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懷中的佳人口腔里的香津玉露讓劉鎏饑渴地吸吮不休,如此般窒息式的擁吻,懷中的佳人似乎也是有生以來尚屬首次遇到,很快就氣息休休、嬌喘浪啼,乏力掙扎,小嘴不住發出儘是惹人性慾沸騰:

  “唔,不...不,不要...”

  後來實在喘不過氣來,拼命搖擺皓首以擺脫劉鎏窒息式的濕吻,

  “唔唔……唔唔……”

  劉鎏鬆開她紅唇之後,隨即吻向她耳垂,細緻的粉頸,更用舌頭舔向耳尖,這一下頓時讓懷中的妙人全身發軟,嬌喘連連,媚眼如絲,顯然已經動了情慾。

  劉鎏知道時機已到,輕輕拭去衣衫,將身下的佳人兩條修長的美腿分開,身下猛然一動,刺入了進去...

  隨著一聲“啊-”的一聲嬌呼,劉鎏的身體被身下的佳人猛然抱住,一口死死咬住了劉鎏的肩膀...

  (PS:痛並快樂著...)

  雲雨過後...

  劉鎏抱著已經是無力的倒在自己身上的女子,撫摸著後者的美麗秀髮,有些尷尬地說道:

  “對...對不起。”

  聽到劉鎏的話語,女子並沒有回答,卻是掙脫著要離開劉鎏的懷中。可是這一動卻牽扯到了身下的**傷痕,剛剛破了處子之身的女子又是嬌呼一聲,被劉鎏一把抱住。

  “放開我!太子殿下。”

  女子冷冷地說道。

  “不放,我知道我對不起你,我答應一定會娶你的!”

  劉鎏的話語讓懷中的女子也是一顫,片刻後才小聲問道:

  “你...你會娶我?”

  “當然,”

  劉鎏肯定地答道,這麼一個佳人,再加上此時已經成了劉鎏的女人,於情於理劉鎏都不可能放過的。

  “怎麼,你不肯嗎?還是你有了心上人?”

  見女子片刻也不說話,劉鎏也是展開了豐富的想像力,隨後帶有一些擔心地問道。

  “不,不是,”

  女子輕輕搖了搖頭,咬了咬嘴唇,像是下了很大的決心,一字一句地說道:

  “我叫王秀,父親是前司徒王允。”

  第十四章:金刀公主

  更新時間2014-3-7 10:06:27 字數:3179

  “王秀?王允?”

  劉鎏顯得有些吃驚。王允劉鎏早有耳聞,王允作為明太祖劉備時期的老臣,位居三公之一的司徒,可在選太子一事中因堅持立長子劉禪,後來二皇子,也就是現當今的皇帝劉封,像是和左右丞相有了什麼約定,得到二人的支持,勢力猛增,在劉備駕崩後立馬在玄武門發動宮變,殺死了當初的太子劉禪,其他**羽除了和上官儀一樣的老臣重臣外,全部都一律格殺,滅族。而只有王允一人,事發後突然消失,就像憑空消失了一般。錦衣衛找了數十年也了無音訊。

  “太子殿下,奴婢還有話說,”

  王秀突然不顧身下的疼痛跪倒在地,

  “說了這些話,太子要殺要剮任憑處置。”

  “起來說話。”

  劉鎏的語氣帶著一絲寒意。王允當年要扶持劉禪上位,失敗後卻神秘失蹤。如果這些年一直在招兵買馬,那麼在劉鎏以後即位後肯定是一大勁敵,即使不是勁敵,時不時來騷擾一下肯定也麻煩,更何況這麼一個能從錦衣衛眼皮子底下溜走又逃了數十年的人,怎麼可能是區區等閒呢?而這個王秀的到來,其目的,極其可疑。

  “太子殿下,這是奴婢父親要我交給太子殿下的。”

  王秀從一旁的盔甲中取出一份信來,遞給劉鎏。

  從王秀嬌小的雙手中接過絹制的信件,剛剛打開,劉鎏也是猛然一震,語氣都變得有修顫抖了:

  “這...這是...簡體字!”

  在這個異世中的大明王朝,文字就相當於21世紀的繁體字,這個在劉鎏原來的世界新華夏成立後不久才由第一任主席林澤羽頒布推行的文字突然出現在這個異世,怎麼能叫劉鎏不驚呢。

  再看內容,劉鎏的眉頭也變得緊湊了,微微一皺,將信收了起來,二話不說,將王秀抱在懷中,雙腳點地,輕功施展,直奔自己的太子大營...

  明朝與內蒙匈奴的邊界,是由秦朝時期的秦始皇贏政耗費大量財力`民力建造而成的萬里長城,後前朝漢武帝劉徹又命其大將霍去病打下長城外內蒙一地,築一城,號玉門關。

  半月前,內蒙匈奴突然南下,直逼大明的門戶-玉門關。其玉門關守將李廣,原是“飛將軍”趙雲手下的副將,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驍將。得知匈奴南下,依然很是鎮靜地一邊八百里快信送往京城洛陽,一邊將手下的全部明朝邊軍結合起來準備禦敵。也正是因為如此,玉門關僅僅五萬的軍士,居然阻止了匈奴的四十萬大軍半月之久,死死將其拖在了玉門關前。

  可是這半月的戰爭,匈奴的損耗和自方的損耗,李廣可是知道地很,匈奴雖然武器和裝備都不是正裝軍隊的,可是卻是憑著草原的一股狠勁,兩月下來,匈奴損失了一萬的軍隊,而李廣,卻是折損大半。

  看著一個個將士死去,而援軍久久不到,最後,李廣做出了一個決定:和匈奴拼了!

  這個決定不是由於李廣大腦發熱什麼的,而是李廣明白,玉門關,乃是大明的門戶。在百姓心中,就如同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盜門(PS:前提是要有防盜門),是百姓心中對匈奴的一種害怕感的依靠,如果玉門關失守了,那麼這個後果,就是引起百姓恐慌,士氣低落,最後到大明的滅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