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從剛才那兩句問話起,一直到兩人起身告辭,秦叔寶再無說過一句話,他的眼神是如此哀痛,使我不忍認真細看。我深知他在想什麼,但自問無法使他釋懷,只好裝作不知。

  看著他離開的身影,我想到以往種種,心頭的百般滋味,盡化作一聲無奈的長嘆。

  正當我還垂著頭兀自沉思,腳步聲輕輕響起。我抬起頭,看到秦叔寶清瘦的臉容,原來是他去而復返。他深深地看著我,低聲問道:“小雅,你非走不可嗎?”

  見我點點頭,他蹲下來拉起我的手置於他的臉龐:“你能否不走?你為何就這麼狠心,連讓我見見你的機會都不給?”

  我抽回手黯然道:“秦大哥,緣分若失去了便再也回不來。我已是羅成的妻子,你這般守候著,又是何苦?”

  “小雅,你改嫁給我吧……”秦叔寶一把將我的手搶回,緊緊攥在手心,“羅將軍剛過世,我本該說這些話,但我今日不說,日後就難再見到你了。我們雖錯過了一次,但為何不能重頭再來呢?”

  我緊咬著下唇,覺得心裡一酸一酸的,眼睛瞬間浮起一層水汽。“秦大哥,若是兩年前你跟我說這番話,我必定高興得跳起來。然而,經過如此多得變故,你我之間的感情,已不再是往日單純的愛戀。這其中,糅合著太多的苦與悲。與你在一起,我不期然便會想起種種。我無力再承受這份感情,你就把我忘了吧。”

  “小雅,相信大哥日後定能讓你過得快快樂樂!”秦叔寶仰頭,用期盼的眼光看著我。那種溫柔的可以讓人沉溺其中的眼神,曾是我朝思暮想的。

  我擦乾淚水,抬頭看屋外的天空。浮雲變幻著,堆砌出羅成灑脫不羈的笑容,我不禁眯眼微笑起來:“想當初我身心皆創之時,是羅成讓我振作起來。他給我的每一天,皆如陽光一般明媚,那樣的日子我永遠也不會忘記。他給愛,我這一生已經受用不盡了。秦大哥,我也知道你對我的關心。但在我的心裡,羅成他是最好的,再無別人可以代替,你明白嗎?”我的聲音輕柔萬分,隨風飄送而去,這一聲“明白嗎”,既是問眼前的秦叔寶,也是在問那雲端的羅成。

  秦叔寶低頭沉默許久,才微顫著站起,含在眼眶的淚水終於忍不住留下了來。

  我見狀,心下一軟,卻狠心咬咬牙,甩頭決絕地說道:“秦大哥,你回去吧,小雅與你的緣分既盡,請不要再有無謂的期盼了。”我說著,心裡如同壓了一塊大石。——往日他負我,今日我負他,造化弄人,何其無奈!

  “大哥……祝你一路平安。”秦叔寶臉色煞白,半晌才說道。他緩緩地走到門邊,忽地,扶著門框“噗”地噴了一口鮮血。

  我大吃一驚,倏地站起來喊道:“秦大哥,你怎麼了?”

  秦叔寶舉手止住我往前,擦擦嘴邊的血跡說道:“不礙事,舊患而已。”說罷,腳步蹣跚地匆匆而去。

  我愣在當場,驚恐地瞪著那攤鮮紅地血跡,久久不能緩過神來。

  正文 皈依佛門

  華山峭壁,永遠都籠罩著一層氤氳的霧氣。

  這座小小的雲渺庵,獨自修建在光禿禿的岩石之上,隱約中帶著幾分仙氣。庵內纖塵不染,只是不見一名香客。也難怪,現在整座庵裡頭就只有我一名尼姑。誰能想到就在一年前,這兒還有十幾名出家人,每日香火不絕?

  當時,以李淵為首的朝廷崇仰道教,但由於在民間,以佛為尊者依然居多。武德八年,李淵曾頒布了《先老後釋詔》,其文曰:“老教孔教,此土先宗,釋教後興,宜崇客禮,令老先、孔次、末後釋。”從官方上明確規定道教在佛教之上。到了去年,也就是武德九年間,更借太史令傅奕上《請除去釋教》疏之機,下詔沙汰僧尼道士,規定“京城留寺三所,觀二所;其餘天下諸州,各留一所,余悉罷之。”這一道旨意,表面上看對佛道兩教一併縮減,但寺廟的數目,比起道觀來又何止數倍?這樣一來,實際上達到了打擊佛教而扶持道教的效果。

  雲渺庵便是在那時被遣散,一眾尼姑劃歸至其他庵堂。然而湊巧當時靜閒師太重病在身,我便留在此處照料至她圓寂。到後來不久,旨意取消,庵堂雖被保留了下來,但自此之後,這兒便只有我一人了。

  我坐在蒲團上,隨手翻了幾頁經書,依然覺得晦澀難懂。只好哂笑著合上書本,心想,畢竟不是有慧根之人,自從靜閒師太圓寂之後,我的修為依然得不到半點進展。

  我輕嘆一口氣,思緒飄回至三年前的那一幕。

  在離家之後,我幾乎重遊了所有與羅成到過之處。那日又來到華山,登上峰頂,在繚繞雲霧中憶起與羅成同行的情景,心頭依然疼痛難當。衣袂被山風颳得亂舞,我只覺得自己正如懸崖上無依的小樹,隨時可能被折斷。

  我抱著瓷壇,看著腳下的萬丈深淵,一步一步地走近崖邊:“羅成,不如我來陪你可好?只是不知是否還能追得上你,與你一同輪迴?”

  下面便是萬丈深淵,但我心中卻沒有意思懼怕。我閉了眼便要往下跳,忽然聽到有人在身後喧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