀景的機會和休息的機會。長時間的長途跋涉,不管是坐著的還是站著的,都感到有些疲勞。為了調節大家的情緒,指揮車上的領導讓大家唱唱歌,於是,各輛車上便響起了嘹亮的歌聲。三中隊一班和二班乘坐在一輛車上,他們唱起了毛主席的《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後盡開顏。

  各輛車上的歌聲此起彼伏,迴蕩山河。雄壯激昂的歌聲驚動了村莊裡的老百姓,紛紛到路邊來觀望。

  每輛車各自唱完了,又把矛頭指向相臨的車,相互展開了挑戰。

  “三號車來一個!”

  “五號車來一個!”

  ……

  你來我往,各不相讓,長長的車對掀起一路風塵一路歌。

  中午時分,車隊停靠一個村莊旁,全體休息就餐。這是一個依山傍水的村莊,山上長滿了各種樹木和竹林,一片鬱鬱蔥蔥,村前有一條小河,水清見底,潺潺流淌。近百戶的人家,家家都是簡陋的木石住房。

  沒有現成的飯菜,也沒有可容納上千人的飯店,午飯只有一班為單位,分散到農戶家中,借用農戶的炊具自己動手現做。好在打前站的同志已經提前聯繫好了農戶,為軍人準備好了糧食和蔬菜。

  張志宏他們所在的三中隊一班被帶到一戶農戶家,男人們都下田勞動了,農民大嫂把他們領進屋,大嫂對解放軍的到了很高興,說自從解放以後就沒有看到解放軍了,熱情的搬來大大小小的竹編椅讓他們坐。就餐時間比較短,他們來不及打量屋內的擺設,便開始七手八腳的幫助農民大嫂做飯。有的淘米,有的擇菜,有的挑水,有的燒火。很快飯菜就做好了,粗糙的米飯,辣椒絲炒空心菜,冬瓜湯。雖然比不上學員灶的伙食,兩菜一湯,也比不上沿途兵站的伙食,但這是江南農家的飯菜,別有一番風味,趙賀勛、程志等北方的同志對辣椒的辣味受不了邊吃邊吸溜嘴,張志宏、陳大壯、邱繁榮等吃慣辣椒的同志覺得很帶勁,到部隊好長時間沒有吃到辣椒了。他們很快吃完了飯,幫助大嫂收拾完餐具,掃乾淨院子,挑滿水缸的水,做完這些軍人每到一地必做的工作,告別大嫂又回到車上,繼續乘車出發。每戶農民的伙食費由大隊部後勤保障人員統一去結算。

  車隊繼續前進,車上,大家在興致勃勃的談論著老區人民的熱情好客,談論著江西人的生活習性。

  “邱繁榮,你們老表真好,對解放軍這麼熱情。我看到她家米缸里的米也不多了,還煮那麼多米飯給我們吃。”林超感慨地說。

  “那當然了,當年的紅軍戰士就是他們用紅米飯南瓜湯養大送走的,我們是紅軍的後代,現在又回來了,他們當然熱情了。”邱繁榮顯得很自豪。

  “就是菜太辣了,簡直受不了,你們老表是怎麼吃的?”程志還在為菜的辣味而嘆息。

  “這算什麼,我們江西跟四川、湖南一樣也是無辣不成菜。偉大領袖毛主席不是說過,不辣不革命嘛。”邱繁榮解釋道,他還找出了理論根據。

  “好啊,多過癮,我好久都沒有吃到辣子了,真想。”陳大壯對能吃到辣椒很是沾沾自喜。

  太陽漸漸西斜,經過近一天的長途跋涉,距離目的地還有50多公里的路程了。這時,尾車上的人員忽然發現,有一個騎摩托車的年輕人始終跟在車隊後面100多米,頭上戴著安全帽,背上背著一台類似電影《英雄兒女》里王成背的無線電對講機,有時還在對外講著什麼。車隊行進速度快,他也快,車隊速度放慢,他的車速也減慢,不即不離。尾車上的人員立即將這一情況報告大隊的領導同志,領導同志也判斷不出到底是什麼情況,只叫尾車上的人員繼續監視,不要驚動他。同時通過指揮車同志車隊的每台車,叫大家作好戰鬥準備。

  聽到指揮車下達了作好戰鬥準備的命令後,車上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大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情況。同時也感到有些茫然,出發前一再強調“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紀律,現在讓作好戰鬥準備,是改變了這條紀律了呢還是發現了敵情,每個人的心裡都在猜測。站在車箱兩側的人在警惕地向外觀察,試圖發現什麼異常現象,可是公路兩側異常平靜,並沒有什麼特殊情況發生。

  公路兩側的房子逐漸多了起來,往遠看,有高高的樓房出現在視野里,快要進城裡。這時,騎摩托車的年輕人加快速度,超越車隊,向城裡的方向疾駛而去。

  第二十九章:深入一線(三)

  更新時間2008-4-22 7:57:58 字數:2255

  贛州市位於江西省的南部,是章江和貢江的交匯處,兩江交匯後的江就叫贛江,也是把章字和貢字結合在一起,組成贛字。贛江從贛州市的城東由北向南流淌,江水清澈,流速平緩,沒有長江的驚濤駭浪,沒有黃河的急流險灘。就像贛州市的居民,長期以來過著平靜的生活。河上有一些捕撈魚蝦的小船,帆帆點點。船上的漁民將寬大的漁網撒向水中,又一點點的拉起,將捕到的魚蝦到在船艙,動作不緊不慢,悠閒自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