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
也因此發生重大改變。
今天隱形空軍的出現,從軍事威脅的分量和其中包含的戰略寓意上說, 絕不亞於當年的
核武器和核壟斷時代,只是因為今天中國奉行和平發展外交政策,與各大國關係實現正常化,
國際環境不像當年"高天滾滾寒流急";國家遠離戰爭日久,國人沒有危機意識,沒有察覺這
種巨大的危險而已。
但我不能不說, 太平洋的政治天空雖然沒有崩塌, 但軍事意義上的天空的確已呈現出搖
搖欲墜的跡象。那些以俄羅斯戰機米格-29、蘇-27-30 系列和 S-300 等地空飛彈系統為主戰
空軍裝備的國家, 其空防體系從技術上說相對於隱形空軍已整體失效。 對於東亞和平和世界
和平肩負重任的國家,必須要從戰略的高度思考重新支撐這一地區空中軍事態勢失衡的辦
法。戰略上可以藐視敵人,戰術上必須重視敵人。不能再把寶貴的國防經費浪費在過時的體
繫上,繼續加固那道已被突破的"長城"了,要以全新的思路迎接這一全新的挑戰;也不能再
在新軍事變革的口號中無的放矢無所作為了。 最重要的,不能再對已經逼到眼前的威脅視而
不見了!20 世紀 40 年代中國學術界"戰國策派"的何永佶,曾形象地將當時中國比做一條金
魚,別國早已對它垂涎三尺,日本更張開血盆大口欲以吞噬。國家民族危在旦夕,然而,國
人尤渾噩如夢。他說:"譬之一條金魚:當其在金魚缸時,'優哉游哉',以為天下是一個'信義
和平'的世界,那裡面沒有鯊鯨黿鱉而只有青草白石金魚缸,也的確是這樣的世界。那條金
魚在這安樂窩的金魚缸里住了幾千年,忽然被拋入大海,那裡有海虎、海豹、海獅、……海
蛇、海蠍,各個垂涎它金色的美,……這條金魚也許就因自己的美麗而遭不測。把'中國'二
字代替'金魚',就可知我們的處境之危。國人猶以為現在仍是'金魚缸'的政治,而不知早已變
為'大海洋'的政治了。"我不知道今天的中國有沒有、有多少這種"金魚"似的人們。但我想說,
猛禽不僅已經凌空,而且已到門前,必須立即行動,全力應對,形勢刻不容緩!
第十部分 6.百年磨一"劍"(1)
百年磨一"劍":隱藏在 F-22A 後面的美國隱形空軍計劃
美國空軍隱形戰機的性能令人驚嘆。 但更令人驚嘆的是, 美國為擁有隱形飛機所進行的
持之以恆的努力: 從認識到飛機應用於戰爭需要解決隱形問題的 1913 年, 到計劃 2010 年左
右基本實現空軍的隱形 2007 年 2 月 12 日,首批 12 架 F-22A 戰機抵達日本沖繩島美軍基地
化,跨度將近 100 年!
(一)從一發步槍子彈的隱憂到"黑計劃"
"隱形"是一個通俗的說法,其軍事技術術語即美空軍官員說的"低可探測性"。1911 年,
義大利為奪取奧斯曼帝國北非省份的黎波里塔尼亞 (今利比亞首都) 於 9 月 29 日向土耳其
,
開戰。10 月 23 日 16 時 19 分,義大利陸軍航空隊長皮亞紮上尉駕駛一架單翼機,飛到土耳
其軍隊光禿禿的陣地上空,這是飛機首次出現在戰場。10 月 25 日,副隊長莫伊佐從空中偵
察到一個很大的阿拉伯營地,當他想進一步看個究竟時,突然地面射來 3 發來復槍彈,飛機
被擊傷。接著,土軍就第一次萌生了空中"隱形"意識:1912 年 5 月 2 日,馬連戈上尉首次
實施了 30 分鐘的夜間偵察,不久又對土軍陣地進行了一次夜間轟炸。遠在戰場之外的美國
人,出於對軍事天生的敏感,意識到地面火力已成空中行動最直接的威脅,必須研究解決隱
蔽突防的戰術要求。1913 年,美國作戰部進行了幾次試驗,打算建造一種肉眼看不見的飛
機的可行性。1914 年, 《飛行雜誌》報導類似試驗時說:"只有機體隱約可見。隱約的機體
以及馬達、飛行員和乘員展現的輪廓如此之小,以至在今日飛機的飛行速度下,槍炮要精確
地瞄準,幾乎變得不可能了。"這是美國最早萌生隱形意識和針對目視偵察手段進行飛機隱
形的努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人發明了雷達,夜晚再也不是飛機遁形的幕布。不過,由於這
時的防空武器是以高射炮為主,準確性和機動性差;殲擊機的武器以航空機槍為主,射程近,
威力小;對於空中進攻而言,隱形相對於速度、航程和載彈量等技戰術指標,還不是最重要
的。加之電子技術尚在萌芽期,化學工業和精密機械工業也不夠發達,客觀上也無法提供強
力的技術和物質支撐。所以,這時提高空中攻擊有效性的方法,是以戰役、戰術的巧妙籌劃
為主。儘管如此,荷蘭科學家還是研製出了具有雷達吸波性能的材料,日本人也開發出了類
似的鐵氧體材料——矽鋼片。美國開始以雷達為主要反制對象的隱形材料和技術研究。
今天隱形空軍的出現,從軍事威脅的分量和其中包含的戰略寓意上說, 絕不亞於當年的
核武器和核壟斷時代,只是因為今天中國奉行和平發展外交政策,與各大國關係實現正常化,
國際環境不像當年"高天滾滾寒流急";國家遠離戰爭日久,國人沒有危機意識,沒有察覺這
種巨大的危險而已。
但我不能不說, 太平洋的政治天空雖然沒有崩塌, 但軍事意義上的天空的確已呈現出搖
搖欲墜的跡象。那些以俄羅斯戰機米格-29、蘇-27-30 系列和 S-300 等地空飛彈系統為主戰
空軍裝備的國家, 其空防體系從技術上說相對於隱形空軍已整體失效。 對於東亞和平和世界
和平肩負重任的國家,必須要從戰略的高度思考重新支撐這一地區空中軍事態勢失衡的辦
法。戰略上可以藐視敵人,戰術上必須重視敵人。不能再把寶貴的國防經費浪費在過時的體
繫上,繼續加固那道已被突破的"長城"了,要以全新的思路迎接這一全新的挑戰;也不能再
在新軍事變革的口號中無的放矢無所作為了。 最重要的,不能再對已經逼到眼前的威脅視而
不見了!20 世紀 40 年代中國學術界"戰國策派"的何永佶,曾形象地將當時中國比做一條金
魚,別國早已對它垂涎三尺,日本更張開血盆大口欲以吞噬。國家民族危在旦夕,然而,國
人尤渾噩如夢。他說:"譬之一條金魚:當其在金魚缸時,'優哉游哉',以為天下是一個'信義
和平'的世界,那裡面沒有鯊鯨黿鱉而只有青草白石金魚缸,也的確是這樣的世界。那條金
魚在這安樂窩的金魚缸里住了幾千年,忽然被拋入大海,那裡有海虎、海豹、海獅、……海
蛇、海蠍,各個垂涎它金色的美,……這條金魚也許就因自己的美麗而遭不測。把'中國'二
字代替'金魚',就可知我們的處境之危。國人猶以為現在仍是'金魚缸'的政治,而不知早已變
為'大海洋'的政治了。"我不知道今天的中國有沒有、有多少這種"金魚"似的人們。但我想說,
猛禽不僅已經凌空,而且已到門前,必須立即行動,全力應對,形勢刻不容緩!
第十部分 6.百年磨一"劍"(1)
百年磨一"劍":隱藏在 F-22A 後面的美國隱形空軍計劃
美國空軍隱形戰機的性能令人驚嘆。 但更令人驚嘆的是, 美國為擁有隱形飛機所進行的
持之以恆的努力: 從認識到飛機應用於戰爭需要解決隱形問題的 1913 年, 到計劃 2010 年左
右基本實現空軍的隱形 2007 年 2 月 12 日,首批 12 架 F-22A 戰機抵達日本沖繩島美軍基地
化,跨度將近 100 年!
(一)從一發步槍子彈的隱憂到"黑計劃"
"隱形"是一個通俗的說法,其軍事技術術語即美空軍官員說的"低可探測性"。1911 年,
義大利為奪取奧斯曼帝國北非省份的黎波里塔尼亞 (今利比亞首都) 於 9 月 29 日向土耳其
,
開戰。10 月 23 日 16 時 19 分,義大利陸軍航空隊長皮亞紮上尉駕駛一架單翼機,飛到土耳
其軍隊光禿禿的陣地上空,這是飛機首次出現在戰場。10 月 25 日,副隊長莫伊佐從空中偵
察到一個很大的阿拉伯營地,當他想進一步看個究竟時,突然地面射來 3 發來復槍彈,飛機
被擊傷。接著,土軍就第一次萌生了空中"隱形"意識:1912 年 5 月 2 日,馬連戈上尉首次
實施了 30 分鐘的夜間偵察,不久又對土軍陣地進行了一次夜間轟炸。遠在戰場之外的美國
人,出於對軍事天生的敏感,意識到地面火力已成空中行動最直接的威脅,必須研究解決隱
蔽突防的戰術要求。1913 年,美國作戰部進行了幾次試驗,打算建造一種肉眼看不見的飛
機的可行性。1914 年, 《飛行雜誌》報導類似試驗時說:"只有機體隱約可見。隱約的機體
以及馬達、飛行員和乘員展現的輪廓如此之小,以至在今日飛機的飛行速度下,槍炮要精確
地瞄準,幾乎變得不可能了。"這是美國最早萌生隱形意識和針對目視偵察手段進行飛機隱
形的努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人發明了雷達,夜晚再也不是飛機遁形的幕布。不過,由於這
時的防空武器是以高射炮為主,準確性和機動性差;殲擊機的武器以航空機槍為主,射程近,
威力小;對於空中進攻而言,隱形相對於速度、航程和載彈量等技戰術指標,還不是最重要
的。加之電子技術尚在萌芽期,化學工業和精密機械工業也不夠發達,客觀上也無法提供強
力的技術和物質支撐。所以,這時提高空中攻擊有效性的方法,是以戰役、戰術的巧妙籌劃
為主。儘管如此,荷蘭科學家還是研製出了具有雷達吸波性能的材料,日本人也開發出了類
似的鐵氧體材料——矽鋼片。美國開始以雷達為主要反制對象的隱形材料和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