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多爾袞發現自己簡直就是被嚇昏了腦袋了,竟然只記得兵力太少,出城野戰凶多吉少,平日裡壓根不會犯的錯誤犯了一堆。

  進退兩難,多爾袞不由的發現,自己打出生起就沒遇到過得這種事,就是當年大妃阿巴亥被皇太極聯合眾多兄弟給活埋了,阿濟格和多鐸哭的跟淚人似的,多爾袞也是強裝著自認為可以找回來,但惟獨這次,多爾袞有些驚慌失措了。

  自從登上了睿親王之位,成了和碩睿親王,多爾袞就覺得自己跟以前有幾分不同,說不上是哪裡,興許是更看重身家性命,知道自己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整個大清國,論權勢,論兵馬,也就一個皇太極可以憑著身份壓得住而已。

  不過這不代表他多爾袞就昏了頭,至少現下發現,有著一萬八千的鐵騎不用,而去信任區區五千女真漢軍來守城,根本就是昏招一個。

  所以多爾袞迅速的改變主意,讓石廷柱和馬光遠守著蓋州城,多爾袞則領兵出城,伺機擊潰明軍。

  不過還沒等多爾袞出了城,一萬八千的兩白旗和蒙古三旗剛集結完,蓋州城外就出現了數萬穿著棉甲,手上或持長矛、或持鳥銃的耽羅府步卒。

  方成從復州城發兵,僅僅用了半天時間就兵臨蓋州城下,讓昏了半天頭了多爾袞一下子失去了出城尋找戰機,伺機野戰的機會。

  耽羅府的步卒圍住了城門,兩白旗與蒙古三旗的騎兵根本無法發動有效的衝鋒,這樣一來騎兵就失去了最大的戰力,再加上以多打少,除非是多爾袞真的腦子出了問題,要不然根本不可能這個時候拿一萬餘的騎兵出城與四萬的耽羅府步卒野戰。

  而且,己方還有板甲重騎,多爾袞要這個時候出了城,用著板甲重騎衝擊城門定然一往無前,把破城的機會拱手送人。

  於是多爾袞不死守也得死守了,除非他放棄了蓋州城,然後再用手上的一萬八千的騎兵尋找機會野戰,但那不可能,蓋州之後根本沒幾座值得一守的大城,明軍的兵鋒到時候就直指盛京了,到時候別的不說,光是他多爾袞自己就得自殺謝罪,什麼都不用幹了。

  於是,在耽羅府第一次的主動進攻,而多爾袞卻被動的接受,蓋州一戰正是拉開了帷幕。

  方成傾巢而出,大軍四萬實乃是自崇禎四年回到大明之後能夠出動的最多步卒,孫元化在年前就開始趕製攻城器械,方成到了復州之後又調來囚牛水軍以及北斗軍一營水師的六千人,費力用戰船上搬下火炮。

  於是在從復州出發之前,能夠動用的火炮已經多達三百門,其中紅衣大炮就有二十門之多,其他的二百八十門雖然只是些威力不大的船炮,但這些耽羅府仿製的寇非林火炮的射程比起紅衣大炮還要來得遠,不足以打穿城牆,但壓制城牆上的女真漢軍是足夠了。

  相比起行軍的速度,到了當天夜裡,三百門火炮才姍姍來遲的搬到了蓋州城下,於是在第二天的寅時天未亮,蓋州城裡的女真人就迎來了第一陣炮轟。

  並且炮轟多達兩個時辰,也僅僅是兩個時辰以內,蓋州自崇禎六年起就屢次加固的城牆被轟成了殘屋斷瓦。

  反正蓋州城裡並沒有漢人子弟,有的只是投靠了韃子的女真漢軍而已,這幾年韃子各期的漢人包衣,又或者是從大明掠劫來的平民百姓逃散了不少,除了部分死忠的漢軍走狗外,都伺機逃走,女真人只得加緊籠絡漢人,這才拉攏住了大部分的女真漢軍,可尋常百姓就顧不上太多了,逃散掉不少。

  多爾袞更是早在年初就將蓋州城裡所剩不多的漢人百姓都逼著遷徙到了更北面的草原,讓他們自生自滅,然後將蓋州城加固成了一座徹頭徹尾的兵營。

  不過這也讓方成毫無顧忌,雖然他並不是一個仁慈的人,但這不代表炮轟漢人會心中沒有絲毫內疚感,所以在得知蓋州城裡只有韃子和女真漢軍後,方成毫不猶豫的讓三百門火炮開始發威,並且持續不斷。

  話分兩頭。

  蓋州城裡挨著炮轟的多爾袞就沒那麼舒服了,火炮他是見過的,甚至還有那麼十幾門是他親自從明軍那裡虜獲的,可以說,多爾袞也一樣是個精通火炮的人,對於這東西的威力心知肚明,也知道復州城裡的明軍同樣擁有數量不少的火炮,但這不代表多爾袞回認為會有這麼多。

  炮轟聲的頻繁讓多爾袞認識到,至少有幾百門紅衣大炮在轟擊蓋州城!

  雖然實際上並不是這樣,那些船炮的威力遠遠比不上紅衣大炮,也許射程是一樣,用在船上作用也不小,因為船是木製的,只要是可以爆炸的火藥,都可以造成殺傷,而搬到岸上,拿來行軍打仗兩軍交鋒以及守城還行,但攻城略地的作用僅僅限於刮下一層灰土而已,不可能像紅衣大炮那樣,可以炸開城牆。

  多爾袞僅僅是一個錯覺而已,這個錯覺是無意中的,卻也是註定會有的,因為不僅僅是多爾袞,包括蓋州城裡的所有兩白旗、蒙古三旗和女真漢軍在內,都在惶恐不安,半夜的炮轟竟然沒有炸開城牆這一點被他們集體忽視,唯一剩下的只是慶幸沒有被明軍在一日之間破城。

  於是多爾袞隨即下令兩白旗的固山額真,梅勒額真、甲喇額真,蒙古三旗的貝勒貝子、都統,女真漢軍的都統馬光遠、石廷柱入大帳商議對策。

  “貝勒爺,殺出去吧,窩在城裡,像什麼鳥事。”多爾袞帳下的第一佐領達音布大聲的發泄不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