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為防止出意外。華夏戰士迅速操控著投石機,將彈丸教著城池投擲出去,在黑暗地空中刑過一道弧線,遠遠地落向西水門的城樓。

  轟的一聲,彈丸砸在城樓上面,將城牆上站著的幾名宋兵砸翻在下面,慘叫著爬不起來。

  在投擲了那麼多天之後,投石機操控手早已掌握了訣竅,幾乎可以做到百發百中,將彈丸投擲到城牆上每一個固定的位置。

  儘管有肉墊在下面。彈丸還是被砸得裂開,斜躺在城樓下面的城牆上。那嗤嗤的火光,仍在向著彈丸裡面延伸。

  城下的大宋君臣。被城樓所擋,自然看不到那邊的景象,只是聽到轟的一聲,以及宋兵地慘叫!然後再沒有別的,都不由疑惑地互相對視。

  只有趙虎向後退了幾步。躲在一處房屋後面,伸手捂住了耳朵。

  唇邊現出一絲陰險的快樂微笑。

  看到他這副模樣,不安地預感湧上心頭,幾名大臣正在考慮是不是跑過去和他並肩站著,突然聽到“轟”的一聲響起。

  這一聲,便如晴天霹靂一般。比之剛才的轟鳴聲大了無數倍,隨後就在眾人驚駭的目光之中,看到那高大的城樓突然崩塌了!

  彈丸內藏的烈性火藥爆炸開來。讓緊挨著它地城樓首當其衝,轟然崩倒,無數鐵片、鋼珠四面飛射,將城牆上的大批宋兵打得一片血肉模糊,慘叫著摔倒在城牆上面,或是乾脆一頭從高處摔了下去,肝腦塗地而死。

  在城下,趙禎仰起頭來,恐懼地目光之中,清楚地看到不遠處那高大的城樓劇烈震動!在轟鳴聲中緩緩地向自己這邊倒下來,直到大半城樓轟然摔落城下,濺起大片煙塵,向著四處瀰漫。

  在煙塵瀰漫之中,無數衛士和大臣都在驚慌地呼喊著,四處亂跑,相互踐踏,受傷者不在少數,慘叫聲漫天響起,讓所有人都陷入慌亂恐懼之中。

  只有趙虎躺在暗處,看著他們搖頭嗟嘆。不管怎麼說,到底都是舊時同鄉,若是他們早肯投降、和議,也就不必弄這麼大的陣仗了。

  趙禎被許多忠心的衛士牢牢用身體遮蔽住,未曾受傷,卻被驚嚇過甚,幾乎暈厥。

  直到趙虎走到他的前方十餘步外,大聲向他嘶吼,他才清醒過來,又慌張大叫,喝令衛士將他攔住,不許他地接近。

  而在旁邊,其他的大臣也都躲趙虎遠遠的,用恐懼地目光看著他,只有那些悍不畏死的衛士還在忠心耿耿,用身體守護著大宋的天子。

  無形之中,作為華夏使者的趙虎已經成為了魔鬼的化身,方才那驚心動魄的一幕,成為了許多大臣永久的夢魘,再也無法忘記。

  趙虎無奈地搖頭,雙手攏在口邊,朝著幾乎被震聾的趙禎放聲大吼道:“奉我朝皇上之命,我要重新與你和談!”

  無邊的恐懼在汴梁城中瀰漫開來,所有的人都在談論著華夏軍那恐怖的武器,以及那震天裂地的巨大威力。

  單只一擊,就可將一座城樓轟塌,而傳說中華夏軍還有無數這樣的武器,一同轟擊之下,就算要將汴梁城擊成碎片,也不過是輕而易舉的事!

  所有百姓心中都充滿恐懼,士兵們心裡的害怕更甚。每一個人都在擔心,這天雷擊頂般的恐怖武器若落在自己頭上,自己家中,只怕所有親人都要粉身碎骨,連一點殘屍都不能留下!

  實際上,以華夏軍那粗劣的炸藥武器,要想投過來轟倒城牆,都很艱難,更不用說轟平整座城市了。但人們的恐懼助長了謠言的傳播,隨著一張張嘴向城中每一個角落傳播過去。

  戰戰兢兢爬上城牆觀望敵情的士兵們恐懼地發現,敵軍的營寨又增加了許多。而出現在各處城牆外耀武揚威的華夏軍也證實了敵軍增兵的消息,而這些士兵,大多是新來的異族步兵。

  戰報也隨著這個消息傳來,河東宣撫使秦統重新糾集了大軍十七萬,其中包含大批新募集的義軍,向著汴梁進軍勤王,卻被北朝的國舅狄育率大批增援的步騎軍攔住,在野戰之中大破宋軍,秦統當場戰死!

  十餘萬大軍潰散逃走,還有許多宋兵被華夏軍俘獲,悲慘地成為了奴隸。

  在此戰之後,山西一境都淪入華夏軍之手:而源源不斷趕來的党項、回鶻聯軍也匯入狄青帳下,接受他的命令,將每一個縣城都牢牢控制住,逐一擊破前來支援的宋軍,將西北一帶的宋軍主力消耗殆盡。

  在留下足夠的士兵守衛新占領的地區之後,狄青率領十萬援兵南渡黃河,陳兵汴梁城下,與原來的十萬騎兵駐紮在連營之內,將整個汴梁城,死死地圍困起來,不容任何一人通過連營。

  這正是羅大成一直在等待的,若能以二十萬大軍威臨汴梁,用以壓迫趙禎同意和談,並答應華夏國提出的條件,攻城之戰的損失,也可以避免了。

  趙虎在城中與趙禎討價還價,在多次交涉未果的情形下,不得不將要價降低到只要沿海十州之地,此外再隔黃河而治,便可退兵北還。而大宋奉華夏為漢族正溯的條款,也改成了兩國共同發布公告,並稱為大漢正統,以兄弟之國相稱,此後友好和睦,再不相攻戰。

  趙禎卻仍是咬牙不允,多年來被羅大成欺凌的怒火終究壓抑不住,何況要割取十州,連江南都要割去數城,將來又有何面目去見打下這番基業的太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