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首陽城小,漢軍一至,守軍四散而逃。張繡也不以為意。涼州這裡奇怪的很。有見勢不妙撥腿就跑的,有至死也要以卵擊石的。習慣就好。進了首陽,按照慣例張榜安民。這時張繡也感覺到自己有些力不從心了。一心打仗還好說,現在軍政都要管,而自己軍中又沒人。張繡不禁深深懷念起以前賈詡在自己身邊的日子來。當時賈詡在自己軍中,自己只要負責打仗就好了。至於其他的,全由文和負責。真是舒服啊。只是現在文和在大將軍身邊,出謀劃策,又哪裡顧得上自己了。

  張繡沉吟一會,便召來馬岱,問他可知涼州地面還有什麼人可用。馬岱想了半天,抓耳撓腮的張繡都看不下去了。他心中也是想笑,馬岱一個年輕小郎,只知逞勇鬥狠,又如何認得什麼人材。正欲開言,馬岱卻是向張繡一拜,道:“將軍,我識得一人,名喚皇甫酈,乃皇甫義真之侄。之前曾侍奉駕前,後不知何故,棄官歸家,如今正在安定朝那。”

  張繡聞言大喜,遂使人請之。皇甫酈,曾為謁者僕射,屬光祿勛,掌管禮儀與傳達使命。當年天子欲東歸。李催與郭汜各劫持天子與大臣,天子使皇甫酈說之。皇甫酈入李傕營,諷刺李傕與郭汜一個脅主一個挾持公卿,大家大哥莫說二哥。結果李傕惱羞成怒便翻臉了,要殺皇甫酈,天子知道了,忙命皇甫酈快走,於是他便棄官逃回了涼州老家。李傕派出來的人知道皇甫酈忠義,故意縱之,然後回報李傕說追之不及。這會皇甫酈便在家中閒居。聞張繡遣使來請,欣然而起,以迎使者。宴中知張繡奉大將軍劉備之命來攻宋建,平金城,皇甫酈大喜,道:“今日涼州又聞漢家音信也。”

  遂收拾妥當,便往見張繡。張繡聞皇甫酈至,親出營外迎之。他知道像皇甫酈這樣的人,家世二千石以上高官,又是名將皇甫嵩的侄兒,遲早會發達。只是現在大將軍的眼光還沒有看到他罷了。此時交好,正逢其時。於是兩人一拍即合。張繡便辟皇甫酈為軍中主簿。將一應俗務全交給他。皇甫酈自然也不負張繡所託。將諸事打理得井井有條。

  等到皇甫酈後,張繡往狄道進軍了。

  第五百八十六章 涼州之戰(四)

  宋建在枹罕,終於慌了。多年以來,他在枹罕這裡稱王稱霸,聲色犬馬。但內心深處對那個強大的王朝,還是有著深深的恐懼的。董卓是他們涼州地面的帶頭大哥,當年威風一時無兩,現在不也化作灰飛了。他在枹罕一呼百應,但對近在咫尺、盤踞在金城的韓遂卻不敢招惹半分。更不用說隴縣的馬騰、池陽的李傕了。這些人中,沒一個是他惹得起的。如今滅了韓遂、李傕,收了馬騰的漢軍來了。讓宋建如何不慌。

  他之前派出去的部隊,一個接一個的傳來了壞消息。數次設伏不成,還被漢軍連續攻占城池,如今已到狄道了。這下該如何是好?是不是該考慮退路了?

  兵進狄道的時候,張繡也在做打算了。涼州人的性格他還是知道一點的,只認拳頭。在明顯實力差距太大的情況下,就會認輸。宋建會認輸,但他不會投降。因為自古以來造反不成功的都沒有好下場。所以張繡認為宋建很有可能會跑。於是張繡派了馬岱出去,讓他迅速率兵直撲枹罕,把枹罕給盯死了,無論如何,不能讓宋建給跑了。馬岱興沖沖的領命而去。張繡則在狄道,擺開攻城的陣勢,然後又開始了勸降:“逆賊宋建,僭號河首,負固不恭。故王師復整,長驅西征。今天兵入隴,爾等速速出降,可免死罪!若仍眷戀窮途,歧路不返。城破之日,便是爾等見誅之時!”

  城外大軍壓境,城內心慌神亂。還有什麼辦法,降了吧。沒看見城外漢軍說了嗎,再執迷不悟的為宋建效力,城破之日就是全家誅盡之時了。大家都是聰明人,知道以狄道全城之力,實在難抗漢軍。大難來臨,小命要緊。權勢富貴在生命面前,只如浮雲。大家意見統一之後,很快,城門便打開了。滿城士紳在官吏的帶領下,來迎張繡。

  張繡進了城,確實很守信用,沒有殺他們。這樣狄道官員們忐忑不安的心總算是落到了肚子裡。不過第二日,張繡便把他們給召集了起來,說自己軍糧太少,讓他們為大軍提供糧秣。

  有個士紳就小心翼翼的問張繡:“不知將軍缺糧多少?”

  張繡獅子大開口:“軍中缺百萬石糧秣。爾等可速補上。”

  眾人就傻了,這送點好處給你是理所應當,畢竟你是勝利者。但敲詐沒你怎麼幹的呀。你這不是敲詐,你是敲骨吸髓啊。大家互相望了望,覺得這可能是張繡漫天要價,然後等自己這邊落地還錢。於是便有人開口道:“狄道窮苦,土地貧瘠,我等家資短小,委實不能供糧百萬石。咬牙擠一擠,萬石還是有的。”眾人紛紛開口附和。

  張繡忽然就笑了笑,問那個說只有萬石的:“果真只有萬石麼?”

  這人看著張繡的笑容,心中一虛,但最終還是吝嗇占了上風。向張繡長揖道:“不是小人不願助軍,實在能力有限,還望將軍恕罪。”

  張繡看著這人的肥胖身材,把臉一沉,喝道:“人來!把此人拿下,與我砍了。”左右甲士如狼似虎,直撲此人,擒小雞一般把此人給按在地上拖了出去,還未等座中人反應過來,只聽得外面一聲短促的慘叫,不一會,士兵便把此人首級裝於盤中託了進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