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入戰爭,新型軍事力量將是怎樣的電閃雷鳴、摧枯拉朽。一些國家當時只看到了兩種新型兵
器,而希特勒卻看到了兩種新型機械化力量的組合,將產生排山倒海的閃電戰效果。
隱形空軍的出現,意味著世界 80 年來空中力量基本平衡的時代結束。
在 20 世紀 80 年代以前,雙方陣營發生的戰爭中,美制戰機和蘇制戰機殺得難解難分。
中國對這一頁歷史的理解,來自越南戰爭期間直接的國土防空心得。可以說,美國飛機之所
以不越過 17 度線,即使屢屢吃虧也不進行軍事報復,主要是中國裝備著以殲-6 為主、性能
毫不落後的龐大防空機群。
但從 1989 年 F-117 參戰,標誌著半個多世紀以來,美、蘇的空中均勢開始被打破,當
2005 年底 F-22A"猛禽"來到, 實際上標誌著雙方的差距已經拉大到一代以上——俄羅斯其實
沒有一種能夠與 F-117 抗衡的隱形戰機問世。在可以預料的時間內,甚至世界在研製的戰鬥
機中,也沒有一種可以與 F-22A 的全面性能相媲美,不對稱的態勢還在急劇傾斜著。
美國不僅贏得了政治層面上的冷戰,還贏得了一場發生在實驗室里的世界級的"大空戰
"。
由於這一空中軍事態勢的"失衡",原有的總體安全與和平效應將化為烏有。美國自海灣
戰爭以來樹立起來的軍事信心,將空前膨脹為技術迷信,一些右翼鷹派政客,將更加傾向於
使用武力解決國際爭端。如果說以前美國是延續大英帝國的"炮艦外交",以後它將推行自己
升級版的"空襲外交"。美國近 20 年來從亞洲到歐洲、非洲、拉丁美洲再到亞洲,輕率發動
一系列戰爭並取得精彩的軍事勝利,已經為 21 世紀的強力外交手段進行了成功的實踐。隨
著隱形空軍讓美軍的實力再上新台階,美國鷹的翅膀更加強勁, 美國的國家戰略和外交將更
趨霸權化,一如它在現代史上曾經有過的那樣。
第十部分 3.中國將面臨自核訛詐之後最重大的…
如此一來,那些處於空中力量弱勢一端的國家,將要生活在傾斜或垂直的軍事威脅下,
一如當年沒有核武器的大國生活在核壟斷的烏雲下。
美國除了"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樣高懸在頭頂的常規軍事威懾之外,還有隱形戰機等"黑"
武器和核武器結合成最鋒利"手術刀"的威脅。隨著技術的進步,乾淨型核武器和小當量核武
器的問世,使核門檻越來越低,而這一趨勢又使隱形戰機和核武器的結合越來越成為可能、
甚至是必然。 由於這種合乎政治和軍事邏輯的推理, 即使是現在擁有核武器但只有常規投送
力量的大國,也將再次處於由隱形空軍帶來的核威脅之下。2006 年初美國國防部《四年防
務評估報告》將中國、俄羅斯、印度列為走到"戰略十字路口"的國家,警惕、戒備之情溢於
言表;2002 年 3 月 9 日,美國《洛杉磯時報》發表防務政策分析家威廉·阿爾肯的文章,
說美國國防部 1 月 8 日遞交給國會的《核態勢評估報告》中,已認定新世紀的潛在核打擊對
象名單, 布希政府已下令美國軍隊準備緊急方案, 以便在必要情況下對至少 7 個國家準備采
取核攻擊。這 7 個國家是俄羅斯、伊拉克、朝鮮、伊朗、利比亞、敘利亞和中國。文章還說,
美國核戰略的重點已經由防範大規模核大戰轉移到防範地區衝突中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
美國軍事行動所帶來的挑戰和威脅。
現在,人們不能再把美國總統的話當做戲言了。
由於隱形戰機和隱形空軍的進攻性,其與核武器的結合構成的新型"核危險",遠比美國
大肆宣揚的 NMD、TMD 和 CMD 對一個大國核力量體系的威脅要大得多。
因此,率先擁有隱形空軍的美國,實際上等於握有一張獨有的"隱形訛詐"的政治和外交
"黑"王牌。
東亞將首先面臨美國隱形空軍的戰略壓力。20 年前"猛禽"設計時,原是為了清除歐洲
上空的蘇聯戰機的。但當它還在"孵化"階段時蘇聯便已解體。美國隨之將戰略重點轉向亞洲,
之後更具體和明目張胆地指定中國為下一個挑戰者。 在一系列掃蕩蘇聯勢力範圍, 收穫冷戰
成果的局部戰爭結束之後,美國開始了全球軍事部署大調整,從政治、外交和軍事上開始構
築對中國的戰略包圍圈。
不知是不是巧合,在美國空軍 2005 年 12 月 15 日宣布 F-22A"猛禽"正式服役,2006 年
2 月 3 日,僅僅 50 天之後,美國國防部《四年防務評估報告》就正式公布,其中將中國列
為"最大潛在對手"。 此前美國政府高官已不止一次表示, 不能讓 F-15 面對中國蘇-27 的威脅。
世界著名的《簡氏防務周刊》預測,F-22A"猛禽"可能將部署於關島這個東亞的戰略制高點。
現在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已經部署有 4 架 B-2 型隱形戰略轟炸機,隨後將要部署另外的 6
器,而希特勒卻看到了兩種新型機械化力量的組合,將產生排山倒海的閃電戰效果。
隱形空軍的出現,意味著世界 80 年來空中力量基本平衡的時代結束。
在 20 世紀 80 年代以前,雙方陣營發生的戰爭中,美制戰機和蘇制戰機殺得難解難分。
中國對這一頁歷史的理解,來自越南戰爭期間直接的國土防空心得。可以說,美國飛機之所
以不越過 17 度線,即使屢屢吃虧也不進行軍事報復,主要是中國裝備著以殲-6 為主、性能
毫不落後的龐大防空機群。
但從 1989 年 F-117 參戰,標誌著半個多世紀以來,美、蘇的空中均勢開始被打破,當
2005 年底 F-22A"猛禽"來到, 實際上標誌著雙方的差距已經拉大到一代以上——俄羅斯其實
沒有一種能夠與 F-117 抗衡的隱形戰機問世。在可以預料的時間內,甚至世界在研製的戰鬥
機中,也沒有一種可以與 F-22A 的全面性能相媲美,不對稱的態勢還在急劇傾斜著。
美國不僅贏得了政治層面上的冷戰,還贏得了一場發生在實驗室里的世界級的"大空戰
"。
由於這一空中軍事態勢的"失衡",原有的總體安全與和平效應將化為烏有。美國自海灣
戰爭以來樹立起來的軍事信心,將空前膨脹為技術迷信,一些右翼鷹派政客,將更加傾向於
使用武力解決國際爭端。如果說以前美國是延續大英帝國的"炮艦外交",以後它將推行自己
升級版的"空襲外交"。美國近 20 年來從亞洲到歐洲、非洲、拉丁美洲再到亞洲,輕率發動
一系列戰爭並取得精彩的軍事勝利,已經為 21 世紀的強力外交手段進行了成功的實踐。隨
著隱形空軍讓美軍的實力再上新台階,美國鷹的翅膀更加強勁, 美國的國家戰略和外交將更
趨霸權化,一如它在現代史上曾經有過的那樣。
第十部分 3.中國將面臨自核訛詐之後最重大的…
如此一來,那些處於空中力量弱勢一端的國家,將要生活在傾斜或垂直的軍事威脅下,
一如當年沒有核武器的大國生活在核壟斷的烏雲下。
美國除了"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樣高懸在頭頂的常規軍事威懾之外,還有隱形戰機等"黑"
武器和核武器結合成最鋒利"手術刀"的威脅。隨著技術的進步,乾淨型核武器和小當量核武
器的問世,使核門檻越來越低,而這一趨勢又使隱形戰機和核武器的結合越來越成為可能、
甚至是必然。 由於這種合乎政治和軍事邏輯的推理, 即使是現在擁有核武器但只有常規投送
力量的大國,也將再次處於由隱形空軍帶來的核威脅之下。2006 年初美國國防部《四年防
務評估報告》將中國、俄羅斯、印度列為走到"戰略十字路口"的國家,警惕、戒備之情溢於
言表;2002 年 3 月 9 日,美國《洛杉磯時報》發表防務政策分析家威廉·阿爾肯的文章,
說美國國防部 1 月 8 日遞交給國會的《核態勢評估報告》中,已認定新世紀的潛在核打擊對
象名單, 布希政府已下令美國軍隊準備緊急方案, 以便在必要情況下對至少 7 個國家準備采
取核攻擊。這 7 個國家是俄羅斯、伊拉克、朝鮮、伊朗、利比亞、敘利亞和中國。文章還說,
美國核戰略的重點已經由防範大規模核大戰轉移到防範地區衝突中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
美國軍事行動所帶來的挑戰和威脅。
現在,人們不能再把美國總統的話當做戲言了。
由於隱形戰機和隱形空軍的進攻性,其與核武器的結合構成的新型"核危險",遠比美國
大肆宣揚的 NMD、TMD 和 CMD 對一個大國核力量體系的威脅要大得多。
因此,率先擁有隱形空軍的美國,實際上等於握有一張獨有的"隱形訛詐"的政治和外交
"黑"王牌。
東亞將首先面臨美國隱形空軍的戰略壓力。20 年前"猛禽"設計時,原是為了清除歐洲
上空的蘇聯戰機的。但當它還在"孵化"階段時蘇聯便已解體。美國隨之將戰略重點轉向亞洲,
之後更具體和明目張胆地指定中國為下一個挑戰者。 在一系列掃蕩蘇聯勢力範圍, 收穫冷戰
成果的局部戰爭結束之後,美國開始了全球軍事部署大調整,從政治、外交和軍事上開始構
築對中國的戰略包圍圈。
不知是不是巧合,在美國空軍 2005 年 12 月 15 日宣布 F-22A"猛禽"正式服役,2006 年
2 月 3 日,僅僅 50 天之後,美國國防部《四年防務評估報告》就正式公布,其中將中國列
為"最大潛在對手"。 此前美國政府高官已不止一次表示, 不能讓 F-15 面對中國蘇-27 的威脅。
世界著名的《簡氏防務周刊》預測,F-22A"猛禽"可能將部署於關島這個東亞的戰略制高點。
現在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已經部署有 4 架 B-2 型隱形戰略轟炸機,隨後將要部署另外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