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許詩虹離開後,祝翼鋮、孟芸倩和林晚又簡單地討論了一下。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他們這些書生或者孩子們能夠做的,也只有在人群中進行宣傳,激勵民心士氣。只要民眾生存的信心沒有丟失,只要民眾抗日的決心被激勵起來,那麼即使四行倉庫守軍的悲壯結局已經毫無懸念地擺在了眼前,他們的鮮血和他們親人的熱淚,就算是沒有白流。

  至於募捐的事,他們決定等知道了守軍的確切需求之後,再來有的放矢。

  大概決定了一些簡要的計劃,約定了明天祝翼鋮和童子軍們會合的時間地點,便已經接近日落時分。垂暮的落日在西方地平線上搖搖欲墜,天空中一片昏黃。日軍的太陽旗,在上海市政府大樓上空,耀武揚威地飄揚,也被暮色染上一層蒼黃的死氣。

  祝翼鋮走在回住處的路上。自從醫療隊組建之後,他就和他的教授、同學們一起住在難民區的一個角落。這些上海醫學院的學生們,白天忙著進行醫療救護工作,晚上還不忘記點著昏暗的油燈翻閱專業書籍,討論白天遇到的各種病患。有的時候,他們也會回憶起在學校和研究所的事情來,或者躊躇滿志地敘述起每個人那沒來得及實現就被硝煙炮火驚擾,卻仍然抱定不肯放棄的鴻鵠壯志。

  學生們的住處,條件雖然艱苦些,但是比起那些流離失散、無家可歸的難民,卻已經算是很好的了,至少他們還有學校和教會的支持。況且還有海外學術界當中,愛好和平、反法西斯的力量,也為他們這些奮戰在中國戰場上的白衣戰士捐了一筆錢,通過湯飛凡教授交到他們手中。

  祝翼鋮也同樣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雖然有時會病人的種種言論讓他暴躁衝動,卻並沒有改變他一絲不苟的認真態度。而每晚夜談,大家都講起那些青年所特有的、光明崇高或者壯志凌雲的理想時,他也會想起自己許多年前就說過的——要出去深造,開闊眼界,然後為全人類謀發展。講起這些的時候,他也會忘記白天的不快,和他的同學們一樣,抱著最單純的理想主義信念,將自己的理想描述得興致勃勃。

  除此之外,祝翼鋮其實還比他的同學們多一項額外的事情就是寫傳單。正如孟芸倩所說的那樣,祝翼鋮寫的東西,有一種激動人心的力量。他寫的那些宣傳稿,如同沙場上的號角一般,聞者為之慷慨擊節。

  而這些內容,都是他在白天沒有病人的間隙、或者晚上其他人都聊得困了累了而睡下之後,奮筆疾書而成。像今天這樣衝動之下擅自離崗,倒還是第一次。可是這個熱血青年卻並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只是有些內疚於自己對待孟芸倩的態度。也許他可以幫她多寫點東西,幫她發傳單,來向她致歉吧。

  想著傳單的時候,祝翼鋮已經快要回到住處。可他突然想起什麼,又改變了主意。他停住腳步,原地站著考慮了一會兒,便突然轉了個身,像租界的方向走過去。

  祝翼鋮幾乎是一路小跑著找到了祝遠誠的住處,按響了門鈴。燕大文史科出身的祝遠誠前不久剛剛在一家報社找到了一份文字編輯工作,雖然賺錢不多,但因為一開始用家裡帶來的錢付過了半年的房租,現在靠薪水也能夠自立。門鈴急促地響起時,他剛剛下班不久,在家裡翻閱著今天的報紙。

  祝遠誠打開門看到祝翼鋮的時候,不免有些驚喜。雖然找到工作後他就告訴了堂兄,不過祝翼鋮一直忙於其他的事情,還沒有來過他這裡。可他剛一開門,祝翼鋮就截斷了他所有未及出口的問候:“遠誠,我有事情想找你幫忙。”

  12、攜筆從戎

  更新時間 2011-04-05 11:40:22字數 3146

  聽祝翼鋮說有事要自己幫忙,祝遠誠頗感意外,似乎從小到大,都只有自己央求堂兄幫忙的份。不過他還是請祝翼鋮進了屋子,咽回了剛才想說而沒來得及說出的問候和寒暄,才問:“哥,什麼事,你說,我能幫的話,一定盡力幫你。”

  祝遠誠的眼神中透著誠懇。祝翼鋮的態度也不像以前那樣尖銳,他先打量了一下多日不見的堂弟,才說:“遠誠,你知道嗎,我們的國軍,還沒有離開。”這句話,出于謹慎,祝翼鋮是壓低聲音說的,雖然這是租界,卻並不能斷定就沒有日本人的耳目。他不想惹麻煩,更不想給祝遠誠帶來麻煩。

  儘管如此,祝遠誠還是聽得出堂兄言語中的激動和興奮。白天在報社的時候,祝遠誠已經知道了國軍撤退的消息。不過祝翼鋮剛剛說的,他還不太清楚。

  一方面是被祝翼鋮的情緒所感染,另一方面也是在報社工作的職業敏感使然,祝遠誠連忙追問:“真的嗎?怎麼回事?”沒等祝翼鋮回答,他突然又想起了什麼,便趕緊又追問了一句:“對了,哥,我下午回家的路上,看到好像有幾處民眾圍成的人群,而周圍的人表情都仿佛很振奮,是不是就是在宣傳這個消息?”

  “沒錯,就是童子軍在向民眾說,國軍還守在上海,就在四行倉庫!”祝翼鋮的語氣微微有些激動,“我要請你幫忙的第一件事,就是請你通過報紙,讓更多的民眾知道這件事情,讓他們明白政府堅持的抗戰的決心!”祝翼鋮抓著祝遠誠的肩膀,懇切地說。

  看樣子,堂兄要請自己幫忙的還不止一件事,祝遠誠不由得有些受寵若驚的感覺了。他認真地點點頭,答道:“哥,你放心,這件事,一定會出現在明天的報紙上。日本人可以制裁我們報社,不准我們賣報,但我們就算是自己貼錢,將報紙當傳單發出去,也要讓全上海的民眾都知道這件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