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比上次見面又瘦了許多。”林平山說。幾年沒見,雷永寧的兩鬢添了縷縷銀絲,想到好友的坎坷,林平山心裡一陣難過。

  “哥們兒,不掉幾斤肉能整出這船東西嗎!”見到林平山,雷永寧似乎又恢復了年輕時的活潑開朗。

  看雷永寧依然那麼開朗,林平山點頭說:“是啊,要出成果不掉幾斤肉不行。”

  這幾年給人印象太深了,他對雷永寧說起一件事兒:“去年,國家管理局來了幾位同志,向我們了解從外國專家學到了什麼先進的科學技術,我們就介紹在核電建設過程中學到的先進工程管理。他們對此很不滿足,反覆要我談談具體的技術。我就向他們解釋,如果光講技術,我的水平並不比我的外國夥伴低。他們所實施的現代工程管理,卻是我們目前缺少的。”

  雷永寧說:“他們哪知道,管理也是一門科學。”

  林平山很感慨:“這也難怪。沒有親身體驗,要把握這個精髓不容易。”

  “聽說國際原子能機構來檢查了,結果怎樣?”

  “結論是達到國際水平。”

  “我們打算在消化引進的基礎上,開發生產我國自己研製的核燃料元件。”雷永寧不無自豪地說。

  林平山點點頭,核電自主化的路子才開始呢。

  馮學順帶著武漢六一八所的隊伍到工地來了。他們負責核電站服役之前的檢測工作,是蘇春燕那個科管理的項目。

  他們研究所特地從國外進口了成套的檢測設備,其中最大的是核反應堆壓力殼焊接質量的綜合檢測設備。那是一台幾米高如同機器人的大型裝置,可以同時檢查反應堆壓力殼所有焊縫的質量。

  他們這次來,就要對各個重要部件的質量用超聲波、電磁渦流和射線進行檢查。

  蘇春燕在役前檢查科,馮學順他們可以很快熟悉情況,掌握工作程序。

  機靈的春燕也明白各為其主的道理。她對六一八所的工作質量要承擔責任,按林平山跟她講的原則,對自己原單位同事的幫助必須以維護業主利益為前提,否則她要被炒魷魚的。所以,她對六一八所的進場條件審查一絲不苟,跟別的承包單位不同的是,當她發現老單位有哪些地方不符合要求,就幫他們出主意解決,決不降低標準。

  土建處周立德到林平山的辦公室來,向他匯報說:“今天上午鄭總在總經理部會議室,召開核電站投產慶功大典準備會,叫我去了。”

  林平山挺奇怪:“這麼早就準備慶功了?”

  老周搖搖頭:“鄭總說,要利用這個機會大造聲勢擴大影響,因此要提早動手。咱們負責會場準備和環境美化,基建的工程量不小。”

  林平山想起八二六軍用核動力慶功會上,鄭品吾上台領獎的樣子,顯出沒有興趣的神色:“你就按他的要求準備吧。”

  恰好魯忠平這位“巡視大臣”也來工地,林平山決定星期天讓老同學們聚一次。他要東海公司的老鄉吳洪才借他們一條小船,帶大家到近海轉一下。沒想到老吳給他派來了一艘幾百噸的大型機動船,叫他們到海灣口的梅花島去玩。

  這一帶海面的島嶼,是地殼變遷造山運動形成的。不僅地質狀態很特殊,曲折的海岸線,嶙峋的山崖,岸坡上生長著奇樹異草,各種飛禽在島上棲息繁衍,非常吸引人。

  出發前兩天,林平山去找曹怡芬,叫她跟同學們一起去散散心,她沒有答應。林平山只好跟魯忠平、雷永寧、張莉、馮學順和周玉茹出發。

  張莉看雷永寧也來了,關切地問他:“挺好嗎?你可是瘦了許多。”

  “挺好的!對付著過吧。”雷永寧淡淡笑著說。二十多年的滄桑,特別是移情黃萍之後,他對張莉的心態已歸於正常,儘管心底仍有一絲隱痛。看著她青春長駐風采依舊的音容笑貌,心裡不得不深深嘆息:她不跟自己是對的。

  航船在浩淼的海面上鼓浪向前,船尾拖出陣陣翻滾的浪花。看著一望無際的大海,魯忠平這個來自北方的漢子豪興大發,挺著發福的肚皮,背誦起范仲淹《岳陽樓記》中詠洞庭湖的句子。

  船離岸幾公里,海浪開始變大了,顯出了大海的氣勢。水天一色,茫無涯際,幾隻海鷗跟在船後忽高忽低飛翔。

  魯忠平非常高興,拿出相機來,叫東海公司的工人給大伙兒拍張合影。然後,大家各取所需找景拍照片。

  第三章 東海洗馬(9)

  張莉要林平山跟她合影,他沒有料想到。當這位入學第一天就讓他暗慕的女同學挽起他的胳膊,一種侷促感使他也搞不清,這魚缸里的“魚”怎麼還能跟“水”這麼親近。

  周玉茹站在旁邊微笑著看他們,心飛回那綠楊垂柳的清華園,跟林平山抵首討論功課的時光。

  船在梅花島靠岸,他們棄船登上島中的小山。

  海風勁吹,清新的空氣帶著一股海腥味兒。他們向山坳處望去,發現有幾幢房舍,於是信步向那些小房走去。

  走近一看,幾個漁民坐在屋前修補魚網,就跟他們攀談起來。

  從談話得知,他們也是東港鎮的漁民,打下魚駕船到海州去賣,換些油米菜蔬回來。

  瞧著簡樸的住屋,啄食的雞鴨,靜靜伏在地上伸著長舌的黃狗,林平山很感慨:“人說農家樂,我看漁民也是樂在其中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