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那我就跟著將軍兩年,待將軍想娶再娶了吧。”祝融對馬超嫵媚一笑,竟讓他一時間不知所措。
出於這些原因,回到成都時,馬超的身後便多了個蠻族女。由於馬超的奶奶是羌人,他對外族也算不上歧視。只是一到喧鬧的市集,走在祝融身後的馬超不停地四處張望,生怕來往的路人向他投來異樣的目光。結果,來往的百姓的確會多看她幾眼,卻也不算厭惡。
卻聽馬超在前面笑道:“姑娘不必害怕,秦國是不允許百姓歧視與秦國交好的外族的,那邊那個賣馬的是羌人,還有那個賣皮衣的是氐人。”
祝融仔細一看,果然馬超說得那兩人雖然穿著漢服,面容卻與漢人並不一樣。尤其那個羌人異常高大,帶來的馬也都是西涼高大的駿馬。
“不過秦國對於外族也不是完全沒有限制,比如在市場這種地方。”馬超解釋道。“路人看你是因為你這身裝扮出現在這裡是違法的。不過你作為南蠻的公主,身份特殊,在我身後沒人會管。”
“誒?”祝融一聽,看了看自己的皮衣虎群,又盯著來往的行人看了許久,尷尬地紅著臉,小聲道:“我還是換身衣服為好。”
隨後,馬超便帶著祝融走進一家市場,為她挑選合身的衣服。離開南蠻以後,祝融一直跟在馬超的身後。這位戰場上威風凜凜的將軍實際上並不算可怕,反而很平易近人,一直為她解釋秦國很多新奇的事物。只不過馬超只是客觀地解釋,當祝融問道秦公這麼做究竟好不好的時候,卻聽這位將軍傻笑著回答道:“秦公這麼做自有他的道理,我又不聰明,怎麼知道他好不好?只要秦公對我的家人都很好,別的我自然不必過問。”
馬超就是這樣的一個將軍,戰場上的一名勇將,戰場外的一個普通人。祝融換上了一身青色的衣服,問馬超道:“孟起哥哥,好看麼?”
馬超撓了撓頭,一副為難的表情,笑道:“姑娘一直都很好看,何必拘泥於一件衣服呢。”
祝融撅了撅嘴,眼神中有些不滿,卻也只說了句:“傻哥哥。”便買下了這件衣服。
“孟起哥哥不急著回成都麼?”祝融問道。
“先生還有事情,說要整頓益州世家,如果那些世家被逼反,先生就要動用武力,所以我還有用。”
此時的司馬懿在益州刺史府中查看戶籍。秦國在農法上相對漢朝改動不大,不阻止世家兼併土地,但要按照土地繳納糧草,按人口繳納錢財。周弘在擬定這方面法規時,特意強調了稅務不能漏收。
但這戶籍薄上,很多擁有大量土地的世家大族實際上記錄的人口卻很少。司馬懿世家出身,他豈能不知道世家私藏人口逃避稅收的伎倆?而且大量的私藏人口不但會減少國家稅收,也會形成一個不穩定因素,就是這些世家對君主不滿時,可以聯合起來發動兵變奪權。
沒錯,大多數世家都想利用自己的私人力量得到利益,甚至世代為官的權力。董楓的唯才是舉,雖不會引起司馬懿這樣真正有能力的人的不滿,卻也引起了益州世家的強烈抵制。而原本可以同時壟斷商業和農業的世族也因為小商賈的不斷增多而不能造成壟斷效果。
司馬懿翻完帳薄,喝了口茶,寫了道命令:分派馬超,張遼,張任,高定分別帶兵統計成都,巴郡,梓潼,廣漢四城的人口。
本來,整治世家應該是一個十分複雜的過程,因為郡縣的小官中庶族寒門是少數,而世族是多數。司馬懿敢在益州這樣決策,並非是徹底想和世家撕破臉皮。在當時,益州有三個世族子弟得到了董楓的重用。分別是黃權,法正和秦宓。黃權是一個性格耿直的人,他在長安為官,家裡卻沒有私藏人口的跡象,可見其立場。而法正是個有抱負的人,現任益州別駕,並不算是小官。董楓收復益州的時候,曾說法正將來打仗時可做軍師隨軍出征,可見其深受董楓重視。一個有抱負並會受重用的人,不會為了和主公爭奪些可有可無的利益而反對主公。法正和黃權都不會反,只剩下益州功曹,秦宓了。
秦宓這個人是擁護世族的,但他的官職,能調動的勢力卻遠小於法正和黃權,更何況益州牧張松是寒門出身,擁護秦公。
果如司馬懿所料,政策下達後,益州世家分成以黃家,法家為首的助秦派,和以秦家為首的抑秦派。一開始,助秦派聲望更高,且不受秦國的軍事威脅,但抑秦派渴望利益,支持兩邊的世家數目不分伯仲。
這時司馬懿又採取了第二項措施,將益州的一筆巨大的經濟收入——官府工坊的一成利益按照官職大小分給當地官員。同時,他對助秦派的官員加官進爵,對抑秦派的進行降職甚至貶官。司馬懿的這顆甜果,立刻讓助秦派的勢力增大不少。此消彼長,抑秦派逐漸失去了官場上的影響力。
兩個月以後,益州的人口調查完畢,大多數世家均如實報上人口,少數則被秦軍抄家,家奴解散。而抑秦派的帶領者秦家則舉家遷入荊州,秦宓也辭官而去。至此,董楓交給司馬懿的世家整治工作也算完成了。
當然,秦國在官員上還必須依靠世家的支持,司馬懿對世家的整治也如大禹治水,疏而不堵,以小利換大利,以世家的內部矛盾而換取臨時的穩定,並非長久之策。有朝一日,法正,張松這些人老去,世家中的不正之風就又會蔓延。但在董楓一批批書院的學生長大成人後,分配到各郡縣,便可讓秦國逐漸擺脫世家的控制。只是若想實現這一目標,還需要幾十年的過渡期。
出於這些原因,回到成都時,馬超的身後便多了個蠻族女。由於馬超的奶奶是羌人,他對外族也算不上歧視。只是一到喧鬧的市集,走在祝融身後的馬超不停地四處張望,生怕來往的路人向他投來異樣的目光。結果,來往的百姓的確會多看她幾眼,卻也不算厭惡。
卻聽馬超在前面笑道:“姑娘不必害怕,秦國是不允許百姓歧視與秦國交好的外族的,那邊那個賣馬的是羌人,還有那個賣皮衣的是氐人。”
祝融仔細一看,果然馬超說得那兩人雖然穿著漢服,面容卻與漢人並不一樣。尤其那個羌人異常高大,帶來的馬也都是西涼高大的駿馬。
“不過秦國對於外族也不是完全沒有限制,比如在市場這種地方。”馬超解釋道。“路人看你是因為你這身裝扮出現在這裡是違法的。不過你作為南蠻的公主,身份特殊,在我身後沒人會管。”
“誒?”祝融一聽,看了看自己的皮衣虎群,又盯著來往的行人看了許久,尷尬地紅著臉,小聲道:“我還是換身衣服為好。”
隨後,馬超便帶著祝融走進一家市場,為她挑選合身的衣服。離開南蠻以後,祝融一直跟在馬超的身後。這位戰場上威風凜凜的將軍實際上並不算可怕,反而很平易近人,一直為她解釋秦國很多新奇的事物。只不過馬超只是客觀地解釋,當祝融問道秦公這麼做究竟好不好的時候,卻聽這位將軍傻笑著回答道:“秦公這麼做自有他的道理,我又不聰明,怎麼知道他好不好?只要秦公對我的家人都很好,別的我自然不必過問。”
馬超就是這樣的一個將軍,戰場上的一名勇將,戰場外的一個普通人。祝融換上了一身青色的衣服,問馬超道:“孟起哥哥,好看麼?”
馬超撓了撓頭,一副為難的表情,笑道:“姑娘一直都很好看,何必拘泥於一件衣服呢。”
祝融撅了撅嘴,眼神中有些不滿,卻也只說了句:“傻哥哥。”便買下了這件衣服。
“孟起哥哥不急著回成都麼?”祝融問道。
“先生還有事情,說要整頓益州世家,如果那些世家被逼反,先生就要動用武力,所以我還有用。”
此時的司馬懿在益州刺史府中查看戶籍。秦國在農法上相對漢朝改動不大,不阻止世家兼併土地,但要按照土地繳納糧草,按人口繳納錢財。周弘在擬定這方面法規時,特意強調了稅務不能漏收。
但這戶籍薄上,很多擁有大量土地的世家大族實際上記錄的人口卻很少。司馬懿世家出身,他豈能不知道世家私藏人口逃避稅收的伎倆?而且大量的私藏人口不但會減少國家稅收,也會形成一個不穩定因素,就是這些世家對君主不滿時,可以聯合起來發動兵變奪權。
沒錯,大多數世家都想利用自己的私人力量得到利益,甚至世代為官的權力。董楓的唯才是舉,雖不會引起司馬懿這樣真正有能力的人的不滿,卻也引起了益州世家的強烈抵制。而原本可以同時壟斷商業和農業的世族也因為小商賈的不斷增多而不能造成壟斷效果。
司馬懿翻完帳薄,喝了口茶,寫了道命令:分派馬超,張遼,張任,高定分別帶兵統計成都,巴郡,梓潼,廣漢四城的人口。
本來,整治世家應該是一個十分複雜的過程,因為郡縣的小官中庶族寒門是少數,而世族是多數。司馬懿敢在益州這樣決策,並非是徹底想和世家撕破臉皮。在當時,益州有三個世族子弟得到了董楓的重用。分別是黃權,法正和秦宓。黃權是一個性格耿直的人,他在長安為官,家裡卻沒有私藏人口的跡象,可見其立場。而法正是個有抱負的人,現任益州別駕,並不算是小官。董楓收復益州的時候,曾說法正將來打仗時可做軍師隨軍出征,可見其深受董楓重視。一個有抱負並會受重用的人,不會為了和主公爭奪些可有可無的利益而反對主公。法正和黃權都不會反,只剩下益州功曹,秦宓了。
秦宓這個人是擁護世族的,但他的官職,能調動的勢力卻遠小於法正和黃權,更何況益州牧張松是寒門出身,擁護秦公。
果如司馬懿所料,政策下達後,益州世家分成以黃家,法家為首的助秦派,和以秦家為首的抑秦派。一開始,助秦派聲望更高,且不受秦國的軍事威脅,但抑秦派渴望利益,支持兩邊的世家數目不分伯仲。
這時司馬懿又採取了第二項措施,將益州的一筆巨大的經濟收入——官府工坊的一成利益按照官職大小分給當地官員。同時,他對助秦派的官員加官進爵,對抑秦派的進行降職甚至貶官。司馬懿的這顆甜果,立刻讓助秦派的勢力增大不少。此消彼長,抑秦派逐漸失去了官場上的影響力。
兩個月以後,益州的人口調查完畢,大多數世家均如實報上人口,少數則被秦軍抄家,家奴解散。而抑秦派的帶領者秦家則舉家遷入荊州,秦宓也辭官而去。至此,董楓交給司馬懿的世家整治工作也算完成了。
當然,秦國在官員上還必須依靠世家的支持,司馬懿對世家的整治也如大禹治水,疏而不堵,以小利換大利,以世家的內部矛盾而換取臨時的穩定,並非長久之策。有朝一日,法正,張松這些人老去,世家中的不正之風就又會蔓延。但在董楓一批批書院的學生長大成人後,分配到各郡縣,便可讓秦國逐漸擺脫世家的控制。只是若想實現這一目標,還需要幾十年的過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