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朱可夫最終會見了特德的代表團,但那已經是代表團到達五小時之後的事情了。在盟國的一些觀察家看來,元帥似乎是在爭取時間拖延簽字。這的確也是他的意圖。他在等待著維辛斯基,維辛斯基正帶著莫斯科的指示向柏林飛來。

  然而,在這次會談中,一個重要的有爭議的問題得到了澄清。由於艾森豪沒有在場代表西方簽字,所以戴高樂命令讓?德拉特勒?德塔錫尼將軍以法國的名義簽字。有些美國人和英國人一致認為,這是戴高樂沙文主義的又一例證 [ 註:戴高樂認為,他受到了邱吉爾和羅斯福的粗暴對待。除嘲笑外,他們還禁止他參加雅爾達會議,而當會議結束時,也不向他通報會議結果。許多美國人對法國人要撤出他們攻克的斯圖加特表現出的不悅,感到惱火。杜魯門親自發電報給戴高樂說,他對“你們政府在這件事情上的態度和極其明顯的後果表示吃驚”,並威脅道,如果法國軍隊服從於“法國政府的政治要求”,他將要“重新通盤考慮部隊指揮權”的問題。 ] [ 註:美國人最了解情況,雅各布?L?德弗斯將軍,美軍第6集團軍群司令,最近說,整個斯圖加特事情是被他的同胞過分地誇大了。“這件事情是荒謬的。而他的同胞們把它誇大了。”德弗斯本人總是贊成法國人的要求的。德弗斯的諒解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他參謀部的一位上校亨利?卡伯特?洛奇的影響,此人能講一口流利的法語。 ] 。最後大家一致同意,包括朱可夫在內:特德代表英國簽字,斯帕茨代表美國簽字,德拉特勒代表法國簽字,這才打破了僵局。

  德拉特勒很快發現,在要舉行儀式的大廳里沒有一面法國旗幟。幾個俄國婦女急忙拿了一面納粹旗,一條床單,兩條藍色圍裙做了一面三色旗,但她們把藍、白、紅三色橫著拼縫起來。德拉特勒婉轉地對她們解釋道,她們做的是荷蘭國旗,姑娘們應該把針線拆掉,重新豎著縫上。

  艾森豪的缺席引起了一些其它反響。特德進入大廳時,顯出一副煩惱的樣子。“全部告吹,”他對德拉特勒說,“維辛斯基剛從莫斯科來,他不同意我們和朱可夫一起擬訂的議程。他非常同意您簽字,為了使法蘭西的復興得到公開肯定。但是他斷然反對斯帕茨簽字。他說,既然我代替艾森豪簽字,我就代表美國。斯帕茨現在提出,如果您簽字的話,他也要求籤字,”

  德拉特勒重複了一遍他從戴高樂那裡接到的不便言明的命令。他說道:“如果我沒完成好任務就回法國,也就是說沒讓我的祖國參加簽署第三帝國投降的文件,我理應去死。設想一下我的處境吧!”

  “我不會忘記你”,特德微笑著表示理解。然後,他又去找俄國人了。辯論延續了兩個小時。朱可夫提出,要一個證人簽字沒有任何邏輯上的必要,特德強有力地說,投降文件上應該有一個代表4,000萬法國人的簽字,另外一個則是代表14,000萬美國人的。

  最後是維辛斯基找到一個解決辦法:斯帕茨和德拉特勒在特德和朱可夫名字下方簽字。

  將近二十三點三十分時,凱特爾、弗雷德堡和德國空軍上將漢斯?雨爾根?施登夫走進了房間。強烈的閃光燈,使他們感到目眩。凱特爾向前走了一步,他的漂亮合體的軍服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他生硬地舉起手杖作為行禮,然後挺直身子,抬起下巴,呆板地坐在朱可夫對面。“呵,法國人也在!就缺他們了!”維辛斯基聽見凱特爾在看到德拉特勒時嘀咕了這麼一句。

  弗雷德堡,眼窩下陷,坐在元帥的左邊,施登夫坐在右邊 [ 註:15天後,弗雷德堡自殺身亡。 ] 。

  朱可夫站起來。

  “你知道投降議定書了嗎?”

  “是的!”凱特爾有力地答道。

  “你有資格簽字嗎?”

  “有。”

  “把你的委任狀拿給我看一下。”

  凱特爾把委任狀送上。

  “你對你將要簽署投降文件的規定還有什麼要說的嗎?”

  在凱特爾從拘謹的口氣要求寬限48小時後,朱可夫以詢問的眼光看了看他周圍的人說道:

  “這個要求已經被否決。不能改動。你有其它的要求嗎?”

  “沒有。”

  “那就簽字吧!”

  凱特爾站起來,整了整他的單片眼鏡,走到了桌子盡頭。他坐在德拉特勒的旁邊。把軍帽和手杖放在法國人面前。德拉特勒把這些東西推開了,元帥又把它動了一下。接著不慌不忙地脫下一隻灰色的手套,拿起一支筆在好幾份投降文件上簽字。

  攝影記者和文字記者們急忙涌過來,有的甚至為了看的更清楚而爬上了桌子。一位俄國電影攝影師助理努力想打開一條通道時,腮幫子上挨了一拳朝後摔倒了。

  坐在德國人對面的特德用纖細、尖銳的聲音說道:

  “你懂得你剛剛簽署的這些文件的內容嗎?”

  凱特爾再一次站起,用他的元帥手杖行了個禮,昂起下巴,大步走出了房間。

  在弗倫斯堡,希特勒的繼承人鄧尼茨元帥坐在一張辦公桌後面,寫完了給全體軍官的告別書:

  同志們……在我們的歷史上,我們倒退了1,000年,1,000年來就屬於德國的這塊土地現在落到了俄國人手中了。我們應該遵循的政治路線是極為簡單的。顯然,我們應該同西方強國一起前進,同它們在被占領的土地上一起工作,因為只有這樣作,我們才能在將來從俄國人手中奪回我們的祖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