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九川說,你真有密令?

  許得才從軍裝上兜里掏出一張紙,交給夏文化說,政委,你念給他聽。

  手諭讀完,陳九川愣住了,問夏文化,這是真的?

  夏文化說,是真的,這是陳司令員的手跡。我實話跟你講,我也不知道司令員的葫蘆裡面裝的是什麼藥,他神機妙算,走一步看三步,哪是我們這些土包子能夠參透的啊。但是政委我跟你講,堅決執行陳司令員的命令,就能確保打勝仗,這是一點都不含糊的。

  四

  楊邑的部隊突圍之後,離開三色堇不到四十公里,突然遭到強烈的抵抗,楊邑只用了不到三分鐘就判斷出來了,他的當面之敵至少有七個團,而且炮火猛烈,這基本上是十一縱的主力了,也就是說,陳秋石把喬聞天殘部放過了,而集中兵力打他的部隊。

  搞清楚這個事實,楊邑不禁仰天大笑,哈哈,陳秋石啊陳秋石,我沒有白教你這個學生,你我真是天造的緣分啊,我沒想到愚師最終還是敗在你的手裡。好,那就讓我血流成河,那就看你萬古長青吧!愚師成全你!

  這天夜裡,楊邑收攏部隊,還有將近兩個整團的兵力。他決定不打了,他要殺回三色堇,在十一縱的心臟里爆炸成仁。

  在楊邑和陳秋石的戎馬生涯中,這對師生真正廝殺這才正式開始。

  天近拂曉,楊邑指揮餘部,精簡了傷員,丟棄了屍體,呈三路縱隊,向三色堇進發。這一路殺得兇猛,攻關奪隘,所向披靡。

  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候,陳秋石把王梧桐叫到指揮所,啟動了國軍的A2密碼,從電台里聯絡上了楊邑。陳秋石說,先生在上,請聽弟子忠言,貴部完全進入本部的伏擊圈,我勸先生念及三千芸芸眾生,放下武器,接受我軍改編。

  楊邑咬牙切齒地說,陳秋石,我部一息尚存,絕不投降,帶兵來打吧。

  陳秋石說,先生,弟子之所以放走了喬聞天,就是想挽留先生。再打下去,成不了功,也成不了仁,何苦一意孤行?貴部尚餘三千窮兵,鞍馬勞頓,彈盡糧絕,何必飛蛾撲火?貴部我部,都是中國人,抗戰中情同手足,患難與共。先生不能草菅人命啊!

  楊邑說,陳秋石,你我身為軍人,一個忠字我不能丟掉!打吧,愚師殘生無益,願留朽骨於青山綠水之間。

  陳秋石說,先生珍重,弟子失禮,非我所願。

  話說到這裡,就說不下去了。這邊楊邑淚流滿面,那邊陳秋石似乎也在哽咽。

  仗接著打了下去。

  陳九川意外地受到進攻,不禁喜出望外。

  許得才喜形於色,眉飛色舞地說,陳九川,你現在明白了吧,這就叫圍三闕一,司令員太高了。在楊邑最初進攻的時候,我們這裡是司令員故意放給他的逃路,因為這時候楊邑部隊戰鬥力正在旺盛階段,如果圍死了,他沒有退路了,只能死戰,那就是逼虎傷人了。而現在呢,他又被打回來了,已經疲憊不堪,信心銳減,而我團以逸待勞。這仗打得好玩啊!

  前三輪敵人攻勢凌厲,三團負責的三色堇當面只有一個團不到的兵力,看來敵人已是強弩之末,陳九川數次率部潛出,只幾個回合,敵人就轉道了,不知道撤向哪裡。

  而在另外幾個戰場上,楊邑的部隊雖然受到重創,但還是沒有遭到毀滅性的打擊,楊邑甚至懷疑陳秋石部隊的槍口抬高了。

  到了中午,部隊師老兵疲,幾乎完全失去進攻能力了。幾名軍官過來規勸楊邑放棄抵抗,楊邑始而暴怒,繼而沉默不語。清點人數,傷亡倒是不大,但彈藥消耗殆盡。蔣宏源對楊邑說,旅座,顯然陳秋石是手下留情了,否則他兩個衝擊,我部就不堪收攏了。

  楊邑當然明白處境,黯然看著蔣宏源說,參謀長意下如何?

  蔣宏源說,陳秋石說得對,畢竟都是中國人,抗戰中同甘共苦過來了,情分還在。放下武器,就算投降,也不丟人,棄暗投明吧。

  楊邑斷然否決。楊邑說,參謀長,你有這樣的想法,我不怪你。你看著辦吧,願意活命的,你就帶著他們投降。我,要麼戰死,要麼突圍。

  此後不久,楊邑召集營以上軍官二十餘人開會,宣布投降。同共軍交涉事由團長洪大負責。其餘不願意投降的人,由他和蔣宏源率領,沿三色堇西側山林突圍。

  楊邑在突圍的時候,並不知道當面之敵是陳九川的“錘子團”,更不知道陳九川事實上已經把他最後的路線給封鎖了。

  楊邑帶領最後的三十餘騎,歷盡千辛萬苦,將士衣衫襤褸,終於從三色堇西側的山林里潛出,剛剛登上麒麟高地,蔣宏源突然失聲叫道,旅座,不好!

  楊邑驚了一下,站穩腳跟,順著蔣宏源手指的方向,他的眼睛被一個栗色的身影刺痛了——那是老山羊。

  楊邑二話沒說,舉起了手槍,對準了自己的腦門。蔣宏源眼疾手快,上前一步架起了楊邑的胳膊。楊邑定定神說,好吧,我還活幾分鐘,我見見我的高足再死。

  先生別來無恙?

  這輕輕的一聲問候,就像來自楊邑的身邊。楊邑側過臉去,他看見了,陳秋石就站在他左邊的一棵樹下。

  楊邑怒視陳秋石,一言不發。

  陳秋石說,先生鞍馬勞頓,弟子備酒壓驚。請先生上馬。

  楊邑突然笑了,哈哈大笑,笑著笑著,淚水滾滾而下。好啊,陳秋石,你是當世英雄,愚師的一把骨頭就是你的勳章。

  陳秋石不緊不慢地說,先生,弟子敬佩你的道德人格,尤其難忘抗戰並肩。國民黨腐爛成泥,大勢已去,請先生三思,還是棄暗投明。

  楊邑說,好吧,割下我的人頭,邀功討賞吧。休想讓我的腳挪動一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