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黃老大沉思片刻,“此事須想一個萬全之策才好。。。。。。”“不必想了,老夫早就想好萬全之策!”說完,對身側一蒙面人道:“你帶他們去,選好最佳地形,給他配上強弓!”“是!”那蒙面人應了一聲,對黃老大道:“我們走吧!”

  三十一個人跟著那蒙面人走了,畢竟十三萬兩的銀子,夠他們吃喝一輩子的。既能殺了阿郎,報這羞辱之仇,又能拿到銀子的好事,誰也會樂意去做。

  蒙面老者見諸人走遠了,忽然仰天大笑了起來,大叫道:“姓張的,這一次你是插翅難飛了!哈。。。。。。”

  “主人深謀遠慮,屬下佩服!”身後的一蒙面人道。

  蒙面老者得意地笑了起來。木盒被搶走,他一點兒也不放在心上,甚至,更希望被阿郎搶走。

  木盒裡裝的東西,是他親自監視下放好的,足有十斤重。但是,卻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而是火藥!

  一不小心,這些火藥就會突然爆炸,阿郎就會失消,永遠的消失。

  想找他的話,只能從地上用掃把將肉未掃成一堆,再收起來,恐怕也只有極少的一部分。

  如果,他出於好奇,想看看木盒中裝的是什麼,只要一掀盒蓋就會觸動機關,木盒一樣會炸。

  也就是說,他非死不可!

  假如,他沒有打開木盒,也很小心地背著,那麼,古楓橋頭的的獵殺計劃,一樣讓他死。

  古楓橋是一座石橋,據說是當地一位石匠曾修過趙州橋,回來後就修了這座橋。

  橋長十二丈,寬一丈,橋上沒有雕有石獅的護攔,只有石樁做護攔。為了紀念這座石橋的造成和那位石匠,這裡的人在橋的兩邊各栽了四棵楓樹。

  由於年代久了,這座橋便被稱做古楓橋。

  稱為古楓橋,是因為那八棵合抱不交的楓樹而得名的。

  橋的兩端,便是林立的住戶和店鋪,橋頭的第一家是個酒館,上面題名‘聽楓館’,它的對面是一間茶館,題名為‘古楓茶香’,過往的客商,都喜歡在此歇歇腳,或請茶博士沏壺香茗,或到‘聽楓館’暢飲幾杯。

  這兩家店鋪,都在各自門前的楓樹下擺了桌椅,設置的各有風格,而到這裡的客商,都喜歡坐在楓樹下。

  所以,這裡最好的座頭不是在店內,而是在楓樹下。能在楓樹下品茗或小斟,至少要多花五兩銀子,卻常常客滿為患。

  坐在楓樹下,可以看到清澈幽深的流水,可以看到古楓樹的挺拔,看到橋上釣魚者的歡笑。

  一大早,酒館與茶館幾乎同時開張了,為早行的商旅及早起的人們準備早飯、早茶。這時,一個頭戴斗笠,手持釣杆的老叟在橋頭上坐下,放下一隻漁簍,開始下鉺垂鉤,釣魚。他還讓酒館的夥計切了一點牛肉送來一壺酒,一邊飲酒,一邊垂釣。

  這樣的垂釣者從辰時到午時,會有不少,這裡的人們早已伺空見慣了。

  左麵茶館開張不久,就來了一位波斯胡人自稱名叫瑪多哈,是到大唐天朝遊玩的,最喜歡唐朝的茶,還特意買了一本陸羽的《茶經》,他就坐在離橋頭最近的那張桌子邊上,請茶博士沏茶,並要了幾樣點心。

  過往的人都對這個碧眼金髮鷹鼻的波斯人產生了興趣,有坐在酒館用飯的,有坐在他一旁的桌子上品茗的,沒話找話與之交淡。而這胡人也持著生硬的唐話與眾人交談,常常引來轟然大笑聲。

  酒館最靠近橋頭的桌子上,只坐了一位客人。是個四十多歲的漢子,一臉絡腮鬍子,一雙眼睛露出凶光,他穿了一件寬大的黑袍,坐的直直的,正在慢慢地喝酒。這一切,都那麼自然、和諧,與平日沒什麼不同。

  但是,稍微留意一下,就會發現的確有些不同。釣叟、波期胡人瑪多哈和那個黑袍漢子形成了一個三角,一個同等距離的三角。

  這三人誰也不看誰,卻似乎有一種默契,一種試過無數次的默契。

  這,就是古楓橋‘獵殺計劃’的一部分。

  他們要殺的人,要到‘天齊樓’去。

  這裡就是必經之路。

  只要這個人一走到這個三角的中心,瑪多哈就會一拍放在桌上的木箱,彈出他的兩柄短刀,從右側衝上去,與此同時,坐在他對面的黑袍漢子,也會取出藏在黑袍內的雙戟衝上去。

  兩人同時衝上去的瞬間,一個‘恰巧’走到那人對面的女人,就會突然尖叫,來吸引那人的注意力,然後會從她的袖子裡飛出兩條繩索,卻纏住那人的腿。

  為了防止那人跳入空中閃避,古楓樹上還會有一個侏儒用劍刺那人的頭頂。

  無論這個人的刀砍向誰,都會丟了自己的兵器,用肉體迎上去,同時用手抓住刀,目的是逼他後退。

  即使是不後退,那漁翁也會用他的魚簍全力砸向那人背著的木盒,只要輕輕打上,馬上就會發現驚天動的的一聲巨響,這裡的一切就會灰飛煙滅。

  更何況他的漁簍並不是竹子編的,而是鐵做的,砸到那人的後背也會讓他吐血而亡。

  為了能一擊得手,他們五個人練了不知多少遍,練到幾乎是同時出手才開始執行這次獵殺行動,行動被稱為‘木盒行動’,只要能殺了那個人,就要不惜一切代價!_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