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不知怎的,季剛的每句話我都覺得特別有趣。我真為他驕傲,他是我們這幾個士官生中真正的強者,他肯定會有所作為,那條越南人的皮帶就是個好兆頭。是呀,今晚至少有一個越南人得提著褲子挖工事。
張副團長打完電話,問季剛吃過飯沒有。季剛說不餓。可他還是從床鋪下摸出兩聽水果罐頭,打開來,邀我陪季剛一塊兒吃。吃的時候,副團長很認真地和季剛討論著越軍的這一新跡象。他們說到了“塹壕延伸技術”,“奠邊府打法國人的辦法”。他們似乎都預感到敵人在近期內可能要搞點陰謀。我瞧著他們的討論神情,覺得十分好笑,十幾天前,他們還是拳擊場上的對手,這會兒倒像是對兒十分默契的隊友。
菜農的消息得到的最晚。
今天上午,我接到師里的一個電話通知,讓五連第二排長劉國政和四連的一個工校士官生後天到師指報到,師準備組織一次工兵短訓。工兵學校的帶隊教官讓劉國政去講講工兵理論課,他在理論上還是很有一套的。我真為菜農高興,當時就把這個通知傳給二營。因為這至少對提高菜農的自信心有益。更何況,五連那陣地也相當危險,少在上面呆一天,他就多一分回去建香菇房的可能性。我在傳達通知的時候順便問了問菜農的情況。接電話的副營長含糊地說:還不錯吧,他到排里後給每個戰士的父母寫了封慰問信,以他個人的名義。接著那個副營長說了句:“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吧!”我不知道這句話里的褒貶意義。
2
今天團前指氣氛熱烈。坑道外炮聲隆隆。
有人在“咔喳喳”地啃著專業戶送來的慰問甘蔗,邊啃邊說:“對嘛,別光來精神的,人家的慰問信後面有硬棒貨!”
我在一盞太陽能檯燈下作手記。檯燈是內地某個小廠家送來前線試銷的,說是如覺合適,可向該廠成批訂購。我真佩服這些人的經營能力,居然把GG作到了前沿指揮所。
坑道那邊,戴眼鏡的炮兵團陳團長裹著床軍用毛毯,盤腿坐在床鋪上指揮他的炮兵,他有點感冒發熱,那樣子很像印度的老甘地。他不知在電話里向誰發牢騷:
“啥毬意思!叫軍械部門把炮彈拉回去,我們不要了。我們之所以拉他的炮彈,就是要打。還要請示誰?含糊其詞……告訴他們,默許也好,不默許也好,打得好有他一份功勞,打得不好也掛著點,兩個螞蚱栓在一根繩上,我不要跑,他也不要跑!”
邊上兩個在圖上作業的炮兵參謀在偷笑。
戰場上的人發牢騷是常事,更何況“牢騷大王”已經在某篇家喻戶曉的小說里得到了徹底的平反。你聽,這會兒,陳團長的語音又變得樂觀起來:
“……七連長嗎?我是團長。都打到假陣地上了?好!乖乖,二十一發啦。聽著,電台全部開機,給我窮喊,讓他們以為我們吃不消了。哎,對,五分鐘後用你的一炮、三炮打他的炮位,二炮往他的觀察所打上幾發煙幕彈,告訴工兵同時引爆炸藥包掩護,打仗嘛,大家都不能太老實!”
我知道他們是對付季剛所說的越軍在412高地上的三門八五加農炮。這幾個玩意兒對我前沿高地威脅太大,打你,隨便搖一下方向,直瞄開火,相當準。據說,打炮的是一些越南女炮兵,她們有時只穿著褲衩,戴著奶罩操炮,猖狂極了。我最前沿的步兵甚至可以聽見她們把炮彈推入炮膛的聲音。前天我們156高地的一個掩蔽部被她們打中了,裡面十二個兵全部悶死在裡面。
“……彈著點看不到?看不到就是中了,因為那是窪部,看到了就到邊上去了……”興高采烈的陳團長這會兒簡直是在電話里唱歌,“呵,什麼?第一門炮打翻了!火力不要間斷!把她們困死在那個地方……”
我覺得自己是在聽一場由宋世雄解說的足球賽。當然是一場殘酷的球賽。沒辦法,你死我活,生存競爭。我知道此刻那些越南女炮兵的身體會飛上空中……越南人在戰爭中殘酷地運用一種原始自然力,他們給前沿的每個連隊都配上一些女兵。好像那是一種需要,女人總給他們的士兵以某種強心劑般的刺激。前兩天,一名越軍女報務員隨著他們的小股部隊偷襲我們的一個高地,被擊斃在我陣地前沿。按戰場規定,我們的士兵得嚴格地剝下亡敵的軍上裝,以確鑿上報斃敵數字。可面對這具女屍,戰士們自己搞了個“例外”,沒動她。是呀,在一個女人身上作什麼文章呢?越南人更絕,當晚派了幾個人,唯獨把那個女報務兵抬了回去,而對剩下的同伴屍體不聞不問,任憑我們喊話,讓他們打著白旗來收屍,他們也不來。真他媽的雷場上的相思樹!——這是默濤發明的戰場語彙,表示一種不可思議。
我是在前天見到默濤的。因為估計敵人在近期會有較大的陰謀,張副團長讓前指可以抽出的人都到前沿去檢查陣地防禦情況。我提出要去二營六連。張副團長挺擔心地看了看我,因為那是個危險的高地,可最後還是同意了,只是囑咐我別忘了帶急救包和止血帶。至此,我知道了,他好像了解我的血液有些毛病,而可能透露這消息的人只有一個——“紅十字”。
張副團長打完電話,問季剛吃過飯沒有。季剛說不餓。可他還是從床鋪下摸出兩聽水果罐頭,打開來,邀我陪季剛一塊兒吃。吃的時候,副團長很認真地和季剛討論著越軍的這一新跡象。他們說到了“塹壕延伸技術”,“奠邊府打法國人的辦法”。他們似乎都預感到敵人在近期內可能要搞點陰謀。我瞧著他們的討論神情,覺得十分好笑,十幾天前,他們還是拳擊場上的對手,這會兒倒像是對兒十分默契的隊友。
菜農的消息得到的最晚。
今天上午,我接到師里的一個電話通知,讓五連第二排長劉國政和四連的一個工校士官生後天到師指報到,師準備組織一次工兵短訓。工兵學校的帶隊教官讓劉國政去講講工兵理論課,他在理論上還是很有一套的。我真為菜農高興,當時就把這個通知傳給二營。因為這至少對提高菜農的自信心有益。更何況,五連那陣地也相當危險,少在上面呆一天,他就多一分回去建香菇房的可能性。我在傳達通知的時候順便問了問菜農的情況。接電話的副營長含糊地說:還不錯吧,他到排里後給每個戰士的父母寫了封慰問信,以他個人的名義。接著那個副營長說了句:“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吧!”我不知道這句話里的褒貶意義。
2
今天團前指氣氛熱烈。坑道外炮聲隆隆。
有人在“咔喳喳”地啃著專業戶送來的慰問甘蔗,邊啃邊說:“對嘛,別光來精神的,人家的慰問信後面有硬棒貨!”
我在一盞太陽能檯燈下作手記。檯燈是內地某個小廠家送來前線試銷的,說是如覺合適,可向該廠成批訂購。我真佩服這些人的經營能力,居然把GG作到了前沿指揮所。
坑道那邊,戴眼鏡的炮兵團陳團長裹著床軍用毛毯,盤腿坐在床鋪上指揮他的炮兵,他有點感冒發熱,那樣子很像印度的老甘地。他不知在電話里向誰發牢騷:
“啥毬意思!叫軍械部門把炮彈拉回去,我們不要了。我們之所以拉他的炮彈,就是要打。還要請示誰?含糊其詞……告訴他們,默許也好,不默許也好,打得好有他一份功勞,打得不好也掛著點,兩個螞蚱栓在一根繩上,我不要跑,他也不要跑!”
邊上兩個在圖上作業的炮兵參謀在偷笑。
戰場上的人發牢騷是常事,更何況“牢騷大王”已經在某篇家喻戶曉的小說里得到了徹底的平反。你聽,這會兒,陳團長的語音又變得樂觀起來:
“……七連長嗎?我是團長。都打到假陣地上了?好!乖乖,二十一發啦。聽著,電台全部開機,給我窮喊,讓他們以為我們吃不消了。哎,對,五分鐘後用你的一炮、三炮打他的炮位,二炮往他的觀察所打上幾發煙幕彈,告訴工兵同時引爆炸藥包掩護,打仗嘛,大家都不能太老實!”
我知道他們是對付季剛所說的越軍在412高地上的三門八五加農炮。這幾個玩意兒對我前沿高地威脅太大,打你,隨便搖一下方向,直瞄開火,相當準。據說,打炮的是一些越南女炮兵,她們有時只穿著褲衩,戴著奶罩操炮,猖狂極了。我最前沿的步兵甚至可以聽見她們把炮彈推入炮膛的聲音。前天我們156高地的一個掩蔽部被她們打中了,裡面十二個兵全部悶死在裡面。
“……彈著點看不到?看不到就是中了,因為那是窪部,看到了就到邊上去了……”興高采烈的陳團長這會兒簡直是在電話里唱歌,“呵,什麼?第一門炮打翻了!火力不要間斷!把她們困死在那個地方……”
我覺得自己是在聽一場由宋世雄解說的足球賽。當然是一場殘酷的球賽。沒辦法,你死我活,生存競爭。我知道此刻那些越南女炮兵的身體會飛上空中……越南人在戰爭中殘酷地運用一種原始自然力,他們給前沿的每個連隊都配上一些女兵。好像那是一種需要,女人總給他們的士兵以某種強心劑般的刺激。前兩天,一名越軍女報務員隨著他們的小股部隊偷襲我們的一個高地,被擊斃在我陣地前沿。按戰場規定,我們的士兵得嚴格地剝下亡敵的軍上裝,以確鑿上報斃敵數字。可面對這具女屍,戰士們自己搞了個“例外”,沒動她。是呀,在一個女人身上作什麼文章呢?越南人更絕,當晚派了幾個人,唯獨把那個女報務兵抬了回去,而對剩下的同伴屍體不聞不問,任憑我們喊話,讓他們打著白旗來收屍,他們也不來。真他媽的雷場上的相思樹!——這是默濤發明的戰場語彙,表示一種不可思議。
我是在前天見到默濤的。因為估計敵人在近期會有較大的陰謀,張副團長讓前指可以抽出的人都到前沿去檢查陣地防禦情況。我提出要去二營六連。張副團長挺擔心地看了看我,因為那是個危險的高地,可最後還是同意了,只是囑咐我別忘了帶急救包和止血帶。至此,我知道了,他好像了解我的血液有些毛病,而可能透露這消息的人只有一個——“紅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