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頁
克爾金這麼想著,若無其事的偏過頭去,朝四周以及馬路對面的幾名同事做了個小動作。立刻,幾個人加快腳步,徑直朝車子行進的方向追了上去。
眼看著這輛轎車在科學院的大門前緩緩的轉向,徑直朝大門內開進去,克爾金下意識的放緩了腳步,此時的他距離車子也就還有十幾步遠,也同樣是在這個時候,他感覺到情況有些不對。科學院有著明文的規定,為了防止敵對分子的破壞以及夾帶機密物品出入,科學院一向都禁止車輛的進出,而今……難道車上有什麼大人物?
正在疑惑間,克爾金猛地透過車窗,瞥見一張令他感到無比熟悉,同時又充滿忌憚的臉。這張面孔的出現,讓他情不自禁的打了一個哆嗦,然後下意識的轉過身,以更快的速度朝來路走去。
作為一名安全委員會的秘密警察,他克爾金可以不用理會任何人,甚至可以不把克里姆林宮的官員們放在眼裡,也可以不把那些統兵的將軍們放在眼裡,但是卻不能去招惹那輛車上的人,不為別的,就因為那位女士是他們的“老闆”。
新二戰風雲 第十一卷 最後一戰 第十八章 再起硝煙
章節字數:5378 更新時間:08-08-07 10:57
第十八章再起硝煙
-
這就是卡拉什尼科夫,這就是AK47之父,這就是槍王。看著眼前這位身材矮小,長了一頭金中帶白短髮的年輕人,楚思南在心中頗有幾分感慨的說道。三十幾歲的年紀,就成為了蘇聯乃至國際上數一數二的槍械設計專家,這樣的人除了說他是天才之外,似乎沒有別的什麼詞語可以形容他的才能了。
楚思南在這個時代里也算是天才,軍事指揮上的天才,儘管他自己不這麼認為,但是這卻的的確確是所有人對他的評價,而且還是正確的評價。
能夠同一個軍事指揮天才,同時也是國家最高領導人同桌用餐,是能夠令所有人感到榮幸的,更何況這個領導人還很和藹,很好說話。
因為在來之前沒有打招呼,所以科學院並沒有做什麼特別的安排,楚思南夫婦的午餐,就是在食堂里同那些專家以及軍方的代表們一起享用的。困難時期,伙食說不上好,當然,同克里姆林宮的有極大差距,不過楚思南顯然並不在乎這個,他在乎的,是他所期待的那款AK44到底在性能上如何。
在進餐的時候,楚思南專門將年輕的卡拉什尼科夫叫到自己的餐桌上,向他詢問了很多問題,當然,這些問題也都是同槍械設計原理有關的。別看楚思南是軍人出身,要讓他拆卸組裝一把槍自然沒有問題,但是要論到對槍械的原理,他卻並不十分清楚。更談不上什麼設計思路之類專業性的東西了。
席間,年輕地卡拉什尼科夫同志顯然是受寵若驚,這位未來的槍王看上去絕對是紅光滿面,而且說起話來都有些磕巴了。面對楚思南這個外行的詢問,他絕對堪稱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甚至恨不得將自己腦子裡的一切東西都倒出來,一一擺放在楚思南的面前。
通過卡拉什尼科夫的介紹,楚思南明白了一點,那就是這位年輕人的設計出發點,儼然就是簡單的三個方面:可靠、簡單、造價低廉。而這三個方面恰恰就是本著戰時蘇聯國情為基準的。也正是為了達到這一點,卡拉什尼科夫同志所設計的槍型。有大量地組件都是採用衝壓工藝製成的,衝壓工藝地好處。就是材料消耗少,最適合於短時間內的大批量生產。
回頭去想想,AK地確是具有這樣的特點,而後世的匪徒們,之所以也大量使用這種槍,一方面是因為它的威力強大,另一方面就是因為它便宜。而且很容易搞到。楚思南心裡感覺有些好笑,後世的人們只認識到AK槍族的源遠流長,可是誰又會去在一這一槍族出現的歷史背景?說實話,並非是蘇聯人不喜歡設計精巧地武器,而是在現實的歷史條件下,像美國人所使用的那些高精槍械。在蘇聯國土上根本就不適合製造,曾經瀕臨絕境的蘇聯人,承擔不起那麼大的負擔。
在享用完午餐之後。楚思南隨同各位專家以及軍方的代表們,一起去往靶場,在那裡試驗各種參演樣槍,並對它們做出綜合性地校評。他甚至親自上陣,試射了幾槍卡拉什尼科夫提交的AK44型樣槍,儘管這種樣槍同他所喜歡的AK47還有很大差異,但是那強大地後坐力,以及“嗒嗒”脆響的射擊聲,也多少讓他找到了一些曾經具有的感覺。
在過了一把癮之後,楚思南又跟據真正成熟型AK47的特點,向一直跟隨在他身邊的卡拉什尼科夫提出了一些改進性的建議,雖然說他是個外行,但是畢竟對未來槍械的特點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他的建議的確給了卡拉什尼科夫不少啟發,以至於在短短的半年之後,改進型的AK44二型面世,而這一型號,就基本上具有了真正的AK47的特點了。
就在楚思南身在科學院靶場,抱著一把新型的突擊步槍過手癮的時候,遠在數千公里之外的蘇軍西線戰場,針對德軍最後一戰的大規模兵力調動行動,已經轟轟烈烈的展開了。
在白俄羅斯戰役結束之後,隨著德軍主要兵力的進一步折損,以及盟軍部隊在德軍西線的快速推進,以朱可夫為首的蘇軍西線戰區指揮層,明顯加快了戰場推進的速度。
雖然身在莫斯科,而且身邊的國事繁忙,但是楚思南始終沒有忽視過前線戰役的進展問題。雖然說就戰後瓜分德國的問題,他已經同羅斯福、邱吉爾達成了正式的協議,但是他仍舊向西線各個戰線的指揮官們下達了一項死命令,那就是務必搶在美英盟軍之前,奪取德國的首都柏林。
眼看著這輛轎車在科學院的大門前緩緩的轉向,徑直朝大門內開進去,克爾金下意識的放緩了腳步,此時的他距離車子也就還有十幾步遠,也同樣是在這個時候,他感覺到情況有些不對。科學院有著明文的規定,為了防止敵對分子的破壞以及夾帶機密物品出入,科學院一向都禁止車輛的進出,而今……難道車上有什麼大人物?
正在疑惑間,克爾金猛地透過車窗,瞥見一張令他感到無比熟悉,同時又充滿忌憚的臉。這張面孔的出現,讓他情不自禁的打了一個哆嗦,然後下意識的轉過身,以更快的速度朝來路走去。
作為一名安全委員會的秘密警察,他克爾金可以不用理會任何人,甚至可以不把克里姆林宮的官員們放在眼裡,也可以不把那些統兵的將軍們放在眼裡,但是卻不能去招惹那輛車上的人,不為別的,就因為那位女士是他們的“老闆”。
新二戰風雲 第十一卷 最後一戰 第十八章 再起硝煙
章節字數:5378 更新時間:08-08-07 10:57
第十八章再起硝煙
-
這就是卡拉什尼科夫,這就是AK47之父,這就是槍王。看著眼前這位身材矮小,長了一頭金中帶白短髮的年輕人,楚思南在心中頗有幾分感慨的說道。三十幾歲的年紀,就成為了蘇聯乃至國際上數一數二的槍械設計專家,這樣的人除了說他是天才之外,似乎沒有別的什麼詞語可以形容他的才能了。
楚思南在這個時代里也算是天才,軍事指揮上的天才,儘管他自己不這麼認為,但是這卻的的確確是所有人對他的評價,而且還是正確的評價。
能夠同一個軍事指揮天才,同時也是國家最高領導人同桌用餐,是能夠令所有人感到榮幸的,更何況這個領導人還很和藹,很好說話。
因為在來之前沒有打招呼,所以科學院並沒有做什麼特別的安排,楚思南夫婦的午餐,就是在食堂里同那些專家以及軍方的代表們一起享用的。困難時期,伙食說不上好,當然,同克里姆林宮的有極大差距,不過楚思南顯然並不在乎這個,他在乎的,是他所期待的那款AK44到底在性能上如何。
在進餐的時候,楚思南專門將年輕的卡拉什尼科夫叫到自己的餐桌上,向他詢問了很多問題,當然,這些問題也都是同槍械設計原理有關的。別看楚思南是軍人出身,要讓他拆卸組裝一把槍自然沒有問題,但是要論到對槍械的原理,他卻並不十分清楚。更談不上什麼設計思路之類專業性的東西了。
席間,年輕地卡拉什尼科夫同志顯然是受寵若驚,這位未來的槍王看上去絕對是紅光滿面,而且說起話來都有些磕巴了。面對楚思南這個外行的詢問,他絕對堪稱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甚至恨不得將自己腦子裡的一切東西都倒出來,一一擺放在楚思南的面前。
通過卡拉什尼科夫的介紹,楚思南明白了一點,那就是這位年輕人的設計出發點,儼然就是簡單的三個方面:可靠、簡單、造價低廉。而這三個方面恰恰就是本著戰時蘇聯國情為基準的。也正是為了達到這一點,卡拉什尼科夫同志所設計的槍型。有大量地組件都是採用衝壓工藝製成的,衝壓工藝地好處。就是材料消耗少,最適合於短時間內的大批量生產。
回頭去想想,AK地確是具有這樣的特點,而後世的匪徒們,之所以也大量使用這種槍,一方面是因為它的威力強大,另一方面就是因為它便宜。而且很容易搞到。楚思南心裡感覺有些好笑,後世的人們只認識到AK槍族的源遠流長,可是誰又會去在一這一槍族出現的歷史背景?說實話,並非是蘇聯人不喜歡設計精巧地武器,而是在現實的歷史條件下,像美國人所使用的那些高精槍械。在蘇聯國土上根本就不適合製造,曾經瀕臨絕境的蘇聯人,承擔不起那麼大的負擔。
在享用完午餐之後。楚思南隨同各位專家以及軍方的代表們,一起去往靶場,在那裡試驗各種參演樣槍,並對它們做出綜合性地校評。他甚至親自上陣,試射了幾槍卡拉什尼科夫提交的AK44型樣槍,儘管這種樣槍同他所喜歡的AK47還有很大差異,但是那強大地後坐力,以及“嗒嗒”脆響的射擊聲,也多少讓他找到了一些曾經具有的感覺。
在過了一把癮之後,楚思南又跟據真正成熟型AK47的特點,向一直跟隨在他身邊的卡拉什尼科夫提出了一些改進性的建議,雖然說他是個外行,但是畢竟對未來槍械的特點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他的建議的確給了卡拉什尼科夫不少啟發,以至於在短短的半年之後,改進型的AK44二型面世,而這一型號,就基本上具有了真正的AK47的特點了。
就在楚思南身在科學院靶場,抱著一把新型的突擊步槍過手癮的時候,遠在數千公里之外的蘇軍西線戰場,針對德軍最後一戰的大規模兵力調動行動,已經轟轟烈烈的展開了。
在白俄羅斯戰役結束之後,隨著德軍主要兵力的進一步折損,以及盟軍部隊在德軍西線的快速推進,以朱可夫為首的蘇軍西線戰區指揮層,明顯加快了戰場推進的速度。
雖然身在莫斯科,而且身邊的國事繁忙,但是楚思南始終沒有忽視過前線戰役的進展問題。雖然說就戰後瓜分德國的問題,他已經同羅斯福、邱吉爾達成了正式的協議,但是他仍舊向西線各個戰線的指揮官們下達了一項死命令,那就是務必搶在美英盟軍之前,奪取德國的首都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