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頁
那登州知府李尤德。雖然做著糊塗官。以應付公事了事。但卻不拒絕有額外地銀子收入。當然。這份銀子不管是“孝敬”地。還是那些想在登州府城內修築宅院而特意打點地。來者不拒。也用不著知府大人
面。自有下面地人辦地妥當。這又一便有二。登州地“治理”之下。登州府城反倒成了最為寬鬆地一座城。最是適合商家入駐。當然。這在城內居住。自然是要在知府衙門裡備案入冊地。這也是為何當初趙仕哲在登州府清查時。要根據名冊清點地緣故。
以上種種。都讓登州府城本就是這大明最東端地一座大城。更在短短几年之間。多了無數人口。
遼東總兵官、征夷大將軍蘇翎看見地登州府城。便是已經擁有數萬人口地城池。
蘇翎入登州府城,倒並無太緊要之事,唯一的,便是與那知府李尤德見上一面,不過,這也不是立即便要去辦的事。將整個山東登州府之事交給趙仕哲去辦,雖然也擔心趙仕哲過於年輕,經驗不足,但畢竟蘇翎已經為其備下不少人手,只要那趙仕哲稍稍謹慎、周密一些,便不足為慮。
這餘下的,便只等趙仕哲所部全面發動了。蘇翎給了趙仕哲以一個月的期限,細算一下,光是這前期部署,便少說要十日的功夫。是故這十日,蘇翎全然無事,自可過上幾日閒暇時光。
登州府境內要鬧得有模有樣的,就得在一兩日之間全面出現白蓮教暴動的消息。這樣,各縣、州才會驚慌失措,根本不必指望臨近縣、州給予支援,而緊接著,便被“鄉勇”、“民團”撲滅,或者該稱為擊退、驅離本境,如此那些新出現的大戶們,才能得到知縣們的“另眼相看”,當然,這之後自然有人勸告知縣大人,那各縣都有暴亂,本縣還是不報的好,如此才能顯出本縣治理有方,與它縣迥異之處。這些籌劃,有專人負責,這也是在前期的籌備之中。
如此詳盡的計劃,自當令趙仕哲大開眼界,實際上,這回一方面是給趙仕哲一個機會,另一方面,無是給趙仕哲一個“實戰”經歷,如此,才能成為獨當一面的人物。
蘇翎的部署,在遼東,是由胡顯成全面掌控;在海西一帶,則是術虎照舊執行拓展疆域之事;在喀爾喀蒙古,則由胡秋青與那些蒙古首領們打交道。那胡秋青與宰賽之子喀什克圖,已經成為了朋友,眼下前往科爾沁部作戰,那是一點懸念都沒有。當然,胡秋青暗地裡還要執行蘇翎的命令,藉此機會,要讓蒙古喀爾喀部,完全向遼東靠攏,決不能再讓蒙古人的反覆性子,再次出現。
事實上,胡秋青在修築黑山城時,便是執行了以貿易拉攏喀爾喀的手段。這當然要比直接出兵擊敗要高明一些,所謂“不攻為上”,便是不染血的戰場。
蘇翎的點撥,已經使胡秋青開了竅,這些手段用起來,更是發揮出了自己的獨特長處。
山東方面,交給趙仕哲,當然是出於多面考慮。一方面必須提拔一些有功將士作為擴展的後續手段,一方面,蘇翎同時在為日後的行動打下基礎。只等山東登州成為糧倉、出海的基地,那麼,馮伯靈的海上戰船,可就更方便了幾分。之後的選擇,便是東去日本,南下南洋。在山東登州出發,一個是路程上近了很多,另一個,則是可不不需要動用遼東本地的資源。
當然,山東登州更是與江南的往來更密切一些。蘇翎目前還沒打算在山東往西面運河一帶發展,就如白蓮教的徐鴻儒,起先起兵,不過是地方之亂,朝廷未必全力對付,但一旦截斷了運河,朝廷可就不得不全面剿滅了。蘇翎這番布置,當然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這在沿海一帶動作,正符合自己所需,既遠離朝廷關注,又可任意施展自己的動作。當然,徐鴻儒此時,正好做了蘇翎的簾幕,遮得嚴嚴實實。
這一步走好之後,那自山東出海的人選,除了鎮江水師馮伯靈之外,可是早有人在蘇翎面前提過了。
多年前,蘇翎與兄弟們在雪夜圍爐夜話,那海上的風光,南洋的神秘,類似那終年不下雪,一年兩熟、三熟的農田,還有紅頭髮、綠眼睛的西洋人等等,已經不止是在蘇翎等兄弟們聚集時不斷提起的話題,也在軍中那些年輕的武官之間流傳。
當然,這些年輕武官們早就繼承了蘇翎等人的“無法無天”,眼中根本沒有什麼朝廷法度,只有軍令為尊。這動心思的人,都在各自主官面前竭力慫恿,要搶得這頭一個帶著船隊出海的將軍。
趙仕哲還不知道,自己榮任第一個總督的同時,便失去了另一個第一的機會。
第一卷 遼東軼事—第四卷 鐵騎奪金
第二十三章 商人心思
東總兵官、征夷大將軍蘇翎,連同趙毅成等武官以們,一行約三百多人緩緩進入登州府城。[醉][露][網]這隊人馬在城外的駐軍散去之後出現,自然便招來不少好奇的目光。只是在登州府城內並沒有人認得蘇翎等人,那些目光多半都落在那顯然從未見過的鎧甲上,當然,護衛們目不斜視、列著整齊的馬隊行進的模樣,那暗地裡稱讚的,可不是少數。這兩月見到的軍人,可當真與往年所見不同。
隊伍中那走在最前面的一人,卻是嚴安途。若是論及對登州府最熟悉的,則莫過於此人,這回嚴安途被特意留了下來,協助蘇翎辦理登州府城內的事務。那嚴安途一邊在前面引路,一邊不時地回頭給蘇翎介紹著什麼。
面。自有下面地人辦地妥當。這又一便有二。登州地“治理”之下。登州府城反倒成了最為寬鬆地一座城。最是適合商家入駐。當然。這在城內居住。自然是要在知府衙門裡備案入冊地。這也是為何當初趙仕哲在登州府清查時。要根據名冊清點地緣故。
以上種種。都讓登州府城本就是這大明最東端地一座大城。更在短短几年之間。多了無數人口。
遼東總兵官、征夷大將軍蘇翎看見地登州府城。便是已經擁有數萬人口地城池。
蘇翎入登州府城,倒並無太緊要之事,唯一的,便是與那知府李尤德見上一面,不過,這也不是立即便要去辦的事。將整個山東登州府之事交給趙仕哲去辦,雖然也擔心趙仕哲過於年輕,經驗不足,但畢竟蘇翎已經為其備下不少人手,只要那趙仕哲稍稍謹慎、周密一些,便不足為慮。
這餘下的,便只等趙仕哲所部全面發動了。蘇翎給了趙仕哲以一個月的期限,細算一下,光是這前期部署,便少說要十日的功夫。是故這十日,蘇翎全然無事,自可過上幾日閒暇時光。
登州府境內要鬧得有模有樣的,就得在一兩日之間全面出現白蓮教暴動的消息。這樣,各縣、州才會驚慌失措,根本不必指望臨近縣、州給予支援,而緊接著,便被“鄉勇”、“民團”撲滅,或者該稱為擊退、驅離本境,如此那些新出現的大戶們,才能得到知縣們的“另眼相看”,當然,這之後自然有人勸告知縣大人,那各縣都有暴亂,本縣還是不報的好,如此才能顯出本縣治理有方,與它縣迥異之處。這些籌劃,有專人負責,這也是在前期的籌備之中。
如此詳盡的計劃,自當令趙仕哲大開眼界,實際上,這回一方面是給趙仕哲一個機會,另一方面,無是給趙仕哲一個“實戰”經歷,如此,才能成為獨當一面的人物。
蘇翎的部署,在遼東,是由胡顯成全面掌控;在海西一帶,則是術虎照舊執行拓展疆域之事;在喀爾喀蒙古,則由胡秋青與那些蒙古首領們打交道。那胡秋青與宰賽之子喀什克圖,已經成為了朋友,眼下前往科爾沁部作戰,那是一點懸念都沒有。當然,胡秋青暗地裡還要執行蘇翎的命令,藉此機會,要讓蒙古喀爾喀部,完全向遼東靠攏,決不能再讓蒙古人的反覆性子,再次出現。
事實上,胡秋青在修築黑山城時,便是執行了以貿易拉攏喀爾喀的手段。這當然要比直接出兵擊敗要高明一些,所謂“不攻為上”,便是不染血的戰場。
蘇翎的點撥,已經使胡秋青開了竅,這些手段用起來,更是發揮出了自己的獨特長處。
山東方面,交給趙仕哲,當然是出於多面考慮。一方面必須提拔一些有功將士作為擴展的後續手段,一方面,蘇翎同時在為日後的行動打下基礎。只等山東登州成為糧倉、出海的基地,那麼,馮伯靈的海上戰船,可就更方便了幾分。之後的選擇,便是東去日本,南下南洋。在山東登州出發,一個是路程上近了很多,另一個,則是可不不需要動用遼東本地的資源。
當然,山東登州更是與江南的往來更密切一些。蘇翎目前還沒打算在山東往西面運河一帶發展,就如白蓮教的徐鴻儒,起先起兵,不過是地方之亂,朝廷未必全力對付,但一旦截斷了運河,朝廷可就不得不全面剿滅了。蘇翎這番布置,當然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這在沿海一帶動作,正符合自己所需,既遠離朝廷關注,又可任意施展自己的動作。當然,徐鴻儒此時,正好做了蘇翎的簾幕,遮得嚴嚴實實。
這一步走好之後,那自山東出海的人選,除了鎮江水師馮伯靈之外,可是早有人在蘇翎面前提過了。
多年前,蘇翎與兄弟們在雪夜圍爐夜話,那海上的風光,南洋的神秘,類似那終年不下雪,一年兩熟、三熟的農田,還有紅頭髮、綠眼睛的西洋人等等,已經不止是在蘇翎等兄弟們聚集時不斷提起的話題,也在軍中那些年輕的武官之間流傳。
當然,這些年輕武官們早就繼承了蘇翎等人的“無法無天”,眼中根本沒有什麼朝廷法度,只有軍令為尊。這動心思的人,都在各自主官面前竭力慫恿,要搶得這頭一個帶著船隊出海的將軍。
趙仕哲還不知道,自己榮任第一個總督的同時,便失去了另一個第一的機會。
第一卷 遼東軼事—第四卷 鐵騎奪金
第二十三章 商人心思
東總兵官、征夷大將軍蘇翎,連同趙毅成等武官以們,一行約三百多人緩緩進入登州府城。[醉][露][網]這隊人馬在城外的駐軍散去之後出現,自然便招來不少好奇的目光。只是在登州府城內並沒有人認得蘇翎等人,那些目光多半都落在那顯然從未見過的鎧甲上,當然,護衛們目不斜視、列著整齊的馬隊行進的模樣,那暗地裡稱讚的,可不是少數。這兩月見到的軍人,可當真與往年所見不同。
隊伍中那走在最前面的一人,卻是嚴安途。若是論及對登州府最熟悉的,則莫過於此人,這回嚴安途被特意留了下來,協助蘇翎辦理登州府城內的事務。那嚴安途一邊在前面引路,一邊不時地回頭給蘇翎介紹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