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前秦建元十九年,就是東晉太元八年,也就是公元383年。我們怎麼會到這裡來呢?”

  我坐在一塊岩石上思考了起來:我們來的時候是公元前1600年,現在到達的是公元383年。除去並不存在的公元零年,我們一共飛行了1982年。

  “1982年,我明白了!”我對兩位公主說到:“瑪雅人在水簾洞中之所以只刻到了‘2012年’,就是說復活節島的石像的最大穿越能力便是2012年。多餘的能量在一開始時便消散在空氣中了,而我又多占用了30年的能量製作社會歷史分析機。所以我們最後來到了1982年之後的383年。”

  “可是四哥,你剛剛不是還說,你穿越回2065年了嘛!”

  “這個……看來我解釋錯了。算了,不想了,還是說說眼前的時局吧”,我按照自己的回憶,暢談起來。

  “我們目前正處於中國歷史上最變亂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廣義上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持續了整整400年。189年,董卓乘何進與宦官爭權之機廢帝持政。以致天下大亂,軍閥並起。208年赤壁戰後,魏蜀吳三分天下,彼此互相征伐。好不容易等到280年西晉統一,誰知安定的局面僅僅維持了十年。291年,持續了16年的‘八王之亂’爆發。司馬氏諸王爭奪最高統治權的戰爭,使得西晉國力大為削弱。劉淵乘機起兵,北方進入兵連禍結的十六國時期。兩京陷落後,‘永嘉南渡’的北方士族擁立司馬睿為帝,建立東晉。東晉朝廷內部矛盾重重,紛爭不已。以致北伐屢屢受挫。4世紀中葉以後,隨著桓溫北伐的失敗。東晉政府需要考慮的,已經不是如何發動新一輪的北伐,而是如何抵擋北方新興軍事強國——前秦的南下了。”

  “‘4世紀中葉以後’,那不就是現在麼?”

  “是啊。304年劉淵建漢以後,北方並未形成一個統一的政治經濟共同體。殘暴好殺的劉聰死後,國家迅速分裂。緊接著,後趙的石勒打敗了前趙的劉曜,初步統一了中原地區。然而石虎的暴政,又導致後趙為冉魏所滅。冉魏僅僅存在了三年,又被前燕所滅。前燕又因內部分裂,被前秦所滅。前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也是中國古代最早嘗試由少數民族來統一全國的歷史政權。在苻堅的統治下,前秦一度結束了百年戰亂,北方經濟得到恢復。總體上看,十六國前期雖然政權更迭頻繁,但每一個短命政權至少還都能夠做到一家獨大或兩強並峙。然而淝水戰後,苻堅被姚萇所殺。極不穩定的前秦政權轟然瓦解,北方陷入分崩離析的大混戰之中,直到鮮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在439年的統一。”

  “鮮卑拓跋部,是不是就是後來被我們遷徙到嘎仙洞去的那些人啊?”

  “對,就是他們。現在的他們,已遠非2000年前可比了。鮮卑人乘東漢匈奴遠徙之機,盡占匈奴故地。淝水戰後,他們乘機獨立。南北朝延續了東晉十六國南北對峙的局面。534年,北魏分裂。此後東魏被北齊所取代,西魏被北周所取代。577年,北周再度統一北方。589年,隋統一了全國。從189年董卓之亂到589年楊堅統一,整整400年啊。”

  在淝水北岸,我們尋見了苻堅的兵營。只見連營接續,兵馬往來不停。中央大帳覆壓數十步,儼然帝王之象。苻堅志得意滿,春風滿面。

  “你們來得正好,看我明日一舉渡江,統一全國。”

  “明天,這怎麼行!”

  “我以80萬之眾進攻8萬苟延之敵,以十敵一,投鞭斷流,有何不可?”

  “可事實上,你只是以一敵一而已!”

  “以一敵一?”

  “是的。我知道為了滅晉,你這次一共調集了90萬大軍,超過了晉軍的十倍。可是現在,巴蜀軍剛出劍閣,河北軍只到徐州。大軍旗鼓相望,綿延千里。看上去氣勢強大,摧枯拉朽。實則犯了兵家大忌。如今,你親率8000輕騎沿河而陣,不等主力部隊悉數到來,就想一舉渡河。河的對岸駐紮的是謝石率領的8000北府兵,這不是一對一麼?”

  說著,我打開了那台社會歷史分析機。只見各色指示燈不停閃爍,各類儀表往來波動。運行調試之後,分析機進入到數據採集階段。

  “分析機主要有三種數據採集方式”,我回身講解道:“第一種也是最原始的方式,就是利用歷史元素組合出所有可能的歷史狀態,然後利用計算機篩選出最符合現實歷史的那個狀態,狀態的末端就是現實數據。由於計算量過於繁瑣和龐大,我們目前已經淘汰了這種方法。二是使用相關儀表獲取。”

  “用儀表來獲取?”

  “是啊。以聽命度為例,先要根據政控力的定義,規定出類似於國際千克原器一樣的國際政控力原器。然後利用額定電壓測電阻的方法製成聽命表(類似乾電池電阻表)。舉例來說,當一個擁有3個秩序點的政控點與國際政控力原器恰好戰平時,其聽命度為0.33。我們目前使用的就是這種方法。第三種方法是在第二種方法的基礎上,根據對已知聽命度人的研究,探尋特定聽命度對應的神態或大腦中酶的變化等生理指標,進而批量生產標準聽命點(類似於標準電阻)。這種方法目前還處於理論論證階段。”

  正說話間,在分析機的屏幕上,突然出現了不同顏色的點,只見它們不停地分化組合,令人眼花繚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