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下國韓臣女武媚娘拜見天朝皇帝陛下,”

  這個跪在劉鎏身旁的女子說道,

  “媚娘有罪,不過媚娘也是有原因的,陛下乃是千古明君,請陛下明察。”

  聽到女子的話語,劉鎏差點沒嚇得趴到地上去,什麼?韓國?武媚娘?這都什麼跟什麼呀。武媚娘,在21世紀的歷史上又名武則天,武則天(624年~705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唐高宗時代曾出現另一個民間起義的女皇帝陳碩真),也是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67歲即位),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唐高宗時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時為皇太后(683—690),後自立為武周皇帝(690—705),改國號“唐”為“周”,定都洛陽,並號其為“神都”。史稱“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於稱帝後上尊號“聖神皇帝”,退位後中宗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武則天也是一位女詩人和政治家。可是現在,卻是韓版的!老天,這到底是個什麼世界啊,如此瘋狂啊。劉鎏心中無語地罵道。

  劉封聽到武媚娘的話也是頓了一頓,自己天天聽著千篇一律的讚美,都比不上此時武媚娘的一句“千古明君”,想到這,劉封的臉上也是有了喜色,撫了撫衣袖,說道:

  “准,起來說話,看你解釋解釋,如若解釋得不好,朕還是要治罪的!”

  前半句還是用著比較平和的語氣說著,後半句已經是露出了一股殺意,讓下面的劉鎏和大臣們也是覺得一絲絲的寒意。

  可是這個武媚娘也只是輕撫起身,絲毫不懼地笑道:

  “啟稟陛下,媚娘是因為看太子陛下。”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劉鎏也是猛地嚇了一大把。論前古500年,有哪個女子敢如此大膽地在皇宮大殿中說自己是看太子殿下而忘了向皇帝下跪的,別說前500年,哪怕就是後500年也不會有啊。

  聽到武媚娘的話,劉封也是臉色顯得有些厭惡,似乎表示著自己也很不喜歡這种放盪的女子(PS:古代女子你懂得。)

  而在劉封下旁的坐邊的一人卻是按捺不住了,站起來吼道:

  “放肆!”

  劉鎏聽到這個聲音,看都不要看都知道是知道是誰了。滿朝之下,除了張飛,還能有誰?張飛,在21世紀的歷史上那可是一個猛將,不過性格直爽且有謀略,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早年與劉備關羽桃園三結義,行三。性如烈火,嫉惡如仇,曾怒鞭督郵,並一度拔劍欲刺董卓。於長坂坡當陽橋頭上一聲吼,嚇退曹操八十三萬大軍,嚇死夏侯傑。入川時一路凱歌,義釋嚴顏,並將其收降,直搗成都。入川後率精兵擊敗張郃大軍。劉備稱漢中王后,拜為右將軍,封五虎大將,稱帝後,拜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在這個異世中,張飛的故事也和21世紀歷史上的差不多,不過在劉備死後,張飛的脾氣也是有所好轉,今天竟然很難得地又發了脾氣,可以說,對武媚娘的好感有多低了。

  “皇上,張將軍,請容媚娘說完,”

  面對這個曾經用以嗓子喝退八十萬大軍的張飛,武媚娘依舊是毫不懼色,臉上依然是帶著笑意說道:

  “媚娘看太子殿下,是因為太子殿下英武,而太子殿下的英武,使我不僅看到了陛下的影子,也是看到了當年的先帝那般的氣勢,所以一時間,媚娘就被先帝般的氣勢給吸引住了,這才有冒天顏,請陛下責罰。”

  話罷,劉封的臉上也是又好了許多,最後,劉封突然哈哈大笑起來,指著武媚娘說道:

  “好!好!好!”

  三個好字似乎不能表達他的喜悅,劉封從龍椅上站了起來,指著劉鎏說道:

  “既然你如此中意太子,那,朕就讓你做太子的側妃吧。”

  聽到這話,本來也是坐在劉封右下手的兩個戴面紗的女子也是齊刷刷地都走到了大殿之中,跪到在地,用那並不熟練的漢語說道:

  “幽(友)...國印度普莉爺(也)要坐(做)太子飛(妃)。”

  “下鍋(國)朝鮮金沙(莎)也要嫁給太子。”

  兩個人的話語一出,全部的人都驚呆了,劉鎏則是一臉的無奈,這...今天的艷福太好了吧。

  而劉封看著這兩個突然冒出來的公主,也是哭笑不已,想到她們中意的都是自己的兒子,又是哈哈大笑了幾聲,說道:

  “好,准!”

  <ahref=http:></ahref=http:>

  第六章:泰山祭天,太子監國

  更新時間2014-3-7 9:56:29 字數:2693

  皇帝在春節前先要舉行一個封寶儀式,即將皇帝的二十五寶印璽封存起來。先由欽天監預擇吉日,屆時,由一名內閣學士一員率典籍在乾清門左設黃案,宮殿監率交泰殿首領太監恭啟寶匣,將印璽捧至黃案上,學土率人洗拭完畢後,交泰殿首領將印空恭貯於匣中。至吉時,皇帝至交泰殿拈香行禮,儀式完成後各寶入匣收藏。宮裡封寶後,各官署衙門也照例封印,並開始過春節。

  皇帝在十二月還要書“福”字賜於王公大臣。這個習俗始於漢武帝皇帝,中興二年成為定製。皇帝在重華宮開筆書寫福字。第一張福字懸掛在乾清宮正殿,其餘的字幅便依次張貼在各處宮室、苑圍,並分賜皇子、宗藩大臣和宮禁侍衛。書寫福字字幅,一般以絹為主,敷以丹砂,繪具金雲龍。皇帝親自臨案執筆,受賜的臣僚跪伏案前,仰瞻天子御書,恭敬地叩首謝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