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頁
將近中午的時候,希特勒寵愛的駕駛員漢斯?烏爾里希?魯德爾在返回布拉格北邊的空軍基地時,才知道戰爭已經結束了。他集合了他的人員,對他們的騎士精神和忠誠表示感謝,並同他們一一握手。
同其它六名駕駛員一起,他們分乘三架容克87式和四架福克?伍爾夫190式飛機朝美軍防線駛去。魯德爾希望在那兒能治療他那條被打斷的腿。在巴伐利亞州的基津根機場上空,魯德爾看到美軍士兵正在躲避,他便帶領他的機組朝跑道上緩緩降落。當輪子一觸及地面時,他腳踩踏板,來了個急轉彎,這時起落架壞了。他打開了機艙,一名美軍士兵用手槍對著他,並扯下了標誌軍銜的金黃色綬帶。魯德爾推開了他,猛地關上了機艙門。一輛吉普車趕到,上面坐著好幾個美軍軍官,他們把他帶到救護站包紮了他那條流著血的小腿殘端。接著他又被送到軍官食堂,在那裡的同僚們見到他高興地跳起來,向他行了個希特勒式的禮。一位翻譯對魯德爾說,美軍指揮官禁止這樣行禮,並問他是否會講英語。
“即使是我會講英語又怎麼樣?我們是在德國,我只講德語。”魯德爾說道:“關於敬禮,我們接到的命令就是用這種方式敬禮,既然我們是士兵,我們就要執行命令。你們禁不禁止它,我們不再乎。”他以挑釁的神情望著坐在一張桌子旁的幾名美國軍官:“德國人並不是由於他們無能而被戰敗,其所以失敗,只是因為對手的物質裝備過於精良(占絕對優勢)。我們降落到這裡,是因為我們不願意留在蘇聯。我們希望不要更多地討論這種問題。我們希望洗洗澡,吃點東西,”
美國人讓這些俘虜去洗澡了,而當他們吃飯時,美軍指揮官問道,他們是否喜歡同他的軍官們和他進行一次友好的交談。
與魯德爾一樣,來自東線的數千名德國人也竭力想得到美國人的庇護。許多人集結在奧地利的恩斯河邊,想穿越美軍65師的防線過河。
黃昏時,潘策爾黨衛隊第12師的好幾支精疲力盡的縱隊接近了大橋:但由於用木頭搭起的巨大路障,只能有一輛卡車通過這唯一的開口。這時,不知誰叫了聲:“俄國人來了!”一股混亂的人流便向大橋涌去。卡車輪子嘎吱作響地駛進了一大堆人群里,起碼有15人即刻身亡,其它無數的人被碾死。接近橋頭已是不可能的了,恐懼的德國人沿著兩公里長的河岸一邊散開,一邊狂叫道:“俄國人來了!俄國人來了!俄國人來了!”
果然,一輛短粗的中型坦克吼叫著沖向大橋。炮塔里的一名紅軍中尉,看到這6,000人瘋狂地試圖逃避一門火炮的威脅的情景,不禁放聲大笑。
五月八日清晨,杜魯門給他的母親和姐姐寫了一封信:
親愛的媽媽,親愛的瑪麗,
我今天六十一歲了,今天晚上,我是在白宮總統的臥室里就寢的。房間已經粉刷完畢,並配置了家具。我希望你們星期五到達時一切準備就緒。我那支昂貴的金筆不怎麼好用。
那將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天。上午九點,我要發表廣播講話:宣布德國投降。文件於昨日上午已簽署,一切敵對行動於今晚午夜在全線停止。這難道不是生日的漂亮禮物嗎?
我與英國首相一起度過了一段神聖的時光。他、史達林和美國總統達成一協議,在三國首都,在對我們大家都合適的同一時間裡宣布這個消息。我們決定在華盛頓時間九點鐘,倫敦時間十五點和莫斯科時間十六點同時宣布 [ 註:事實上,史達林抗議這樣過早地宣布投降。他在給杜魯門的一份電報中說明了他的理由: ] [ 註:……紅軍最高統帥部不能確信德國最高統帥部下達無條件投降的命令能被東線德軍部隊執行。再者,我們擔心的是,如果蘇聯政府今天宣布德國投降,我們就欺騙了蘇聯人民,從而陷入一種尷尬的境地之中。應該考慮到德國人在東線的抵抗並未減退。恰恰相反,根據截獲的電報判斷,大量的德軍士兵明顯地打算要繼續抵抗,而不服從鄧尼茨的投降命令。 ] [ 註:由於這個原因,蘇聯統帥部希望等待,直至德國投降成為現實,並將政府聲明推遲到五月九日莫斯科時間十九點發表。 ] 。
邱吉爾先生在天明時打電話問我,是否不管俄國人,我們立即宣布這消息。我拒絕了。然而,他又督促我同史達林談一談。最終他還是服從了原來通過的協議。但是他發怒了。
這裡,自從四月十二日以來,事情都是以一種可怕的速度進行著。沒有一天不作出一項重要決定。幸運總是伴隨著我。我希望能長久這樣下去。永遠這樣將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希望,當我有錯誤時,這過錯不要太嚴重,我還能把它糾正過來。
我們期望你們長時間地在此居住。我可能不能如約去接你們,但我派最漂亮、最安全的飛機去接你們,給你們提供一切方便。同樣,請你們也不要使我失望。
熱烈地吻你們。
哈里
八點三十五分,記者們靜悄悄地聚集在白宮裡,杜魯門和他的夫人、女兒,還有一批軍政首腦已在那等候他們了。“好,”總統說:“我開始對你們念一個小小的聲明。我要你們一開始就懂得,我舉行的這個記者招待會條件是,我發布的新聞必須在今天上午九點公布於眾。”
同其它六名駕駛員一起,他們分乘三架容克87式和四架福克?伍爾夫190式飛機朝美軍防線駛去。魯德爾希望在那兒能治療他那條被打斷的腿。在巴伐利亞州的基津根機場上空,魯德爾看到美軍士兵正在躲避,他便帶領他的機組朝跑道上緩緩降落。當輪子一觸及地面時,他腳踩踏板,來了個急轉彎,這時起落架壞了。他打開了機艙,一名美軍士兵用手槍對著他,並扯下了標誌軍銜的金黃色綬帶。魯德爾推開了他,猛地關上了機艙門。一輛吉普車趕到,上面坐著好幾個美軍軍官,他們把他帶到救護站包紮了他那條流著血的小腿殘端。接著他又被送到軍官食堂,在那裡的同僚們見到他高興地跳起來,向他行了個希特勒式的禮。一位翻譯對魯德爾說,美軍指揮官禁止這樣行禮,並問他是否會講英語。
“即使是我會講英語又怎麼樣?我們是在德國,我只講德語。”魯德爾說道:“關於敬禮,我們接到的命令就是用這種方式敬禮,既然我們是士兵,我們就要執行命令。你們禁不禁止它,我們不再乎。”他以挑釁的神情望著坐在一張桌子旁的幾名美國軍官:“德國人並不是由於他們無能而被戰敗,其所以失敗,只是因為對手的物質裝備過於精良(占絕對優勢)。我們降落到這裡,是因為我們不願意留在蘇聯。我們希望不要更多地討論這種問題。我們希望洗洗澡,吃點東西,”
美國人讓這些俘虜去洗澡了,而當他們吃飯時,美軍指揮官問道,他們是否喜歡同他的軍官們和他進行一次友好的交談。
與魯德爾一樣,來自東線的數千名德國人也竭力想得到美國人的庇護。許多人集結在奧地利的恩斯河邊,想穿越美軍65師的防線過河。
黃昏時,潘策爾黨衛隊第12師的好幾支精疲力盡的縱隊接近了大橋:但由於用木頭搭起的巨大路障,只能有一輛卡車通過這唯一的開口。這時,不知誰叫了聲:“俄國人來了!”一股混亂的人流便向大橋涌去。卡車輪子嘎吱作響地駛進了一大堆人群里,起碼有15人即刻身亡,其它無數的人被碾死。接近橋頭已是不可能的了,恐懼的德國人沿著兩公里長的河岸一邊散開,一邊狂叫道:“俄國人來了!俄國人來了!俄國人來了!”
果然,一輛短粗的中型坦克吼叫著沖向大橋。炮塔里的一名紅軍中尉,看到這6,000人瘋狂地試圖逃避一門火炮的威脅的情景,不禁放聲大笑。
五月八日清晨,杜魯門給他的母親和姐姐寫了一封信:
親愛的媽媽,親愛的瑪麗,
我今天六十一歲了,今天晚上,我是在白宮總統的臥室里就寢的。房間已經粉刷完畢,並配置了家具。我希望你們星期五到達時一切準備就緒。我那支昂貴的金筆不怎麼好用。
那將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天。上午九點,我要發表廣播講話:宣布德國投降。文件於昨日上午已簽署,一切敵對行動於今晚午夜在全線停止。這難道不是生日的漂亮禮物嗎?
我與英國首相一起度過了一段神聖的時光。他、史達林和美國總統達成一協議,在三國首都,在對我們大家都合適的同一時間裡宣布這個消息。我們決定在華盛頓時間九點鐘,倫敦時間十五點和莫斯科時間十六點同時宣布 [ 註:事實上,史達林抗議這樣過早地宣布投降。他在給杜魯門的一份電報中說明了他的理由: ] [ 註:……紅軍最高統帥部不能確信德國最高統帥部下達無條件投降的命令能被東線德軍部隊執行。再者,我們擔心的是,如果蘇聯政府今天宣布德國投降,我們就欺騙了蘇聯人民,從而陷入一種尷尬的境地之中。應該考慮到德國人在東線的抵抗並未減退。恰恰相反,根據截獲的電報判斷,大量的德軍士兵明顯地打算要繼續抵抗,而不服從鄧尼茨的投降命令。 ] [ 註:由於這個原因,蘇聯統帥部希望等待,直至德國投降成為現實,並將政府聲明推遲到五月九日莫斯科時間十九點發表。 ] 。
邱吉爾先生在天明時打電話問我,是否不管俄國人,我們立即宣布這消息。我拒絕了。然而,他又督促我同史達林談一談。最終他還是服從了原來通過的協議。但是他發怒了。
這裡,自從四月十二日以來,事情都是以一種可怕的速度進行著。沒有一天不作出一項重要決定。幸運總是伴隨著我。我希望能長久這樣下去。永遠這樣將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希望,當我有錯誤時,這過錯不要太嚴重,我還能把它糾正過來。
我們期望你們長時間地在此居住。我可能不能如約去接你們,但我派最漂亮、最安全的飛機去接你們,給你們提供一切方便。同樣,請你們也不要使我失望。
熱烈地吻你們。
哈里
八點三十五分,記者們靜悄悄地聚集在白宮裡,杜魯門和他的夫人、女兒,還有一批軍政首腦已在那等候他們了。“好,”總統說:“我開始對你們念一個小小的聲明。我要你們一開始就懂得,我舉行的這個記者招待會條件是,我發布的新聞必須在今天上午九點公布於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