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大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換了身衣服,在臉上添上幾道抬頭紋,眉毛和眼角也修了一下,中年文士搖身一變,成了一個經驗豐富的大匠。

  他跟著縣裡的商家來的,一臉憨厚正直的笑,跟阿玄說話:「聽說你們這招匠人,某就來試試運氣。」

  阿玄見他看起來很像回事,態度就帶了幾分客氣:「先生會些什麼?」

  「某會製圖,先祖在將作監做過,家傳的手藝。」

  阿玄當下另眼相看。

  泥瓦匠木匠不難找,會製圖的大匠就稀罕了,何況還是將作監大匠的後人。

  「是前朝的將作監?」

  「是。」他從包袱里取出小木盒,裡頭盛著厚厚的圖紙,展示開來給阿玄看,「您看,這些宮室都是先祖畫的,某的手藝不及先祖,但也能建園子。」

  將作監是專門修宮室的衙門,築城建宮不在話下,何況前朝在這方面極其奢靡,成就甚高。

  沒想到這西北小縣,居然還藏著這麼個人才。

  阿玄叫來幾個略通此道的匠人,雙方說了幾句,便拱手認輸。阿玄就知道,對方有真本事。

  很好!建屋子他們可以隨便,建城堡沒有大匠監工可不行,他當場拍板:「先生且先留下,待遇嘛,儘管提。」

  對方感激涕零:「實不相瞞,這高塘地界,某一身本事派不上用場,去那些大城,又沒有名聲,只能做小工。建這麼大一座宅子的機會,根本找不到。東家願意留下,某已是心滿意足。」

  阿玄沒敢說,他們要建的不是大宅子,而是一座城堡,只道:「只要先生有本事,該給的待遇必然會給,我家公子不是小氣的人。」

  對方喏喏,小心翼翼地提出,要一間單獨的屋子,清淨一些,方便他畫圖。

  阿玄自無不允。

  吃晚飯的時候,明微聽說那位留下了,點點頭:「看來不是頭目,也是重要人物。」

  阿玄大吃一驚:「他有問題?」

  明微笑眯眯。

  阿玄猶豫著是不是去辭退他,就聽她道:「看看他是不是真的會監工,這破地方,這樣的人才到哪裡找啊!」

  「明姑娘……」

  「物盡其用。」明微說得意味深長。

  阿玄看了眼自家公子,果然一點反對的意思都沒有,無奈地嘆了口氣:「好吧。」

  希望那些強盜別再送人來了,再這麼下去,馬場都快成賊窩了。

  ……

  在高塘牧監的日子過得很悠閒。

  有阿玄這個苦力,基本把所有的事都挑起來了。

  阿綰因為跟明微不和,不樂意留在屋裡,便幫著阿玄幹活。

  多福和小彤不是在外面野,就是琢磨著做什麼好吃的。

  寧休就當個門神,他那身風度氣質,隨便哪往一站,人家說話都不敢大聲了。

  楊殊也很忙。每天領著家將們練完功,就琢磨著怎麼往胡地滲透,或者從西北軍弄消息來。

  明微說,北胡八部在互相攻伐,要找準時機,就得弄清楚那邊的形勢。

  相比起來,明微反而是閒人一個,連監視的活都讓小白蛇幹了,她除了曬曬太陽吃吃喝喝,沒別的事了。

  那位侯大匠——就是易容的那個,沒幾天便拿出了畫好的圖紙,呈到楊殊面前。

  楊殊懶洋洋地倚在堂屋的小几上,一個勁地挑毛病:「屋子太少了,這麼點,怎麼夠住人?將來本公子養的人可不少,放牧的織布的種菜的……太少太少,怎麼也得再添三五倍。」

  於是侯大匠回去,連夜趕工,又畫了新的圖紙出來。

  這回楊公子有點滿意了:「這個看起來還不錯,就是屋子太矮了,本公子要建一座高樓,能遠眺的那種,懂吧?嗯,多建幾座吧。」

  侯大匠又把屋子齊齊往上拔,還在前後左右添了幾座高樓。

  楊公子摸著下巴挑刺:「這樣子不大好看啊!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阿玄身為一個好下屬,馬上道:「公子,屋子多了又大了,這院牆不能太矮吧?」

  楊公子拍掌:「沒錯!這樣就不相襯了。」

  侯大匠心思急轉,看來這位公子喜歡排場,那行,改院牆為城牆吧!

  楊公子聽了他的建議,有點滿意:「聽說前朝流行塢堡,建得如同一座小城一般,極是風光,乾脆你就照那個樣子建吧!」

  侯大匠還真會建塢堡,他先祖留下的圖裡,就有現成的塢堡建築圖。拿給楊公子看過,改了不夠美觀的地方,又添了幾樣東西,終於定下來了。

  他鬆了口氣,拿著圖紙督造去了。

  明微從屋裡出來,楊殊已經收起了浪蕩的表情,看著侯大匠離開的地方若有所思。

  「他還真有點本事。」他對明微說,「建築我不懂,但怎麼守城是學過的。他提出的幾點建議,正中要點。」

  明微給自己倒了杯茶水,說道:「這麼個人才,不容易吧?」

  楊殊不悅地嘀咕:「明明有本事,怎麼就走這麼條路?卿本佳人,奈何做賊?」

  「有本事跟幹壞事是兩回事,史上多少奸臣,論起來都是大才子,興許人家的志向就是當強盜呢?」

  楊殊無言以對:「也是。」

  「不過,有本事是他運氣好。」明微笑眯眯,「如果沒本事,殺了也就殺了。有本事,留下來用用也無妨。」

  楊殊握著茶杯,惡狠狠地說:「留下來也行,必須把他這賊性給扭過來!」

  明微失笑。

  說起來,她跟楊殊實是兩個極端。他看似紈絝,實則被長公主教得極好。而她,幹的事似乎大公無私,在小節方面是真的不拘。像侯大匠這種人,她可懶得去扭正,只會想法子制住,讓他為自己所用。

  如此半個月過去,地基都要打好了。

  楊公子發話:「本公子可不想在這破屋子住太久,重要的是快,錢好說!」

  而消息傳開,附近的商家知道這裡有錢可賺,源源不斷地送貨過來。

  一時間,高塘馬場迅速變成了一個比縣城還要繁華的地方。

  知縣馮易知道此事,心情複雜極了。

  商隊路過,帶活了本地的經濟,而那些貧民,也都有了掙工錢的地方,一時間高塘縣欣欣向榮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