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實以李稷對他的看重,本來確無需如此大費周章的,李青筠只需稍微拖上幾天,待李稷回來後自然不會坐視不理。可是李青筠的內心畢竟不是只有十三歲的少年,遇到事情就想躲在長輩的羽翼下尋求庇護。他淡淡一笑:“半山,你當明白,遇到事情不要總想著將希望寄予他人,誰人能幫得了你一輩子?”

  半山思索著點了點頭。

  隔了一會兒,李青筠頭微微仰起,目光遙視著前方,似自言自語地輕聲道:“我李青筠堂堂大好男兒,何需他人替我做主?”

  ——————————————————————————————————————

  注1:“無恆產者無恆心”語出《孟子·滕文公》,很引人感慨的一句話……

  .

  第二十三章 興亡草漫煙波里

  放舟輕波,泛水半湖之上。

  湖面上晨霧氤氳,小船兒在朦朧中隨波緩緩飄動,偶然一漾一漾……

  曉色微白,但覺陡峭清風透寒……

  “半湖的早上還真是冷呢!老師,這個時節……晨釣是不是還嫌早了些呀?”小舟之上,李青筠打了個冷戰,緊了緊身上披著的蓑衣。

  盤坐在對面的顧簡齋也是一身蓑衣斗笠,卻一付悠然自得的樣子,“五湖春尚可釣,況半湖哉?”

  “……”李青筠背著他悄悄翻了個白眼。

  師徒倆泛舟垂釣之所不是別處,就在李公府內——他們平日所居的半湖!

  此時雖已入春,太陽沒出來之前還是很冷的,大清早跟著顧簡齋出來跑到湖上釣魚,李青筠的心情大約可想而知……

  顧簡齋反而愈加興致盎然,這會兒又打懷裡掏出一壺酒,仰頭喝了一口,隨手遞給李青筠,得意地笑道:“此物可祛寒氣!”

  李青筠接過後,也仰頭灌了一大口。

  師徒兩人你來我往的,不一會兒功夫酒就見底了。

  借著一絲醉意,顧簡齋頭微微揚起,神色怡然地吟唱起來:

  “風月半壺酒,江山一局棋。

  功名何須問,陽羨酬知己。

  談笑千古換,扁舟醉短笛。

  興亡天下事,草漫煙波里。”

  …………

  李青筠卻從旁笑道:“老師,這天下興亡,俱如春草沒於煙波,您又何必與弟子講授經世之學,莫若干脆攜了弟子隱逸山林去也!”

  顧簡齋知他是存心打趣,也不著惱弟子的頑劣之語,只淡淡瞄了他一眼,“看草漫煙波,也須得在這湖中舟上!看江山如棋,則更須在這棋局之上!”言及此處更是頗有深意地一笑:

  “你若為這局中弈子,何得以清明看這身陷之局?”

  李青筠聞言微微有些發怔,顧簡齋此語正說中了他的心事!

  自初生於此到改換身分,從隴西成紀至京都長安,自己似一步步地苦心掙扎,而今卻依然不過是別人局中的一枚棋子……

  顧簡齋轉而又發問道:“聽聞你將本屬自己名下的兩間鋪子讓了給家中的旁族?”

  李青筠點了點頭,又請教道:“可是弟子所行有甚不妥之處?”

  顧簡齋突然笑道:“這手棋下得有點子味道,‘劫材’老早就已經留出來了吧?”

  (註:大致解釋一下給不了解圍棋規則的朋友,圍棋中經常出現“劫爭”,即在同一位置上黑白雙方理論上可輪流互吃,當然規則不允許這樣往復,於是回吃的一方要先在其它位置落一子,迫使對方應手,就可以回前面的位置接著吃子。而迫使對方應手的位置就是“劫材”了。)

  李青筠嘿然沒有說話。

  “一爭之地可得,一坪之地何如?”顧簡齋淡淡道。

  李青筠一時無語。

  顧簡齋這時卻嘆了口氣,緩緩說道:“昔日你祖父曾與我有言,‘此子不同尋常’!收你為徒也不獨是出於前約。自你從學以來,天資、悟性俱是卓絕,更常別出心抒,不拘一格,深合我道精髓!為師常自懷欣慰,更寄予厚望,謂老夫一生所學不致後繼無人矣!然我觀你少年老成、心性淡泊,行事間常欲立自己於不爭之地,但少幾分銳氣,不免心中暗自憂慮!”

  說到此處,顧簡齋低頭看了看掌中已空空如也的酒壺,抬手發力擲於湖中……

  “噗”地一聲輕響,湖水立時濺起串串水花,一圈圈漣漪擴散開去!

  “筠兒若是生於太平盛世、亦若不是李氏嫡出長子,或可依願而行……然如今天下亂世已成,成紀李氏霸守一方,早就位於這棋盤之中了!你一心將自己置於棋局之外,殊不知即將成為他人手中的劫材!”

  顧簡齋說到激昂處,忍不住在懷中摸了摸,又空著手出來了。

  正沉思著的李青筠無意中瞥見,卻從自己懷中掏出一瓶酒,還摸出了一隻核桃大小的瓷杯,遞了過去。

  顧簡齋接過酒瓶與杯子,才要說出的話全咽回去了,忍不住張口罵了一句:“你個臭小子!早前冷得那樣不拿出來,卻將我的酒先喝光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