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赫梅利尼茨基看得眼珠子都快吐出來了,大明竟然能從空中突襲敵人大營,這火燒得,估計城外那些敵人都以為是天降神火了吧?

  城外的敵人,果然是要完蛋了,難怪幾位大人說明天一早就要出城對敵人發起總攻,這下子,他算是明白了!

  飛艇部隊這時候已經在敵人中軍帳的上空,分布地有點散,一罐罐地猛火油砸下去,底下敵人大營內很快火勢沖天,很多活人在掙扎著,又帶動更多的營帳著火。無數的聯軍軍卒被驚到了,跑出營帳看著天上竟然砸下東西,火勢越來越猛,無法澆滅。對於這種不明真相的軍卒,還以為上天在懲罰他們。

  無知、恐懼,各種心理的交織,讓城外的聯軍大營更是亂成了一團糟。

  有的在逃命,有的在掙扎,有的在祈禱……

  反正這個亂局,因為每個軍卒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認知不同,而有了各種不同的反應。歸根結底起來就是一個字:亂!

  混亂的局面,逐漸地波及整個軍營。恐懼,驚慌在蔓延……

  黑夜之中的炸營,原本就是非常危險的事情,更何況,有超出他們認知的打擊,更是加劇了軍營的混亂。隨著有火藥被點燃,爆炸聲,火勢就更猛烈了。

  恐慌地心理之下,聯軍軍卒都如同瘋了一般,傷亡,開始以成倍地速度增加。

  聯軍營地內,這種突變,根本沒法控制,徹底炸營了。

  其實,聯軍軍卒燒死的並不多,畢竟二十五架飛艇,又能攜帶多少罐猛火油?聯軍軍卒的傷亡,反而是在黑夜中踐踏而死的要多,還有那些恐懼中六親不認地互相砍殺,更是不要太多。

  時間很快到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明威堡內,早已被城外的動靜吵醒的明軍將士,已經接到了命令,整軍備戰。

  外面大概發生了什麼事情,之前已經有人說明了。一是為了不引起城內的混亂,二是鼓舞軍隊士氣。很顯然,第一次出現在世人面前的空軍飛艇部隊,對於鼓舞士氣有超出想像的加成。而城外亂成一片的喊聲傳來,又讓明軍將士恨不得立刻殺出城外。

  因此,所有得到命令,準備要出擊的明軍將士,一個個都亢奮地聽從號令,在做出擊的準備。

  當東方剛露出魚肚白,籠罩東歐平原的黑暗,被黎明的光線所驅散時,明威堡的城門被放下,大明騎軍率先衝出了城門,隆隆馬蹄聲,帶著塵土,向亂成一團的聯軍營地發起了衝擊。

  這個時候,已經足夠亮了,基本能看清楚情況了。逃離了營地,至少逃離了著火營地的聯軍軍卒,終於看到了在他們營地的上空有東西。

  二十五架扔完了猛火油罐的飛艇,就飛在空中,對於第一次見到的人來說,真是不要太震撼。特別是他們看清飛艇上面,塗著的是大明國旗,上面還有人,穿得也是大明軍服。就更是震撼地無以加復。

  明軍竟然會飛!!!很顯然,這超出了他們的認知!

  驚魂未定之下,兵找不到將,將也找不到兵。聯軍之中各個國家之間,自然不可能跨國進行指揮。聯軍軍卒猶如沒頭蒼蠅一般,正亂著呢!就看到從明威堡出來的明軍長龍,分成幾部分衝過來了。

  此時的聯軍軍卒,都是驚慌之下從營地逃出來的。不但是手無寸鐵,甚至有的連褲衩都沒穿。見到明軍鐵騎混滾而來,誰也沒想到抵抗,第一時間,是撒丫子離明軍衝鋒的方向遠一點。

  兩軍軍卒雖眾,可卻都如同東歐平原上的羔羊,在狼群的侵襲之下,四散而逃。

  三萬騎軍,兩萬步軍,在李定國、滿桂等人的指揮下,有機會地開始驅趕聯軍軍卒,把他們往伏爾加河趕去。

  明威堡城頭上,夜間輪值的明軍將士,原本是要休息的。可此時,他們並沒有去休息,而是在城頭上觀陣。看著同袍就猶如驅趕牛羊一樣在趕著敵人,就忍不住興奮起來。

  特別是大明騎軍看到有地方的敵人似乎要抱團抵抗時,大明鐵騎就直衝而過,留下一地屍體,重新衝散了抱團的敵人,迫使他們逃亡伏爾加河。每看到這精彩的一幕,城頭上的明軍將士就連忙指指點點,大聲叫好。

  這一天,史書有載,伏爾加河為之斷流,鮮血染紅了整條伏爾加河,據說這條河裡的魚都肥了多少,今後好多年內都沒人敢撈魚吃。

  明軍一直在追殺,哪怕有聯軍軍卒逃到了伏爾加河對岸,身後也總是有馬蹄聲相隨。

  而在中午時分時,在烏拉爾山脈關卡處駐守的聯軍軍卒,就得到了快馬飛報,說明威堡那邊敗了!

  對此,誰也不願意相信,更不願意聽從解釋說是在昨夜被明軍用天上飛的東西襲營,這簡直是天方夜譚,怎麼可能呢!

  不過,隨著有一部分敗軍往這邊逃過來,就由不得他們不信了。

  惶恐中,有人主張立刻回援,有人主張立刻逃走,人心惶惶之下,沒有誰有絕對的權威來統一指揮烏拉爾山脈這邊的各國軍隊。

  他們還沒做出決定時,烏拉爾山脈東側的明軍就向他們發起了進攻。源源不斷地明軍從關卡里開出來。東面坡度平緩,剛好又是絕佳的居高臨下作戰的地形。

  這邊是楊嗣昌統領,匯聚了大明蒙古草原部的騎軍,達十五萬之眾。當然了,這些說是騎軍,但更多的其實還是牧民,不能和滿桂手下的精銳騎軍相提並論。可此時,對付人心惶惶的聯軍卻已經足夠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