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完了,兩百條戰船,毀掉一半。

  丁奉被手下的‘水鬼’救起,帶回主力艦隊。司馬懿不和他見面,直接下命令斬首示眾。丁奉全身濕漉漉的躺在甲板上,浮游恍惚中被人拉起來,拖到船頭。白光一閃,咔嚓一聲,腔子裡的熱血噴向天宇,斗大的頭顱墜落江心。孫權聽說後難過不已。可司馬懿把這次戰敗的失利,歸結為丁奉仗著自己是東吳宿將,不聽指揮,胡亂調動船隻,輕敵冒進導致的。並說,自己權柄太小,無法指揮功勳卓著的吳國大將,希望孫權能讓他‘持節’便宜行事,先斬後奏。孫權秉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宗旨,答應了這個要求。[]

  劉備軍遂占領三京口。

  司馬懿的撤退還有個弊端。把駐防赤壁的周泰、黃蓋、程普扔給了袁兵。凌統已經調回柴桑口。劉備軍進駐三江口,等於從正面遠離江陵袁兵,而赤壁還在江夏以西,更加接近江陵。袁兵要攻打江夏,就要擔心程普抄後路,所以必須先把程普收拾掉。

  直到此刻東吳的多數將領才意識到程普等人駐守赤壁,實屬多此一舉,吃飽了撐的。世上沒有賣後悔藥的,一切已經來不及了。

  程普、黃蓋、周泰征戰一聲,一流將才,怎麼不知道自己面臨的窘境。想要回軍根本不可能了,除非劉備肯放他過去。這似乎是痴人說夢。

  程普和兩人一合計,決定分兵兩路,拖住袁兵。他和黃蓋仍然堅守赤壁水寨,周泰帥兵過江,在北岸漢陽一線布置三萬陸軍。[]作為偏師,阻止袁兵在烏林一帶下寨。只要能堅持十天八天,程普相信,司馬懿一定會想辦法救他們的。

  司馬懿會想辦法讓他死的更快些,那是不容置疑的!

  袁軍的做法大大出乎程普黃蓋的預料。原本兩人預計,袁兵一定會順流而下在江北的烏林一線紮下水陸營寨。因為這裡正對赤壁,距離周泰的漢陽軍只有四十里不到,下游就是江夏,地勢開闊適合屯駐大批兵馬。可是江陵的袁兵卻沒有調動一艘船隻入江。給人一種坐觀成敗的感覺。

  第三天上程普就感到不對了。江陵的袁兵雖然沒有動,可是江南零陵、長沙兩個郡的兵力,卻突然向一處集結。

  零陵太守廖化,出油江【後被劉備改名為公安】渡過洞庭湖,與長沙太守楊秋相會於巴陵。兵力差不多七八萬,竟然都是步兵。[零][點][看][書]不知袁熙搞什麼名堂?一天功夫,程普就從袁軍進一步的軍事行動上猜出了眉目。竟陵守將胡車兒帥軍渡過襄江,從陸路直接攻打漢陽周泰的駐軍。程普一下子懂了,原來袁熙想從陸路攻打赤壁。

  其實我一直都不明白,《三國演義》中英明的曹丞相,為何要從水路攻打東吳?難道就是因為水路比較快捷嗎?就像張昭所說的:東吳唯一可以憑藉的就是三江之險,曹操已經奪取了江南四郡,長江天塹共有之,我軍怎能抗衡八十萬大軍?

  用我前生的地圖來看,東吳就是江蘇、浙江一帶。而荊州比它大得多了,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廣東大部分的地盤。這些地方從陸地上都與江蘇、浙江接壤。曹丞相完全可以使用騎步兵從陸路攻打。何必舍易求難,舍長就短,不用鞍馬,偏偏要和行家打水戰呢?

  只有一個解釋,就是曹丞相太狂妄了。[零][點][看][書]他選擇水路,是因為那樣比較快。

  赤壁之戰?老子心裡有障礙,不打。我跟他打陸戰!!

  楊秋、廖化接到的命令是從南岸的巴陵直接出兵攻打赤壁。文聘會率領兩百條戰船,在江中巡弋,切斷程普和周泰的聯繫。

  周泰!名副其實的瓮中之鱉。

  前有胡車兒征討,身後是一望無際、波濤萬頃的滾滾大江,向西是袁軍大本營江陵,向東則是劉備大將馬成駐守的江夏石陽城。

  再勇猛,也抵不住士兵恐慌譁變。胡車兒的十八師渡過襄江,文聘同時把戰船擺到了江面上。為了協同作戰,楊秋、廖化留下步兵引輕騎兵五萬,直撲赤壁。讓程普無力分兵救援周泰。巴陵距離赤壁二百里騎兵一日就到城下。

  周泰遭到攻擊的時候,程普正在考慮,能不能出兵救援,救援了有沒有用的問題了?黃蓋主張立即派艦隊接應周泰撤回江南。[零][點][看][書]程普心說,那樣的話,可就被袁兵分成三份來打了。兵力嚴重不足,絕沒有生路。

  黃蓋道:“給我一百條戰船,一萬戰士,我一定全殲袁熙水軍。諒他們也不懂得水戰。”程普站定在堂心,終於下定了決心,握著黃蓋的手道:“公覆,無論成敗,日落之前一定要趕回來,否則,我等都死無葬身之地了。”

  黃蓋激動得到:“自從跟隨孫伯符將軍以來,大小七十餘戰,咱們怕過誰,袁熙乳臭未乾的小子,諒他也沒什麼本事,待我去去就來。”黃蓋慷慨激昂、視死如歸的出了帥帳,點兵上船殺奔北岸漢陽,戰艦從南岸駛出來一半路程,黃蓋站在船頭愣住了。從心口一下子冷到腳心。心說,完了,我命休矣。

  黃蓋眼前出現的是高八丈、長五十丈的樓船巨艦——航空母艦。[零][點][看][書]黃蓋聽說過這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大概漢武帝和東漢時代的伏波將軍馬援【就是馬超的祖先】曾經建造過這種巨艦。近幾百年來,幾乎絕跡了。沒想到袁熙這麼捨得下本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