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劉世英苦笑著對王名揚說道:“這裡雖然也擠了點兒,但是空氣清新,視野開闊,風景優美,總比呆在那悶罐子車廂里要舒服得多,你說是不是?”
王名揚聽後點點頭,隨即又想起了什麼,問劉世英道:“徐州離這裡遠不遠?”
“不是很遠,但照這個樣子看來,火車可能得跑十來天才能到達。”
王名揚一聽傻了,“那我們睡覺怎麼辦?”
劉世英頓時也明白過來:“糟了,我把這一點給忘了!”
這時火車已經開動了。兩人面面相覷,回頭向後面一瞧,只見連車廂頂部都已經坐滿了人,想要換個位置已經來不及了,只好聳聳肩,接受了這一現實。
好在沿途風景不錯,常常有百姓在路邊趕來送別,還向戰士們分發水果食物,兩人倒是沒有餓著。雖然此時已接近年末,天氣已經變得很是寒冷,但劉世英與王名揚依然興致勃勃,一路談論著路上的所見所聞。然而就在此時,沿途傳來了首都南京失陷,日軍屠城的不幸消息,氣氛頓時變得異常壓抑。
川軍戰士們相互討論著南京的事情,悲憤之情溢於言表。作為一國之都的政治,軍事和經濟文化中心的南京,在唐生智堅持了僅僅兩星期之後便宣告失守,城內還發生了異常血腥的大屠殺,無論是軍人還是平民,老人還是幼童,婦女還是男子,大多都沒有逃過被侮辱和虐殺的命運,這讓每一個愛國的中國人都感到憤怒:想不到日本人竟然會如此殘忍和野蠻,做出這種為世人所不齒的事情來。
接下來劉世英與王名揚都感到心情非常沉重,各自思索著自己的心事。王名揚首先打破了沉默,恨恨地說道:“小日本太猖狂了,總有一天我要讓他們好看!”
劉世英搖搖頭說道:“日本人這麼做是有目的的,他們希望我們因此而產生恐懼,從而瓦解我們的鬥志,然後在對他們有利的情況下與我們議和,最後再慢慢地將中國完全合併為自己的領土。他們不但手段殘忍,而且還用心險惡!”
劉世英接著說道:“我們會打敗他們的,但我們需要時間,需要耐心。我們會讓日本人遭受到比我們自己更大的打擊,他們的末日就要到來了!”
王名揚激動地說道:“但是具體應該怎麼做呢?中央軍裝備好卻不敢打,我們川軍敢打卻又裝備不好。國民黨軍隊的頭頭大多只知道一味保存自己的實力,對抗日出兵不出力,總想著排除異己,大權獨攬。看看閻錫山吧,我們川軍拼死拼活地為他保衛山西,他倒好,連一句感謝的話都不說,還淨把失敗的原因往我們身上推。他閻錫山有什麼資格讓我們為他送命,有什麼資格命令我們,讓我們為他背黑鍋,他何德何能?他只不過是一個自私自利的地方土皇帝而已!”
“戰場上到處都有中央軍逃跑的影子,先是劉峙,然後是韓復榘。他們倒是跑得輕鬆,卻害得我們為他們墊背填坑,難道我們川軍是後媽生的嗎?為什麼給我們的待遇就這麼不公平?我們可是自願出川來參加抗戰的,不給發裝備也就罷了,還到處遭人家白眼,被人家瞧不起,這仗打得有什麼勁兒啊?現在連首都也丟了,於是國民黨就丟下老百姓不管,自己先逃命去了。我們到底是被日本人殺死的,還是被我們自己人殺死的啊?這個世界上還有沒有正義和天理?”
劉世英不知道應該怎樣回答王名揚提出的問題,沉默了一會兒,說道:“現在抱怨這些也沒有用,我們能做的只有打起精神,不能被悲傷和憤怒沖昏了頭腦。我們必須化悲痛為力量,儘可能地去打擊敵人,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改變現狀。對於我們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我們必須學會放手,不要自尋煩惱。”
王名揚擦了擦眼淚,恢復了往常的神態,說道:“你說的沒錯,剛才我太激動了,我向你道歉……我只想著當兵殺敵,卻沒想到軍中也有這麼多齷齪的事情。”
劉世英搖搖頭,“沒關係,我能理解。國民黨的腐敗無能是所有中國人有目共睹的,我也常常對此感到不滿,有時甚至連一點希望都看不到。若不是發生了西安事變,國民黨可能還要和共產黨內戰下去,那樣的話,中國可能也就不能再稱為中國了,而是變成了日本的殖民地支那省,被自己的亞洲同胞所奴役。”
“但是現在我們既然已經選擇了一致對外,就不能再因曾經的恩怨而相互攻擊了。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的信任他人,哪怕對方仍然惡習難改,執迷不悟。在面對共同的敵人面前,我們必須冰釋前嫌,相互幫助,共同度過難關。至於以後的事情,我們誰也無法預料,那就不要再去想它,命運自會有其安排。”
王名揚問道:“那你說說看,人類為什麼要相互殘殺呢?”
劉世英思考了一陣,說道:“我也說不清楚,原因太過複雜。有些人是為了利益,有些人是為了生存,還有些人是為了享受,享受殺人的樂趣,好在這種變態的傢伙不是很多。人與人之間之所以相互排斥,就是因為對方與自己不同,人們對於自己未知的事物總是會感到恐懼。過度的敵意來自於過度的恐懼,過度的自尊來源於過度的自卑,過度的狂妄來自於過度的懦弱。為了掩蓋自己的缺點,為了能夠生存下去,人們學會了互相欺騙,學會了互相殘殺。”
王名揚聽後點點頭,隨即又想起了什麼,問劉世英道:“徐州離這裡遠不遠?”
“不是很遠,但照這個樣子看來,火車可能得跑十來天才能到達。”
王名揚一聽傻了,“那我們睡覺怎麼辦?”
劉世英頓時也明白過來:“糟了,我把這一點給忘了!”
這時火車已經開動了。兩人面面相覷,回頭向後面一瞧,只見連車廂頂部都已經坐滿了人,想要換個位置已經來不及了,只好聳聳肩,接受了這一現實。
好在沿途風景不錯,常常有百姓在路邊趕來送別,還向戰士們分發水果食物,兩人倒是沒有餓著。雖然此時已接近年末,天氣已經變得很是寒冷,但劉世英與王名揚依然興致勃勃,一路談論著路上的所見所聞。然而就在此時,沿途傳來了首都南京失陷,日軍屠城的不幸消息,氣氛頓時變得異常壓抑。
川軍戰士們相互討論著南京的事情,悲憤之情溢於言表。作為一國之都的政治,軍事和經濟文化中心的南京,在唐生智堅持了僅僅兩星期之後便宣告失守,城內還發生了異常血腥的大屠殺,無論是軍人還是平民,老人還是幼童,婦女還是男子,大多都沒有逃過被侮辱和虐殺的命運,這讓每一個愛國的中國人都感到憤怒:想不到日本人竟然會如此殘忍和野蠻,做出這種為世人所不齒的事情來。
接下來劉世英與王名揚都感到心情非常沉重,各自思索著自己的心事。王名揚首先打破了沉默,恨恨地說道:“小日本太猖狂了,總有一天我要讓他們好看!”
劉世英搖搖頭說道:“日本人這麼做是有目的的,他們希望我們因此而產生恐懼,從而瓦解我們的鬥志,然後在對他們有利的情況下與我們議和,最後再慢慢地將中國完全合併為自己的領土。他們不但手段殘忍,而且還用心險惡!”
劉世英接著說道:“我們會打敗他們的,但我們需要時間,需要耐心。我們會讓日本人遭受到比我們自己更大的打擊,他們的末日就要到來了!”
王名揚激動地說道:“但是具體應該怎麼做呢?中央軍裝備好卻不敢打,我們川軍敢打卻又裝備不好。國民黨軍隊的頭頭大多只知道一味保存自己的實力,對抗日出兵不出力,總想著排除異己,大權獨攬。看看閻錫山吧,我們川軍拼死拼活地為他保衛山西,他倒好,連一句感謝的話都不說,還淨把失敗的原因往我們身上推。他閻錫山有什麼資格讓我們為他送命,有什麼資格命令我們,讓我們為他背黑鍋,他何德何能?他只不過是一個自私自利的地方土皇帝而已!”
“戰場上到處都有中央軍逃跑的影子,先是劉峙,然後是韓復榘。他們倒是跑得輕鬆,卻害得我們為他們墊背填坑,難道我們川軍是後媽生的嗎?為什麼給我們的待遇就這麼不公平?我們可是自願出川來參加抗戰的,不給發裝備也就罷了,還到處遭人家白眼,被人家瞧不起,這仗打得有什麼勁兒啊?現在連首都也丟了,於是國民黨就丟下老百姓不管,自己先逃命去了。我們到底是被日本人殺死的,還是被我們自己人殺死的啊?這個世界上還有沒有正義和天理?”
劉世英不知道應該怎樣回答王名揚提出的問題,沉默了一會兒,說道:“現在抱怨這些也沒有用,我們能做的只有打起精神,不能被悲傷和憤怒沖昏了頭腦。我們必須化悲痛為力量,儘可能地去打擊敵人,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改變現狀。對於我們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我們必須學會放手,不要自尋煩惱。”
王名揚擦了擦眼淚,恢復了往常的神態,說道:“你說的沒錯,剛才我太激動了,我向你道歉……我只想著當兵殺敵,卻沒想到軍中也有這麼多齷齪的事情。”
劉世英搖搖頭,“沒關係,我能理解。國民黨的腐敗無能是所有中國人有目共睹的,我也常常對此感到不滿,有時甚至連一點希望都看不到。若不是發生了西安事變,國民黨可能還要和共產黨內戰下去,那樣的話,中國可能也就不能再稱為中國了,而是變成了日本的殖民地支那省,被自己的亞洲同胞所奴役。”
“但是現在我們既然已經選擇了一致對外,就不能再因曾經的恩怨而相互攻擊了。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的信任他人,哪怕對方仍然惡習難改,執迷不悟。在面對共同的敵人面前,我們必須冰釋前嫌,相互幫助,共同度過難關。至於以後的事情,我們誰也無法預料,那就不要再去想它,命運自會有其安排。”
王名揚問道:“那你說說看,人類為什麼要相互殘殺呢?”
劉世英思考了一陣,說道:“我也說不清楚,原因太過複雜。有些人是為了利益,有些人是為了生存,還有些人是為了享受,享受殺人的樂趣,好在這種變態的傢伙不是很多。人與人之間之所以相互排斥,就是因為對方與自己不同,人們對於自己未知的事物總是會感到恐懼。過度的敵意來自於過度的恐懼,過度的自尊來源於過度的自卑,過度的狂妄來自於過度的懦弱。為了掩蓋自己的缺點,為了能夠生存下去,人們學會了互相欺騙,學會了互相殘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