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中國海軍陸戰隊和陸軍已經在沖繩最後的地盤上劃分了界限。除了陸戰六師和陸戰四師二團參加最後的圍殲戰外,給陸戰二師只留了小碌一個袋形陣地。

  陸戰二師師長封貴行少將發動了最後的攻擊,他和他的師來的比陸戰六師晚,只撈到最後地一點殘渣剩飯。這讓他多少有些不爽。

  不久。封貴行就截收到了小林實發出地明碼電報:

  “我軍和陸軍密切配合,全力以赴抗敵血戰二月余。海軍根據地部隊將四個精銳大隊和全部大口徑火炮交與陸軍。使本軍戰力深受影響,竟致衰減。敵寇裝備遠優於我,卑將無法完成守島衛國之重任。謹向天皇陛下致以深切歉意。”

  “我軍遵循了帝國海軍的悠久傳統,英勇搏戰。雖敵寇猛烈炮火使沖繩河山為之改容,然而絲毫無損我們報皇效國地意志……懇請天皇陛下賜與犧牲將士遺族以慰問。我同全體官兵在此地高呼萬歲,從容赴死,並祈禱皇國的彌榮。我等身骸雖朽爛於沖繩島,魂魄卻永繫於大和祖國。”

  封貴行將軍知道敵軍抵抗力已近衰竭,嚴令部下乘勝攻擊,不讓小林有喘息之機。大批坦克掩護陸戰隊員衝上七四高地,以陸戰隊對陸戰隊的敢死精神死打強攻。

  不久,封貴行少將又截收到另一封小林的明碼電報,沖繩日軍的通訊系統承受了最嚴重的考驗,居然沒有損壞。這一點讓封貴行吃驚之餘,更有些納悶。

  “大田司令官:敵坦克群正在攻擊我的洞穴司令部,根據地部隊陣地於今十一日十一時三十分被敵人突破。感謝以往的深厚情誼。祈祝陸軍部隊奮勇健斗。日本海軍部隊又作了一次垂死的掙扎。他們奮力反擊,身負地雷,炸毀了陸戰二師的十餘輛坦克和兩棲車。以致於封貴行手中幾乎連一個完整的坦克連也不復存在了。

  經過這一番掙扎,日本海軍部隊的血流光了。

  兩天後,小林實少將意識到生命的旅程已經走完。他在一張紙上寫下了“大英雄在天地間活得痛快死得剛烈。”一紙絕命辭。

  晚八時後,小林實向東方遙拜,舉槍自決。

  在海軍隧道地下作戰室北側的幹部室中,繼司令官自殺之後,參謀山田少佐和其他四名軍官,也三呼萬歲,同時自戕。

  日本在小碌地區有組織的抵抗,在七月二十三日夜間終於平息了。

  第四十章 大結局

  共和十一年(1912)的冬天比往年更冷。

  然而持續了五年的大戰卻因為一場席捲全球的流感奇蹟般的停戰了。

  爆發的流感迅速蔓延,吞噬了歐洲1,700萬人口,甚至比大戰傷亡人數更多。

  到共和十二年結束時,全球共有2,600萬人死於這場突如其來的流感。

  中國亦未能倖免。

  停戰是由美國提出的。自加入歐洲大戰以來,美國已傷亡20萬人,加上流感在美洲的蔓延,國會不得不提出退出歐戰,並對羅斯福總統提出彈劾,而固執的老羅斯福則在卸任後宣布脫離共和黨,代表進步黨參選總統,試圖東山再起,但敗於美國民主黨的候選人伍德羅?威爾遜,從此退出政壇。

  德國對此項和平提議表現冷淡。這只是德皇威廉二世的外交策略而已,私下裡,他已經被看不到盡頭的戰爭拖的精疲力竭,無數次祈求上帝儘快結束戰爭,因為他明白,德國的血和法國、英國的血一樣,已經流的差不多了。

  隨著美國退出戰爭,中國亦宣布從西伯利亞撤軍----當地已經成立了數個獨立國家,並接受了中國的大量軍援。俄國丟失了南高加索等地,連同波羅的海三國,使得元氣大傷,不得不接受了中國的和平條約,歸還自清朝以來侵略的所有中國領土,並承認西伯利亞地區地車臣等國獨立。

  到了六月份。英法與德國、奧匈帝國也分別簽署了停戰條約,經過長達兩個月的討價還價,他們終於在不斷的索取和妥協中達成了共識,雖然這共識在林雲眼中還比不上一個慣偷的承諾。測試文字水印1。

  大戰硝煙散去。林雲環顧四周,朝鮮已經徹底淪為附庸國,日本被封鎖在大洋之中,虛弱的俄羅斯苟延殘喘,南亞諸國紛紛鬧起了獨立----投去的武器和軍事人員總算起到了應有的作用。

  只剩下印度依舊匍匐在大英帝國的腳下。

  盤點五年來的所作所為,林雲對現狀基本滿意。

  眼下國內地形勢終於進入了正軌。

  他的獨特個性和改革主義政策。使他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這五年來,林雲對國內的主要貢獻是建立資源保護政策,保護了森林、礦產、石油等資源;建立公平交易法案,推動勞資和解。對外奉行自由獨立主義,實行擴張政策。建設強大軍隊,干涉亞洲事務。

  林雲主持發動了“進步主義”運動。主張用中央政府的權力對現行秩序加以改革,使中國社會進一步走向和諧。此項運動地主旨是把反壟斷作為改革的主要內容。

  該運動毫無例外的由郭松齡保駕護航,由於早期的自由市場主義。國內湧現出不少壟斷企業。他們地存在讓林雲如鯁在喉,不分解這些企業,就不能全面推行進步主義。

  林雲地改革理念是調整財產與公共福利的關係,重新把公共福利置於個人財產。即發展之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