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br/><br/>

  本書首發 。<br/>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 ,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正文 第三十一章孫權被謀殺

  谷利跑下船艙失聲痛哭:“將軍不好了,司馬懿逃跑了,我們成了一隻孤軍。”韓當鎮定了一下道:“沒關係,我留下截住諸葛亮,汝帶十條快船,返回柴桑,向主公報告。讓他迅速召集援兵。撤換司馬懿。”

  谷利悲聲道:“生死存亡關頭,末將豈能舍你而去?”韓當深吸了一口氣道:“你我都是吳王的將領,為吳王盡忠是第一位的。你撤走是為了救吳王;我留下來也是為了吳王。同樣是盡忠,有何不可?”

  谷利聽明白了,咬咬牙道:“將軍擅自珍重,末將會儘快的帶援兵過來。”韓當轉過頭,看著長江南岸,黃忠的船隊,已經揚帆起航向這邊殺過來了。心想,來不及了。

  諸葛亮船上將近一萬餘,兵力不如韓當。不過韓當知道這仗打不贏,且不說武昌失陷,軍心渙散。就算是一開始占了上風,黃忠趕來照樣是個敗局。

  況且,他還聽說,劉備軍有一樣非常厲害的武器——損益連弩。

  一弩十矢的損益連弩在快愈奔馬的戰艦上探出頭來,箭頭上燃燒著藍汪汪的火焰。韓當持刀站在船頭,看著這些古怪的弓箭,心中一陣詫異,這玩意能有傳說中的那麼神奇嗎?很快他就領略到了。

  雙方坐船臨近,霍峻在船頭一聲令下,千艘排列整齊的劉備軍戰船上爆發弩箭二十餘萬隻。幾乎就在同一時間,東吳艦隊火焰蒸騰。霍峻的手放下來,第二**雨般的箭矢又隔遠射上吳軍船頭。天空中密密麻麻編織著火網。

  這簡直就不可能,沒有什麼艦隊能在瞬間爆發如此密集的弓箭。韓當一生征戰,從沒遇到過。東吳水軍死傷無數,可射箭還擊的時候,才猛然發現,敵人還沒有進入射程。射出的弓箭紛紛墜落江心。

  韓當閉目長嘆:“罷了,罷了,我命休矣。”

  坐船接近,雙方經過了短暫的互射,進入了期待已久的白刃戰。吳軍已經凋零,無力還擊。劉備水軍進入摧枯拉朽的狀態。

  韓當死在亂軍之中——

  谷利成功突出重圍回到柴桑口——

  諸葛亮沒有給孫權喘息的機會,半日之後,水軍抵達柴桑。

  收降了韓當的船隊之後,劉備水軍已經發展到戰船兩千艘,水軍超過五萬。

  孫權在柴桑只有可憐巴巴的兩萬人。手下的大將只有太史慈、呂蒙、陸遜、徐盛。孫權聽完谷利的報告,瞪大了眼珠問呂蒙:“司馬懿,司馬懿何在?”

  呂蒙急得額頭冒汗;“末將也不知道,聽說艦隊一直向石頭城去了。”

  “報,司馬大都督有戰報來?”

  孫權吼道:“快,快點拿進來。”

  拆開書信,呂蒙念道:“聽聞,荀彧、徐晃等賊將威脅石頭城、京口。情況十萬火急,故而未經許可擅自赴援。還請主公見諒。只因這兩處乃是吳郡門戶,若有失。老巢不保也。末將往日問過主公是江夏重要還是吳郡重要。大王答:老巢。所以,末將揣測,大王是贊成末將之調度的——”

  呂蒙還沒念完,孫權伸手奪過去,撕得粉碎,破口大罵:“混帳東西,根本就是榆木腦袋,這種蠢事也做得出來。壞我大事?”陸遜眼中閃過精光,嘴唇動了動卻沒開口。呂蒙卻忍不住道:“大王,司馬懿不是榆木腦袋——依末將看來,他是——是有二心了。此人很可能在打吳郡的主意?”

  司馬懿是孫權一手提拔的。若是曹操為了面子一定抵賴,孫權卻驚呼道:“這——糟了。速速給孫匡報信,讓他小心防範?”

  陸遜嘆了口氣道:“大王,這信不能報。”孫權愣住了:“為什麼?”陸遜痛心疾首:“大王,你還記得司馬懿是誰保舉的嗎?”

  “孫匡?”孫權道吸了一口涼氣。“你是說,孫匡害怕受到株連,會——造反——”

  陸遜心說,大王還是不夠聰明。“大王,孫匡不是害怕受到株連。我猜想,他和司馬懿是一丘之貉。”

  “住口!”孫權怒道:“孫匡乃我親弟,怎麼害我?”

  陸遜正在因為自己犯了疏不間親的忌諱,而懊悔不跌。衛兵踉蹌來報:“大王,劉備的水軍距此不到五十里。”

  孫權余怒未息,瞪著陸遜道;“只會挑撥是非,如今兵臨城下,如之奈何?”

  陸遜不卑不亢,直言不諱:“大王,司馬懿謀反,確鑿無疑。您不能在柴桑駐守。必須儘快回到吳郡主持大局。”

  呂蒙眼珠一轉道:“依我看大王可以過鄱陽湖,從豫章走陸路,先到會稽會和周公瑾,再回吳郡抗敵?”

  這會兒想起周公瑾來了?

  孫權尋思,萬一吳郡有失,自己坐守柴桑也沒什麼用。便道:“可眼下已經來不及了。”

  呂蒙道:“沒關係,諸葛亮知道主公在柴桑,必定窮追猛打。末將設法把他誘入鄱陽湖。在‘湖口’設下兩路伏兵。賊將必敗。大王可以招全琮和鄱陽太守程咨前來護駕往豫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