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另外幾名川軍戰士也附和道:“對,我也聽說了……”

  “有蔣委員長的承諾在,不怕他不兌現。”

  “就是,我們是去打國仗的,不是去當炮灰的!”

  王名揚依舊將信將疑,“但願如此,不過在我看來,蔣介石的話一般靠不住。對於像我們川軍這種非嫡系的地方雜牌軍隊,老蔣向來恨不得早早把我們分化瓦解掉。除非是他老糊塗了,忘了自己是誰,不然哪會想到發武器給我們?”

  劉世英聽到這裡,開口說道:“日本人為發動這次戰爭是下了血本的。他們通過甲午戰爭,獲得了中國的大量割地和賠款,養肥了自己的軍隊。嘗到甜頭後,又將大部分稅收花在擴充軍備上,準備積極與中國交戰,將中國的資源據為己有。而這時的中國,軍閥與黨派相互之間卻在打內仗,自然給了日本人可乘之機。”

  “我承認我們準備不足,但是日本其實也好不到哪裡去。他們為了發動戰爭,國內大部分青年男子紛紛送上前線,經濟生產能力遭到很大削弱,使國內本來就十分糟糕的經濟狀況雪上加霜。如果不能通過戰爭手段掠奪到足夠的資源的話,日本軍隊一天也支撐不下去。而最後他們要是戰敗的話,那簡直要讓人絕望了!

  “相對而言,日本軍隊的裝備確實很好,但是過於依賴裝備會相當消耗資源,無論是人力還是物力方面的,這既是他們的優勢,也是他們的劣勢。一開始日本人的進攻可能會非常凌厲,但要是戰爭拖得太久,軍用物資消耗太大,無法得到及時足夠的補充的話,他們的戰鬥力就會大打折扣,飛機和坦克也會成為一堆廢鐵。到了那時候,他們如果不考慮投降的話,遲早都會被我們打回老家去。”

  劉世英接著說道:“換裝備的事情不是我們能夠左右的,所以還是不要多想為好,再說武器雖然差一點,但也不一定打不成仗。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例子並不少見,裝備確實是戰爭的重要因素,擔不是勝利的決定因素,關鍵在於人,在於我們自己。只要我們能夠運用自己的優勢,去攻擊敵人的劣勢,同時避免用自己的劣勢去攻擊敵人的優勢,那麼勝利也並非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王名揚問道:“那你說說看,什麼是我們的優勢,什麼是我們的劣勢?”

  劉世英稍微思考片刻,說道:“日本軍隊普遍擁有現代化軍事武器裝備,海陸空協同作戰,以資源消耗代替人力消耗,遠程火力十分強大。以我們的血肉之軀根本無法抵擋,冒然硬沖肯定不是對手。而我們自己的遠程武器過於簡陋,彈藥火力輸出不足,無法在這方面與日本人對抗。這是敵人的優勢與我們的劣勢所在。”

  “再看日軍士兵的素質。和我們相比較而言,日軍步兵的身材過於矮小,其先天身體條件不足。雖然經過了專門的軍事強化訓練,並在步槍上配備了較長的刺刀,但這種身體確是無法彌補的。相反,我們川軍部隊雖然裝備低劣,但身體素質普遍強於對手,無論在身材,力量,速度還是敏捷上都占有相當大的優勢。再加上我們手中刀和一手好刀法,在近身肉搏時,日本人根本不是我們的對手。”

  “因此,我們川軍部隊應當避免打陣地死守戰,或者與日本軍隊正面硬拼,以使對手無法發揮其火力優勢,以免造成太大的傷亡。我們應當利用自己的身體優勢,靈活地在運動中打擊敵人,可以在有利的地形下設伏,也可以在夜間進攻。總之要儘量縮短與日軍的距離,和他們打近身戰,給對方以最大限度的殺傷!”

  周圍的川軍戰士聽了,覺得劉世英分析地很有道理,都紛紛點頭表示贊同。一名川軍戰士對劉世英的話非常佩服,問道:“你怎麼知道這麼多的?”

  劉世英聳聳肩,“多讀報紙,再結合具體情況分析,就能得出合理的結論。”

  王名揚說道:“我也看了許多報紙,可是看過就忘,根本理不出個頭緒來。”

  眾人皆笑,另一名川軍戰士說道:“你這些想法非常好,應當向師長提出來。”

  劉世英微微笑道:“不用,王銘章叔打仗很有經驗,不會想不到這些。”

  王名揚對此不以為然,“難說,服從是士兵的天職,上級之間又矛盾重重。遇到一個有人品的還算好說,要是遇到個沒道德的傢伙可就慘了,誰知道他們會想出什麼鬼點子出來?說不定我們就是人家手中的一粒棋子,因為各種亂七八糟的理由被隨意擺弄,最後稀里糊塗地成為戰爭的犧牲品,連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劉世英聽了只是笑笑,沒有再說什麼,場面安靜了下來。王名揚也沒再吱聲,他知道劉世英說得沒錯,但就是說服不了自己。畢竟將自己的生命交付給別人,失去對自我命運的掌控,肯定會讓人本能地產生恐懼和不信任。這是一件讓人很不愉快的事情,但事實就是如此。有誰能保證,在這種戰亂頻繁的年代裡,置身其中的自己能夠不受影響,並且能夠絕對把握自己的命運呢?沒有人。戰爭有它己的運行規律,一旦開始運轉,就會作用到周圍相關的每一個人身上。而所謂的命運,此時也就不再為人類自己所掌控,成為一朵蒲公英的種子,隨風飄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