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原本相對比較落後,剛剛建國的印度聯邦共和國、南洋聯邦共和國、中美聯邦共和國等國家也因為政治制度比較清明,從一開始就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開始這些地區和國家中興的進程。

  第二六四章 戰爭交響樂十三

  更新時間2010-12-28 16:54:05 字數:3337

  一九四五年,除了世界戰局的風雲變化,滌盪起伏,讓人眼花繚亂以外,一個重要人物的離世,也給這一年的歷史添上了特別神秘的一面。

  一九四五年五月二十九日,比尋波和周濤後世推遲發生了一個月的大事,還是在美國如期發生了,這一天,美國歷史上唯一一個連任四介的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因為突發腦溢血離開了人世,雖然,因為一對年輕戀人的靈魂穿越到這個世界上,使得世界格局的走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羅斯福並沒有如同他在另一世那樣,取得那麼輝煌的成就,甚至在晚年,還因為自己的誤判,為自己的人生留下了一些遺憾,可是這個為美國殫精竭慮的老人,還是同樣得到了世人的尊重。

  就算是世界還在戰亂紛飛中,人們還是用各種方式紀念著這個對這個世界的發展起到舉足輕重影響的人物。

  羅斯福離世後,副總統杜魯門接替他登上的總統的寶座,杜魯門面對的並不是一個大好的局面,雖然,在太平洋地區,美國已經失去了一個名叫日本的敵人,可是,美國卻沒有任何顏面說自己取得了這場偉大的勝利,在對抗日本的過程中,美國基本上成了受害者和看客。

  到了最後,當整個太平洋地區都落入中國的勢力範圍時,美國才幡然醒悟,原來,自己和日本一樣,這些年,都成了這場發生在太平洋地區的驚天大戲的演員,扮演了一場並不精彩甚至有些悲劇色彩的配角角色。

  等到大幕落下時,自己國家不但沒能獲得任何好處,反而連自己傳統的中美洲勢力範圍也已經易手,在自己的後院中,崛起了一個中美聯邦共和國的這麼一個強大而統一的國家。南美洲的巴西智利阿根廷等國家和地區,也在南美洲統一組織的領導下,開始走向了統一獨立的進程,估計不久的將來,南美聯邦共和國也會正式成立。

  如果說在太平洋地區,唯一讓杜魯門感覺不是特別遭的是,在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崛起的幾個國家,都實行了自由市場的資本主義道路,包括南洋聯邦共和國、澳洲聯邦共和國,和中美聯邦共和國。

  就算是在印度洋地區和非洲地區這幾年陸續崛起的印度聯邦共和國、阿拉伯聯邦共和國、非洲聯邦共和國等國家也走向了自由市場的資本主義道路。

  雖然這些新崛起的國家幾乎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加強了國家對土地、礦山、能源等基礎資源的控制。以及影響民生和國家安全的基礎建設和特殊行業都實現了國家化的道路,可是在廣大的民用市場上,還是完全是走的自由市場化道路,這樣,對著世界延續原有的格局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不過是美國希望獲得廉價能源的機會大大減小了而已。

  這些國家的成立,雖然極大的影響了美國的資本掠奪政策,可是卻在客觀上抑制了中國這樣的強國稱霸全球的可能性。

  面對這樣的覺果,讓杜魯門心中稍微舒心一點。

  可是當杜魯門的眼光投放到歐洲的時候,那稍微舒緩一點的心,有立刻變得糾結起來。

  歐洲和德國的兩個戰場現在已經完全成了絞肉機和無底洞。

  大量的盟軍士兵,要在這兩個戰場上喪命,大量的戰爭物資要在這兩個戰場上消耗,如果這樣的戰爭再打上幾年,那麼,這個世界就要完全屬於中國以及其他幾個新崛起的大國了。如果這些國家,在和平環境裡面再發展幾年,自己這些傳統歐美強國,哪裡還有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啊。

  杜魯門就是在這樣的複雜情感中接手了羅斯福留下的美國攤子。

  和杜魯門有著同樣心思和也包括英國、蘇聯等國家,在經歷同這幾年痛苦的戰爭後,這些國家現在都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卻還必須為了對抗德國,苦苦支撐著。

  同樣,德國現在日子也並不好過,甚至可以說是同樣面臨著崩潰的邊緣,在東線,蘇聯人雖然失去了大的銳氣,卻從各方面給自己帶來麻煩。讓自己的部隊難以抽身。

  在西線義大利和諾曼第兩個戰場中,對德國來說,同樣是如同絞肉機一般,每天都要有著大量的士兵和物資向裡面填補。這樣的局面,也讓許多原本堅定地支持希特勒的德國人轉而對希特勒出現了不滿。

  一九四五年七月份,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和尋波後世不同的是,原本發生在一九四四年七月的一次刺殺希特勒的行動,被推遲到了一九四五年七月份,而這一次行動的效果,卻是迥然不同。

  施陶芬伯格,一九零七年出生在德國一個貴族家庭,他父親是德國皇家軍隊的將軍,他從小生活環境優越,中小學上的是貴族學校。

  希特勒上台前他畢業於德國軍事學院,不久就加入了國防軍。

  早期的施陶芬伯格是一名納粹的崇拜者,他十分讚賞希特勒關於純淨德意志民族的說法,以能為希特勒作戰為榮。

  甚至在結婚時他也一身戎裝,他說,軍人在任何時候都是軍人,婚禮也不例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