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瑕丘人申陽,為張耳的心腹大將,曾奉命到河南郡協助楚軍北上,功勞不小,封為河南王,建都洛陽。
韓王韓成仍為韓王,都陽翟。
趙將司馬卬,平定河內,也有不少功勞,故封為殷王,統轄河內地區,建都朝歌。
將原來的趙王趙歇遷徙於代地,仍號為趙王。
趙國宰相張耳,封為常山王,統轄趙國原有國境,建都襄國。
當陽君英布,是項羽手下頭號大將,功勞頗大,封為九江王,建都於六城。
翻陽地區的吳芮,率領百越各部落參與聯軍入關中,故封為衡山王,建都邾。
義帝的柱國(宰相)共敖,率軍攻打南郡有功,封為臨江王,建都江陵。
遷徙燕王韓廣為遼東王,建都無終。
燕將臧荼,隨從楚軍解除巨鹿之圍,功勞頗大,封於燕國,建都於薊。
遷徙齊王田市為膠東王,建都即墨。
當年主動叛齊、協助項梁的齊將田都,隨同聯軍入關,功勞頗大,封為齊王,建都臨淄。
項羽渡河救趙時,齊國貴族田安攻擊濟北數城,並引軍投降項羽,故封為濟北王,都博陽。
但田榮,幾次和項羽有衝突,又不肯和楚軍聯盟,想要封地沒門。
陳余也沒封,估計項羽看不慣他在危難時刻不顧老朋友的交情而只為自己利益,覺得這人的人品不行。雖然最後經人求情也只封了三個縣,就像是在打發叫花子!
大大小小,項羽總共封了十八路諸侯。
項羽就像是八百年前的周公,大封天下諸侯一樣,那種感覺估計很爽,拿張地圖,隨便一指這就是你的地盤,項羽好像很享受這種感覺!但周公在分封諸侯的時候是以宗法制和封建制度(承認舊有勢力)為客觀依據的,而項羽則完全是以自己的喜惡來處理這個敏感而又複雜的問題。
這次分贓真的很圓滿麼,它到底能維持多長時間我們在後來就能看到!
在這次分封中,最讓項羽頭痛的就是劉邦和楚懷王了。
首先是懷王,在項梁時代他因是項梁所立,就是傀儡,所以對項家人就素無好感。項羽把他的心腹宋義給殺掉,更是扯破了倆人之間的那層布!但畢竟懷王也是項羽名義上的上司,在抗秦事業中,懷王只是個利用工具,這都是人們心知肚明的,懷王自己也知道。但宋義的被殺,他再也無力改變自己的命運!
雖然現在秦國被滅,情勢已經不一樣了,但總不能說你現在沒用了,請你下台吧。這好像也不大合適!項羽為此很是煩惱,最後還是范增給出了個主意,說不妨把他提到有名無實的“王中之王”——天子,而你項羽則做天下真正的領袖,就像是春秋時期那樣就行了。項羽也覺得這樣挺好,就把他封在了長江上游一帶,建都於目前長沙一帶的郴縣,讓這位天子遠離中原的政權所在地。
最頭痛的還是劉邦,懷王只是個名義上的處理問題,而這位可不好處理。封的好了就是養虎為患,封得差了,以人家的功勞你把他封到犄角旮旯,還不被天下人恥笑自己小心眼兒!尤其是范增怎麼看劉邦都不順眼,更是挖空心思地想陰一把他,把他整得永世不能翻身最好。想啊想的,還真讓他找到了一條語言上的漏洞!
懷王不是當年說過先入關中為王麼,這句話就能做手腳。范增興沖沖地跑去找項羽:“我們把劉邦封到漢中!”
“漢中?這是什麼地方啊!?”項羽問道(還是讀書少啊)。
范增一講項羽才明白,原來漢中、巴蜀也是歸關中地區的,巴蜀就相當於現在的四川、重慶一帶,地勢是什麼情況,我想在現在大家肯定都清楚。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並非是浪得虛名的。想要由蜀中進入關中,一定得經過漢中。漢中是塊盆地,中間被山勢險要、交通困難的秦嶺阻隔,因此任何人只要一到這裡,想再進入中原比登天還難。而且那時也沒什麼挖掘機炸藥之類的,想挖個隧道什麼都簡直就是在做夢!只要我們派兵守在各個出口,他們就別想出來。所以,范增就想把巴蜀當成個天然的大監獄,把劉邦困死在裡面。
“我們把你封在那裡可並沒有違背當年的約定啊!你就在那好好養老吧!”范增嘿嘿地笑道。
劉邦一聽自己被封在那種地方,差點兒氣瘋了!簡直就有種想跟項羽拼命的衝動了。自己一輩子窩在那裡跟死有什麼區別,還不如跟他拼了!不過劉邦還真的能忍,罵上兩句也就算了,自己深知胳膊擰不過大腿的!也沒和項羽說什麼氣話,表示願意接受分封,就帶著部屬走了。
也不知道這位後來的漢高祖在進入漢中之前有沒有說過“我還會再回來的”之類的話!就這樣毅然地進了漢中。
能忍才能成大事!
也就在劉邦進入漢中途中,兩位傑出的人才也開始登上了歷史的舞台,開始了他們人生絢麗的表演。他們就是韓信和陳平。
十、爭霸前的準備
想跑的都跑吧
公元前206年4月,被封為漢王的劉邦率眾進入漢中,中間聽從了張良的建議,燒毀了棧道。
棧道是我國古代在峭岩陡壁上鑿孔架橋連接而成的一種通道,由於漢中四周都是崇山峻岭,進入漢中全靠這些棧道。棧道的底下是千丈深谷,一不小心掉下去,便連屍骨都找不到。尤其有些特別艱險的地方只容一個人單獨、小心通過,所有的糧食、物資、武器等全都必須用人力一個個背過去。所以一旦不小心,就會掉落到腳下深不見底的懸崖下。
韓王韓成仍為韓王,都陽翟。
趙將司馬卬,平定河內,也有不少功勞,故封為殷王,統轄河內地區,建都朝歌。
將原來的趙王趙歇遷徙於代地,仍號為趙王。
趙國宰相張耳,封為常山王,統轄趙國原有國境,建都襄國。
當陽君英布,是項羽手下頭號大將,功勞頗大,封為九江王,建都於六城。
翻陽地區的吳芮,率領百越各部落參與聯軍入關中,故封為衡山王,建都邾。
義帝的柱國(宰相)共敖,率軍攻打南郡有功,封為臨江王,建都江陵。
遷徙燕王韓廣為遼東王,建都無終。
燕將臧荼,隨從楚軍解除巨鹿之圍,功勞頗大,封於燕國,建都於薊。
遷徙齊王田市為膠東王,建都即墨。
當年主動叛齊、協助項梁的齊將田都,隨同聯軍入關,功勞頗大,封為齊王,建都臨淄。
項羽渡河救趙時,齊國貴族田安攻擊濟北數城,並引軍投降項羽,故封為濟北王,都博陽。
但田榮,幾次和項羽有衝突,又不肯和楚軍聯盟,想要封地沒門。
陳余也沒封,估計項羽看不慣他在危難時刻不顧老朋友的交情而只為自己利益,覺得這人的人品不行。雖然最後經人求情也只封了三個縣,就像是在打發叫花子!
大大小小,項羽總共封了十八路諸侯。
項羽就像是八百年前的周公,大封天下諸侯一樣,那種感覺估計很爽,拿張地圖,隨便一指這就是你的地盤,項羽好像很享受這種感覺!但周公在分封諸侯的時候是以宗法制和封建制度(承認舊有勢力)為客觀依據的,而項羽則完全是以自己的喜惡來處理這個敏感而又複雜的問題。
這次分贓真的很圓滿麼,它到底能維持多長時間我們在後來就能看到!
在這次分封中,最讓項羽頭痛的就是劉邦和楚懷王了。
首先是懷王,在項梁時代他因是項梁所立,就是傀儡,所以對項家人就素無好感。項羽把他的心腹宋義給殺掉,更是扯破了倆人之間的那層布!但畢竟懷王也是項羽名義上的上司,在抗秦事業中,懷王只是個利用工具,這都是人們心知肚明的,懷王自己也知道。但宋義的被殺,他再也無力改變自己的命運!
雖然現在秦國被滅,情勢已經不一樣了,但總不能說你現在沒用了,請你下台吧。這好像也不大合適!項羽為此很是煩惱,最後還是范增給出了個主意,說不妨把他提到有名無實的“王中之王”——天子,而你項羽則做天下真正的領袖,就像是春秋時期那樣就行了。項羽也覺得這樣挺好,就把他封在了長江上游一帶,建都於目前長沙一帶的郴縣,讓這位天子遠離中原的政權所在地。
最頭痛的還是劉邦,懷王只是個名義上的處理問題,而這位可不好處理。封的好了就是養虎為患,封得差了,以人家的功勞你把他封到犄角旮旯,還不被天下人恥笑自己小心眼兒!尤其是范增怎麼看劉邦都不順眼,更是挖空心思地想陰一把他,把他整得永世不能翻身最好。想啊想的,還真讓他找到了一條語言上的漏洞!
懷王不是當年說過先入關中為王麼,這句話就能做手腳。范增興沖沖地跑去找項羽:“我們把劉邦封到漢中!”
“漢中?這是什麼地方啊!?”項羽問道(還是讀書少啊)。
范增一講項羽才明白,原來漢中、巴蜀也是歸關中地區的,巴蜀就相當於現在的四川、重慶一帶,地勢是什麼情況,我想在現在大家肯定都清楚。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並非是浪得虛名的。想要由蜀中進入關中,一定得經過漢中。漢中是塊盆地,中間被山勢險要、交通困難的秦嶺阻隔,因此任何人只要一到這裡,想再進入中原比登天還難。而且那時也沒什麼挖掘機炸藥之類的,想挖個隧道什麼都簡直就是在做夢!只要我們派兵守在各個出口,他們就別想出來。所以,范增就想把巴蜀當成個天然的大監獄,把劉邦困死在裡面。
“我們把你封在那裡可並沒有違背當年的約定啊!你就在那好好養老吧!”范增嘿嘿地笑道。
劉邦一聽自己被封在那種地方,差點兒氣瘋了!簡直就有種想跟項羽拼命的衝動了。自己一輩子窩在那裡跟死有什麼區別,還不如跟他拼了!不過劉邦還真的能忍,罵上兩句也就算了,自己深知胳膊擰不過大腿的!也沒和項羽說什麼氣話,表示願意接受分封,就帶著部屬走了。
也不知道這位後來的漢高祖在進入漢中之前有沒有說過“我還會再回來的”之類的話!就這樣毅然地進了漢中。
能忍才能成大事!
也就在劉邦進入漢中途中,兩位傑出的人才也開始登上了歷史的舞台,開始了他們人生絢麗的表演。他們就是韓信和陳平。
十、爭霸前的準備
想跑的都跑吧
公元前206年4月,被封為漢王的劉邦率眾進入漢中,中間聽從了張良的建議,燒毀了棧道。
棧道是我國古代在峭岩陡壁上鑿孔架橋連接而成的一種通道,由於漢中四周都是崇山峻岭,進入漢中全靠這些棧道。棧道的底下是千丈深谷,一不小心掉下去,便連屍骨都找不到。尤其有些特別艱險的地方只容一個人單獨、小心通過,所有的糧食、物資、武器等全都必須用人力一個個背過去。所以一旦不小心,就會掉落到腳下深不見底的懸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