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1:鋪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睡了?」四爺一進來,就看到二格格倒在溫馨懷裡睡得正香。

  溫馨點點頭,看著四爺就道:「你怎麼進來了?」

  四爺很少會在這種時候坐馬車的。

  「進來瞧瞧你們。」

  溫馨就知道怕是四爺聽說了德妃把二格格帶在身邊一整天的事情,她就說道:「你說娘娘是什麼意思,我這裡心裡挺不安的。」

  四爺沉默一下,這才說道:「沒事,你不用擔心。娘娘速來跟著皇上走,皇上喜歡二格格,娘娘自然會厚待她。」

  溫馨:……

  好吧,四爺這樣說,她就信了,於是又問了十四爺的事情。

  四爺冷笑一聲,「他身邊的侍衛被人買通了,已經查出來處置了。」

  「這可真是想不到,這些侍衛都是大小跟著十四爺的吧?」

  四爺點頭,臉色也很不好看。

  就像是善哥兒他們,身邊的哈哈珠子跟侍衛都是從小挑選出來的人在身邊,就是為了培養忠心的。

  那就這樣十四爺身邊的人還有背叛的,那幕後之人不知道花了多大的代價買通。

  想想就不寒而慄。

  年節里日日進宮早已經成習慣,二格格頭一年,適應也算良好,就是太累,沒幾日圓潤的下巴就有些發尖。

  天天三更起床深夜入睡,大人都難熬,不要說孩子們。

  好不容易等到上元節過了,幾個孩子都開心起來,不用進宮受罪了,溫馨也鬆口氣。

  好在除了第一天德妃把二格格帶在身邊,後來就沒有了,這也讓她鬆口氣。

  沒想到過了上元節,開朝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皇上遣四爺、十二爺還有世子弘晟祭永陵、福陵、昭陵。

  這個旨意一出,滿朝的人都有些摸不到頭腦,四爺也就罷了,是親王,本來就謠傳是他,別人不意外。但是萬萬想不到皇上還讓十二爺去,要知道十二爺一直是個透明人般的存在。

  十二爺也就算了,皇三代里第一個出頭的竟是三爺府上的弘晟,皇上點了弘晟,卻沒讓三爺去,這又是什麼意思?

  溫馨得了這個消息時倒也不是意外,畢竟史上就是這樣的,但是同樣的她也猜不透康師傅的意思。

  不過照著溫馨的想法快來看,康師傅應該是現在已經決定讓四爺繼位,這才給他鋪路。

  三爺是哥哥壓在四爺頭上,若是三爺出面,四爺的風光必然會少了很多。但是若是三爺的兒子隨著四爺出行就不一樣了,畢竟是晚輩,既能圓了三爺的面子,還能不擋四爺的路。

  而且,十二爺跟四爺關係不錯,出了十二爺之外,再也沒有別的人隨行,八爺一黨的人一個都沒有。

  著從某種方面來說,康師傅其實心裡清清楚楚八爺跟四爺之間的爭鬥。

  而這次的事情,康師傅明顯是推動著四爺往前走。

  八爺註定是炮灰。

  史上最大的爭議不是四爺跟八爺,而是四爺跟十四爺,畢竟兩人關係不睦,十四爺還是八爺船上的人。

  可現在不一樣了,四爺跟十四爺關係和睦,兄弟齊心,縱然聽四爺說十四爺入軍之後,八爺沒少給十四爺書信來往,試圖將十四爺拽回他的船上,但是十四爺沒有動搖。

  從這一點看來,就已經杜絕了十四爺跟四爺大鬧靈堂的可能。

  十四爺站在四爺這邊,德妃也就不會為為了維護十四爺而當眾指責四爺皇位所來不正。

  溫馨捋一捋時間線跟事情線,發現現在比歷史上真是好多了,這才鬆口氣。

  四爺等人出發祭祀昭陵,溫馨把他送走的時候一派輕鬆,至少現在比歷史上四爺的路好走多了,她心裡為他開心。

  而這個祭祀,比歷史上提前了幾年,溫馨記得清楚,這個祭祀是康師傅六十整壽的時候才有的,而現在卻提前這麼多年。

  溫馨心裡已經猜到,只怕是康師傅的病情不容樂觀,他已經開始為儲君鋪路。

  溫馨又想起十四爺回京被追殺的事情,只怕是跟八爺那邊脫不開關係。

  總有種感覺,也許康師傅本來定的名單不是這一份,倒是十四爺被追殺,有可能起了連鎖反應,讓康師傅察覺到事情只怕比他想的還要兇險。

  那麼康師傅招十四爺回京,只是單純為了看看兒子?

  未必。

  隨著四爺等人儀仗出城,府裡頭又安靜下來,許是這年關過得很辛苦,府里的人個個都小心的很,沒有誰敢在這個時候觸霉頭。

  休息了幾日,溫馨這才覺得輕鬆起來,日子好像又恢復了正軌。

  這日溫馨午睡起來,接到了溫家的信,溫父溫母很快就要抵達京城,溫父謀了個國子監祭酒的官職,從三品的官職,掌儒學訓導之政,這樣的差事也算是體面榮耀了。

  溫馨有些意外四爺會給溫父謀了個這樣的「閒差」,這可不是閒差,這樣的差事也是個金餑餑啊。

  一時間心頭很是有些複雜,總覺得四爺這樣做是為了給她給孩子們臉上貼金吧。

  不然,溫父要是得個名副其實的閒差,只怕溫馨這裡不知道背後被人嚼多少舌根,甚至於臉善哥兒跟六阿哥都會受影響。

  而且,溫父的年紀可不到榮退的時候,這個時候將前程給讓出去,明顯是四爺對溫家另有安排。

  如此一來,溫馨的地位依舊穩如盤山。

  他雖然有時候少言寡語,但是很多時候溫馨能感受到,四爺為她做的太多了。

  將消息送回溫家,果然溫家那邊已經熱鬧起來了,溫父授官祭酒,這個官職也不是誰都能得到的。

  畢竟這麼多年溫父政績出眾,為官一方從不曾為禍百姓,是實打實的官聲,這也是四爺為他謀得這個官職輕鬆的緣故。

  就像是李側妃之父也是知府的官職,但是政績不出眾,人又有些貪腐,四爺就算是想要扶持也不容易。

  但是換到溫家就不同了,溫父自己爭氣,扶一把就上來了。

  溫家的拜帖門房處數不勝數,溫二叔整日笑容滿面,連帶著溫明也從翰林館搬回家去住了。

  溫馨知道,從這時起,溫家就要開始走上不同的道路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