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一日,賀龍在平峰鎮(寧夏西吉縣)見到了紅一軍團代理軍團長左權、政委聶榮臻。這是賀龍平生第一次見到他仰慕已久的中央紅軍的軍事將領。
第二天,紅二方面軍到達會寧東北的將台堡,與紅一軍團一師會合了。兩軍的紅軍官兵彼此見到的那一刻,雙方都向對方跑過去,紅一軍團一師的官兵手裡還拿攥熱乎乎的土豆。
此時,中國工農紅軍的三個方面軍已全部集中在了甘肅和寧夏交界處。
而國民黨軍正加緊準備“通渭會戰”。
蔣介石認為紅軍長途跋涉,人馬疲憊,雖然三路會合,但是傷亡累累,糧彈奇缺,處在一個狹小的地域內,基本上再也無路可走,正是集中殲滅的好時機。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急促變化,國民黨軍的對日作戰日益緊迫,這也許是消滅紅軍最後的機會了。蔣介石調集了國民黨軍近二十個師,分兵四路,北堵南攻,企圖把紅軍一舉殲滅於黃河以東的甘、寧邊界地區。
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二日,蔣介石飛抵西安。
蔣介石把他制定的戰役計劃稱之為與共產黨紅軍的“最後五分鐘的決戰”。他甚至打電報給蘭州綏靖主任朱紹良說,在徹底消滅了紅軍之後“收編者不得超過五千”,其餘的“一律剷除”。
十一月十五日,甘肅東部,紅一方面軍已經移至豫旺堡以東地區,紅二方面軍到達環縣西南地區,紅四方面軍的第四、第三十一軍到達豫旺堡以東的萌城地區。而國民黨軍毛炳文部準備西渡黃河追擊紅軍,王鈞部因軍長病逝到達同心城後便停止了推進,東北軍王以哲部在胡宗南部的右翼向豫旺堡緩慢推進,只有胡宗南部兵分三路,孤軍深入,在向豫旺堡方向展開。
十一月十五日,中革命軍委向紅軍總部下達指示,要求紅軍主力:“應即在豫旺縣城以東,向山城堡迅速靠近,集結全力,準備打第一仗。” ——“目前中心是打破敵之進攻,然後才能開展局面,才有利統一戰線,否則敵以我為可欺,不但局面不能開展,與南京之統一戰線也是不可能的。”
十七日,胡宗南為了控制戰略要點和解決大軍給養,命令部隊急促前進。第二天,紅四方面軍第四、第三十一軍在萌城以西地區設伏,擊潰胡宗南中路部隊的第二旅,斃傷其團以下官兵六百多人。受到伏擊後的胡宗南立即命令中路撤退休整,由第四十三師接替繼續前進。十八日,胡宗南右路部隊的第七十八師丁德隆部向山城堡方向突進,紅軍等待的戰機終於出現了。
十八日,毛澤東、張國燾、彭德懷、任弼時、朱德、周恩來、賀龍聯名發布了《粉碎蔣介石進攻的決戰動員令》:“從明日起粉碎蔣介石進攻的決戰,各首長務須以最堅決的決心,最負責的忠實與最吃苦耐心的意志去執行……因為當前的這一個戰爭,關係於蘇維埃,關係於中國,都是非常之大的……”
十九日晚,彭德懷下達了作戰命令:紅一軍團隱蔽於山城堡以南的羅山溝至於家灣之間;紅十五軍團以小部誘敵,主力隱蔽於山城堡以東和東北山地;第三十一軍主力隱蔽於山城堡以北的田家莊;第四軍隱蔽於山城堡的東南方,紅二方面軍為預備隊。另外,以第二十八軍、第二十九軍和第三十一軍一部分別鉗制胡宗南部的左路和中路,八十一師以及紅一方面軍特務團、教導營協調紅六軍團在環縣、洪德城以西分別阻止東北軍王以哲各部的推進。
這是除了西路軍之外中國紅軍的全部力量。
這是中國紅軍與國民黨軍的決死一戰。
二十一日,總攻開始了。紅一軍團二師和紅十五軍團一部迂迴到敵人的側後斷其退路;紅一軍團二師、四師由山城堡以南向北實施突擊,紅十五軍團主力由山城堡東北向西南突擊,第三十一軍由北向南突擊。黃昏時分,在各路紅軍的猛烈攻擊下,單獨冒進的胡宗南部第七八師被迫急切轉移,紅軍占領了山城堡並開始了追擊。由於敵人的退路已斷,在各路紅軍的猛烈打擊下,敵軍除小部分突圍之外,大部分被壓縮在山城堡西北方向的山谷之中。至二十二日上午,胡宗南部第七十八師基本被全殲。
山城堡戰役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最後一戰。
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在山城堡集會,這是中國工農紅軍三個方面軍的官兵第一次相聚在一起。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朱德說:“三大紅軍主力西北大會師,到山城堡戰鬥結束了長征。長征以我們勝利敵人失敗而告終。我們要在陝甘蘇區站穩腳跟,迎接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新高潮。”
山城堡戰鬥結束後,紅軍炊事員朱家勝挑著擔子跟著部隊往陝北走,因為戰友犧牲了,他一個人擔著的東西太多,漸漸落在了隊伍的最後。夜色沉寂,雪落無聲。朱家勝踩著戰友們在雪地上留下的腳印一直向前。天邊出現了一抹淡紅色的光亮,朱家勝看見了向他跑來的紅軍。紅軍接過了他肩上的擔子,扑打著他身上的雪花,往他手裡塞了個熱乎乎的洋芋。一位紅軍幹部從背包里翻出一個藍布小包,拿出裡面的針線對他說:“同志,到家了,補補吧。”紅軍幹部一針一針地縫補朱家勝那件破得很難再補的衣服,那是他自一九三四年十二月離開根據地就一直穿在身上的一件單衣。天邊那片朦朧的亮色逐漸擴大,蒼茫的河山驟然映入紅軍戰士朱家勝流著淚的雙眼:雪後初晴的黃土高原晨光滿天,積雪覆蓋下的萬千溝壑從遙遠的天邊綿延起伏蜿蜒而來……
第二天,紅二方面軍到達會寧東北的將台堡,與紅一軍團一師會合了。兩軍的紅軍官兵彼此見到的那一刻,雙方都向對方跑過去,紅一軍團一師的官兵手裡還拿攥熱乎乎的土豆。
此時,中國工農紅軍的三個方面軍已全部集中在了甘肅和寧夏交界處。
而國民黨軍正加緊準備“通渭會戰”。
蔣介石認為紅軍長途跋涉,人馬疲憊,雖然三路會合,但是傷亡累累,糧彈奇缺,處在一個狹小的地域內,基本上再也無路可走,正是集中殲滅的好時機。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急促變化,國民黨軍的對日作戰日益緊迫,這也許是消滅紅軍最後的機會了。蔣介石調集了國民黨軍近二十個師,分兵四路,北堵南攻,企圖把紅軍一舉殲滅於黃河以東的甘、寧邊界地區。
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二日,蔣介石飛抵西安。
蔣介石把他制定的戰役計劃稱之為與共產黨紅軍的“最後五分鐘的決戰”。他甚至打電報給蘭州綏靖主任朱紹良說,在徹底消滅了紅軍之後“收編者不得超過五千”,其餘的“一律剷除”。
十一月十五日,甘肅東部,紅一方面軍已經移至豫旺堡以東地區,紅二方面軍到達環縣西南地區,紅四方面軍的第四、第三十一軍到達豫旺堡以東的萌城地區。而國民黨軍毛炳文部準備西渡黃河追擊紅軍,王鈞部因軍長病逝到達同心城後便停止了推進,東北軍王以哲部在胡宗南部的右翼向豫旺堡緩慢推進,只有胡宗南部兵分三路,孤軍深入,在向豫旺堡方向展開。
十一月十五日,中革命軍委向紅軍總部下達指示,要求紅軍主力:“應即在豫旺縣城以東,向山城堡迅速靠近,集結全力,準備打第一仗。” ——“目前中心是打破敵之進攻,然後才能開展局面,才有利統一戰線,否則敵以我為可欺,不但局面不能開展,與南京之統一戰線也是不可能的。”
十七日,胡宗南為了控制戰略要點和解決大軍給養,命令部隊急促前進。第二天,紅四方面軍第四、第三十一軍在萌城以西地區設伏,擊潰胡宗南中路部隊的第二旅,斃傷其團以下官兵六百多人。受到伏擊後的胡宗南立即命令中路撤退休整,由第四十三師接替繼續前進。十八日,胡宗南右路部隊的第七十八師丁德隆部向山城堡方向突進,紅軍等待的戰機終於出現了。
十八日,毛澤東、張國燾、彭德懷、任弼時、朱德、周恩來、賀龍聯名發布了《粉碎蔣介石進攻的決戰動員令》:“從明日起粉碎蔣介石進攻的決戰,各首長務須以最堅決的決心,最負責的忠實與最吃苦耐心的意志去執行……因為當前的這一個戰爭,關係於蘇維埃,關係於中國,都是非常之大的……”
十九日晚,彭德懷下達了作戰命令:紅一軍團隱蔽於山城堡以南的羅山溝至於家灣之間;紅十五軍團以小部誘敵,主力隱蔽於山城堡以東和東北山地;第三十一軍主力隱蔽於山城堡以北的田家莊;第四軍隱蔽於山城堡的東南方,紅二方面軍為預備隊。另外,以第二十八軍、第二十九軍和第三十一軍一部分別鉗制胡宗南部的左路和中路,八十一師以及紅一方面軍特務團、教導營協調紅六軍團在環縣、洪德城以西分別阻止東北軍王以哲各部的推進。
這是除了西路軍之外中國紅軍的全部力量。
這是中國紅軍與國民黨軍的決死一戰。
二十一日,總攻開始了。紅一軍團二師和紅十五軍團一部迂迴到敵人的側後斷其退路;紅一軍團二師、四師由山城堡以南向北實施突擊,紅十五軍團主力由山城堡東北向西南突擊,第三十一軍由北向南突擊。黃昏時分,在各路紅軍的猛烈攻擊下,單獨冒進的胡宗南部第七八師被迫急切轉移,紅軍占領了山城堡並開始了追擊。由於敵人的退路已斷,在各路紅軍的猛烈打擊下,敵軍除小部分突圍之外,大部分被壓縮在山城堡西北方向的山谷之中。至二十二日上午,胡宗南部第七十八師基本被全殲。
山城堡戰役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最後一戰。
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在山城堡集會,這是中國工農紅軍三個方面軍的官兵第一次相聚在一起。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朱德說:“三大紅軍主力西北大會師,到山城堡戰鬥結束了長征。長征以我們勝利敵人失敗而告終。我們要在陝甘蘇區站穩腳跟,迎接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新高潮。”
山城堡戰鬥結束後,紅軍炊事員朱家勝挑著擔子跟著部隊往陝北走,因為戰友犧牲了,他一個人擔著的東西太多,漸漸落在了隊伍的最後。夜色沉寂,雪落無聲。朱家勝踩著戰友們在雪地上留下的腳印一直向前。天邊出現了一抹淡紅色的光亮,朱家勝看見了向他跑來的紅軍。紅軍接過了他肩上的擔子,扑打著他身上的雪花,往他手裡塞了個熱乎乎的洋芋。一位紅軍幹部從背包里翻出一個藍布小包,拿出裡面的針線對他說:“同志,到家了,補補吧。”紅軍幹部一針一針地縫補朱家勝那件破得很難再補的衣服,那是他自一九三四年十二月離開根據地就一直穿在身上的一件單衣。天邊那片朦朧的亮色逐漸擴大,蒼茫的河山驟然映入紅軍戰士朱家勝流著淚的雙眼:雪後初晴的黃土高原晨光滿天,積雪覆蓋下的萬千溝壑從遙遠的天邊綿延起伏蜿蜒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