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索班沒料到在西域還有匈奴,倉促無備,戰死沙場。曹宗損兵折將,很沒面子,於是求漢廷給他5000軍士,去找匈奴報仇。好在當時主持政務的鄧太后沒有昏頭,她聽從了班超之子班勇的建議,在敦煌設立西域副校尉,遙制西域。其餘不過是在國力衰微的情況下虛張聲勢罷了。呼衍王見漢朝示弱,信心倍增,於是拉著車師等僕從國一起進攻漢朝的河西走廊一帶。漢廷無力還擊,一度想關閉玉門關,放棄關西領土。與呼衍王相呼應,在車師附近又冒出一個伊蠡王,主要和羌族人聯合,進攻東漢的張掖一帶。

  公元123年,漢朝政府終於頂住壓力,開始反擊。班勇被任命為西域長史,率兵進駐柳中城(在今新疆吐魯番一帶)。備受匈奴壓榨的西域各國見漢朝將領回歸西域,而且是班超大將軍的後人,歡欣鼓舞,紛紛主動提出願意在班勇的領導下反擊匈奴。班勇順勢召集各國軍隊,於次年冬季進入車師,在伊和谷(今新疆騰格里山)打敗伊蠡王。公元125年秋季,班勇又統領6000漢軍攻入車師後王駐地,抓獲匈奴使者,並在當年索班遇害的地方處決,算是為索班報了仇。公元126年,班勇發各國兵直撲呼衍王駐牧地,呼衍王逃走,手下2萬多人投降。在這次大戰中,班勇意外地抓到一個單于的哥哥,這才知道匈奴又冒出一個單于。為了引誘單于來攻,班勇特意讓車師王親手殺死了這位王兄。單于果然中計,怒氣沖沖地帶著僅有的1萬多騎兵前來討伐車師國。班勇在金且谷(今新疆博格多山)整兵迎戰。單于自知不是對手,主動撤走。

  公元135年秋,呼衍王的部隊又一次出現在車師,並攻破後王部。這是漢朝重新進入西域後的唯一一次重大失敗。敦煌太守裴岑非常氣惱,因為他是最接近車師國的漢朝將領。公元137年,裴岑獨立率領本郡邊兵突襲呼衍王的駐地巴里坤,大破其眾,並殺死呼衍王。呼衍王的子孫似乎不願意離開故土西遷,14年後,又一個呼衍王出現在伊吾廬,漢軍追擊到蒲類海一帶,呼衍王退走,從此再沒有出現。

  從公元91年北單幹退出漠北,到公元151年呼衍王最後一次出現,整整60年的時間裡,北匈奴的騎兵不時出現在西域,說明此時的匈奴正在西域一帶掙扎,還沒有完全放棄東方草原大國的夢想,還在依依不捨地遙望著已經換了主人的蒙古草原。草原民族是沒有家的,無垠的草原隨處是我家。可這次,部分匈奴人卻戀家了,不捨得走了。大概也就是因為這種留戀,使他們沒有形成一股合力,沒能共同努力齊步向西走,以至於在西進的路途中遭遇到一些不必要的坎坷,直到兩個世紀後才出現在羅馬帝國的萬千子民面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