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十八、王逝
兩年過去,秦王子楚發福了,一來由於修渠和編書兩件大事都用不著他來操心,二來他也到了發福的年紀。當年,秦國風調雨順,取得了好的收成,秦王高興。入秋後,秦王起了走動走動的念頭。華山,高峻、雄偉,人道登之而見泰山,令人神往,它就在秦國,秦王卻從未去過。他與趙高商定,要帶著王后和文武大臣去一趟。說著便定好日子,下了旨,要王后、太子和文武大臣隨駕前往。
出宮那一天,天氣格外晴朗,碧空萬里無雲。秦王鹵簿在前,隨後是王后鹵簿、涇陽後鹵簿,太子鹵簿,再後是相國呂不韋的車馬,最後是其他大臣的車馬。
一路之上,秦王興致極高,他兩邊的帘子一直撩著,兩邊的風光映入眼帘,美景目不暇接,一會轉向左,一會轉向右,並不時地指點江山,大聲對走在輦外的趙高嚷嚷。趙高已經是中書令,有他自己的車馬,可秦王喊他,他只好下了車,在秦王輦外步行。
鹵簿到達一地,趙高問秦王是不是休息一下,秦王不感到累,也並不覺得乏,下旨繼續前行。又走了一段,有人喊,前面已經看得到華山的峰頂了。這話傳到了秦王的耳朵里,秦王把身子探出窗外。
就在這時,趙高發現秦王的身子出現了異樣的表現:伸到窗外的那隻手向下垂著,頭也垂到了肩上……
趙高開始時並沒有意識到要出事,後再看覺得不對勁兒,遂急忙湊上來,喊了一聲:“大王!”
沒有回聲。
趙高又喊了一聲:“大王!”
依然沒有回聲。
趙高意識到大事不好,立即扳起了秦王的頭。
秦王合著雙目,不見了任何氣息。趙高趕緊叫輦停下,叫過身邊的其他太監,把秦王扶進輦去,自己撒腿向後跑向王后的鑾車,高聲對王后喊道:“王后!大王不好……”
王后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讓趙高不要著急,慢慢講。最後鬧清楚了,便立即一面命趙高:“快去回相國……”一面命鑾車飛速向前……
整個鹵簿大隊停止移動。
一車衝出鹵簿轉回,分別在涇陽後車駕、太子車駕、文武大臣車駕前高喊:“大王身體不適,傳旨回宮……”
涇陽後車駕旁,嫪毐掀起涇陽夫人車簾:“怕是出事了……回去趕快為咱們的兒子討封。”
嫪毐與趙二女私通已經生了兩個孩子。
十九、繼位(1)
秦莊襄王晏駕的消息詔告全國。秦王嬴政繼位的消息也同時詔告。
當年,嬴政13歲。
看來或許是上天的有意安排,四年之中,便有三位老王辭世,在較短的時間之內,嬴政成了秦國之王,從而給呂不韋施展自己的才能、實現自己的抱負創造了條件。
安葬莊襄王、嬴政舉行登基儀式,一切的細情我們略去不表。此後,華陽太后被尊為太王太后,河陽太后被尊為王太后,涇陽後被尊為涇陽太后。
呂不韋繼續任相國,並被尊為仲父。
嫪毐和趙高原職不變,一個是長信侯,一個是中書令。
秦王子楚的死,再一次刺激了華陽太王太后。子楚不是她親生的兒子,可從子楚由邯鄲回來,很長的時間他們一直在一起。河陽夫人進宮後,子楚來華陽宮的時間較以前少了,但依然經常過來問寒問暖,故而可以講,他們之間的感情是深厚的。接觸時間長了,太王太后自然發現了子楚的一些毛病,但也發現了他更多的長處。現在,華陽宮再也見不到子楚了,這不可能不引起太王太后的陣陣感傷。
還有一層,子楚的死,也讓太王太后想起了自己的丈夫、老王嬴柱。丈夫給了她恩愛,給了她歡樂,也給了她永世的榮耀。他們相守的時間過短了。
河陽太后也很悲傷。她的心一直屬於呂不韋,這她不否認。但她畢竟與子楚一起生活了這麼多年。最重要的是,子楚愛她,她挑不出子楚哪裡對她不好。她從來沒有試圖弄清楚,子楚對她和呂不韋之間的事是否知道,或者說到底知道到什麼程度。而子楚呢,從來沒有試圖從她這裡追問這方面的事,她回想過,甚至連一句旁敲側擊的話都沒有講過。這避免了她在這方面出現的尷尬和自責。子楚是一個豁達的人。這引起了她的敬重。
呂不韋對子楚的死也是悲痛的。他們曾經共患難。他們在一起的日子很長了。總的講,他認為子楚做了他希望做的事。與趙女一樣,他也發現了並讚美子楚的豁達。
還有一層,從根本上來講,呂不韋也好,趙女也好,無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嬴政成為秦王,甚至希望自己的孩子嬴政早日成為秦王,以便由他們來實現自己的夙願,實現自己的抱負。但他們並不真的希望子楚就這樣早早地死去。
嬴政對秦王的死也是很悲痛的。秦王一直愛著他。在他的心目中,秦王是一個慈祥的父親。只是,嬴政對父親處理政務的方式不甚滿意。嬴政漸漸長大,更多地注意到了政事。他看得很清楚,國家的政務,都是相國在操心,父親是一個“甩手掌柜”。
對這一點嬴政不滿意。他認為,君主應該有所作為。他永遠也不會忘記由當時的華陽王后引頭,華陽王太后、他的父親、母親、相國給他講的春秋五霸的故事,特別是最後相國講的有關“霸業”和“帝業”那番話。他認為,父親應該明白相國所講的意思,秦國,當從“霸業”向“帝業”邁進,就是說,在這方面,父親的表現很是令他失望。
兩年過去,秦王子楚發福了,一來由於修渠和編書兩件大事都用不著他來操心,二來他也到了發福的年紀。當年,秦國風調雨順,取得了好的收成,秦王高興。入秋後,秦王起了走動走動的念頭。華山,高峻、雄偉,人道登之而見泰山,令人神往,它就在秦國,秦王卻從未去過。他與趙高商定,要帶著王后和文武大臣去一趟。說著便定好日子,下了旨,要王后、太子和文武大臣隨駕前往。
出宮那一天,天氣格外晴朗,碧空萬里無雲。秦王鹵簿在前,隨後是王后鹵簿、涇陽後鹵簿,太子鹵簿,再後是相國呂不韋的車馬,最後是其他大臣的車馬。
一路之上,秦王興致極高,他兩邊的帘子一直撩著,兩邊的風光映入眼帘,美景目不暇接,一會轉向左,一會轉向右,並不時地指點江山,大聲對走在輦外的趙高嚷嚷。趙高已經是中書令,有他自己的車馬,可秦王喊他,他只好下了車,在秦王輦外步行。
鹵簿到達一地,趙高問秦王是不是休息一下,秦王不感到累,也並不覺得乏,下旨繼續前行。又走了一段,有人喊,前面已經看得到華山的峰頂了。這話傳到了秦王的耳朵里,秦王把身子探出窗外。
就在這時,趙高發現秦王的身子出現了異樣的表現:伸到窗外的那隻手向下垂著,頭也垂到了肩上……
趙高開始時並沒有意識到要出事,後再看覺得不對勁兒,遂急忙湊上來,喊了一聲:“大王!”
沒有回聲。
趙高又喊了一聲:“大王!”
依然沒有回聲。
趙高意識到大事不好,立即扳起了秦王的頭。
秦王合著雙目,不見了任何氣息。趙高趕緊叫輦停下,叫過身邊的其他太監,把秦王扶進輦去,自己撒腿向後跑向王后的鑾車,高聲對王后喊道:“王后!大王不好……”
王后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讓趙高不要著急,慢慢講。最後鬧清楚了,便立即一面命趙高:“快去回相國……”一面命鑾車飛速向前……
整個鹵簿大隊停止移動。
一車衝出鹵簿轉回,分別在涇陽後車駕、太子車駕、文武大臣車駕前高喊:“大王身體不適,傳旨回宮……”
涇陽後車駕旁,嫪毐掀起涇陽夫人車簾:“怕是出事了……回去趕快為咱們的兒子討封。”
嫪毐與趙二女私通已經生了兩個孩子。
十九、繼位(1)
秦莊襄王晏駕的消息詔告全國。秦王嬴政繼位的消息也同時詔告。
當年,嬴政13歲。
看來或許是上天的有意安排,四年之中,便有三位老王辭世,在較短的時間之內,嬴政成了秦國之王,從而給呂不韋施展自己的才能、實現自己的抱負創造了條件。
安葬莊襄王、嬴政舉行登基儀式,一切的細情我們略去不表。此後,華陽太后被尊為太王太后,河陽太后被尊為王太后,涇陽後被尊為涇陽太后。
呂不韋繼續任相國,並被尊為仲父。
嫪毐和趙高原職不變,一個是長信侯,一個是中書令。
秦王子楚的死,再一次刺激了華陽太王太后。子楚不是她親生的兒子,可從子楚由邯鄲回來,很長的時間他們一直在一起。河陽夫人進宮後,子楚來華陽宮的時間較以前少了,但依然經常過來問寒問暖,故而可以講,他們之間的感情是深厚的。接觸時間長了,太王太后自然發現了子楚的一些毛病,但也發現了他更多的長處。現在,華陽宮再也見不到子楚了,這不可能不引起太王太后的陣陣感傷。
還有一層,子楚的死,也讓太王太后想起了自己的丈夫、老王嬴柱。丈夫給了她恩愛,給了她歡樂,也給了她永世的榮耀。他們相守的時間過短了。
河陽太后也很悲傷。她的心一直屬於呂不韋,這她不否認。但她畢竟與子楚一起生活了這麼多年。最重要的是,子楚愛她,她挑不出子楚哪裡對她不好。她從來沒有試圖弄清楚,子楚對她和呂不韋之間的事是否知道,或者說到底知道到什麼程度。而子楚呢,從來沒有試圖從她這裡追問這方面的事,她回想過,甚至連一句旁敲側擊的話都沒有講過。這避免了她在這方面出現的尷尬和自責。子楚是一個豁達的人。這引起了她的敬重。
呂不韋對子楚的死也是悲痛的。他們曾經共患難。他們在一起的日子很長了。總的講,他認為子楚做了他希望做的事。與趙女一樣,他也發現了並讚美子楚的豁達。
還有一層,從根本上來講,呂不韋也好,趙女也好,無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嬴政成為秦王,甚至希望自己的孩子嬴政早日成為秦王,以便由他們來實現自己的夙願,實現自己的抱負。但他們並不真的希望子楚就這樣早早地死去。
嬴政對秦王的死也是很悲痛的。秦王一直愛著他。在他的心目中,秦王是一個慈祥的父親。只是,嬴政對父親處理政務的方式不甚滿意。嬴政漸漸長大,更多地注意到了政事。他看得很清楚,國家的政務,都是相國在操心,父親是一個“甩手掌柜”。
對這一點嬴政不滿意。他認為,君主應該有所作為。他永遠也不會忘記由當時的華陽王后引頭,華陽王太后、他的父親、母親、相國給他講的春秋五霸的故事,特別是最後相國講的有關“霸業”和“帝業”那番話。他認為,父親應該明白相國所講的意思,秦國,當從“霸業”向“帝業”邁進,就是說,在這方面,父親的表現很是令他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