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斯利用手中掌握玉璽的優勢,偽造詔書,讓人帶領禁衛軍和嬴政的隨身佩劍,直奔北征軍大營。最後,扶蘇見到詔書和佩劍自殺身亡,當時蒙恬雖然沒死,但被監禁起來,最後也落了個吞藥自殺的結果。事情順利地解決了,胡亥最後登基的障礙就這樣被掃除了。

  寫到這裡,也許有人就要問蒙恬手握30萬重兵,為什麼都沒有反抗,就乖乖束手就擒了?

  30萬人,絕對人數是很多,但它是不可能窩在一塊的。面對綿延上千公里長的北方邊境線,30萬人這地要駐紮些,那地駐紮些,還要有巡邏的,一些地方還得有些機動力量。真正留在大本營的軍隊並不是太多。再加上禁衛軍團同屬友軍,面對他們的突然到來,蒙恬是一點兒準備也沒有。很快就被禁衛軍控制了北征軍的大本營。我們只能說李斯的政治頭腦太強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優勢,打敗了強大的政敵。

  扶蘇自殺了,蒙恬也被關起來了!胡亥埋了老爹後,就即位了,是為秦二世。

  四、第一次農民大起義

  陳勝

  胡亥一直就沒有當皇帝的心理準備,要不是在趙高、李斯的連哄帶騙外加誘惑之下,他根本就興不起半點奪權的念頭!可以說他是無心政治的,只想享樂。現在做了皇帝,可以讓自己為所欲為了!於是,把政事交給趙高,就跑到那些漂亮的大房子裡去玩了(這可是自己嚮往已久的),就連李斯也不願多見。

  始皇嬴政在世時,傾全國之力建造宮殿、墳墓等等龐大工程,再加上幾次龐大的巡行,整個國家人力、物力的耗費是極其驚人的。胡亥此時就應該穩定內部、與民休息,緩解天下的緊張局勢。而他沒有這麼做,也從來不去想這些事情!趙高雖然知道點兒現狀,但一方面他根本就解決不了這些問題,另一方面我們發現他一生都在學習嬴政,希望自己能擁有像嬴政那樣權勢和威風,因此,此時的他只熱衷於怎樣和重臣們爭權奪勢,其他一概不管。

  原本就內憂外患、危機重重的帝國,現在更加危險,已處於崩潰的邊緣!只需要一顆小小的火星就能點燃整片草原!

  既然你們還不知悔改,上天就要拋棄你們!

  上天把這個火星任務交給了一個叫陳勝的人!

  陳勝,穎川郡(今天的河南省)人。陳勝從小家裡很窮,長大後也沒什么正式工作,所以經常出來給人打工。從他後來造反時所說的話(史料來自太史公的《陳涉世家》),他應該讀過一些書,有那麼點兒文化水平,而且他為人很是膽大(要不也不敢造反),還有些組織能力,所以在平常的工作、舉止中,比較突出,表現的就和普通農民不一樣。

  有一次,被一家地主老財雇過去幫著種地。以那時的生產條件,全是靠人力種地。因此,一起被僱傭的還有不少人,而且都是和他差不多的年輕人。一天,中午吃飯休息時,一幫人又聚到一起吹牛打屁,說說東家的媳婦,西家的寡婦,順便扯上幾句以後掙夠了錢要娶誰誰的,當然也少不了羨慕幾下東家錢很多、地很多等等。這時,陳勝就長嘆了一聲:“苟富貴,毋相望。”意思就是以後大家誰發達了,可不要忘記了在坐的這些窮哥們!說出這話估計受到在坐各位窮兄弟的嘲笑了,有人就說:“咱一個種地的,怎麼能富貴了呢!”而陳勝卻嘆息地說了一句被無數後人引用的名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這句話我想也不用翻譯了,太出名了!

  從上面幾句話就可以看出,陳勝這個人真的跟普通人不一樣,他有很強烈的想富貴、想出人頭地、擺脫現在貧困境地的渴望。估計一空閒下來就思考自己怎麼掙大錢、做大官之類的想法,所以他的思想覺悟水平要高出那些普通農民一截,所以才決定了他當造反農民的頭兒!

  以後又換過工作,不過都是臨時性的。估計自己也覺得老這樣下去怎麼能實現自己的富貴夢呢!於是就把目光放到了軍隊上。或許從這開始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吧!

  陳勝很榮幸地成了具有偉大光榮傳統的秦帝國軍隊中的一員,被編入一個戍衛小組,專門監督流放罪犯的工作。並由於他的勤奮努力、再加上能力比較強、善於鑽營,很快就被提拔為守備部隊的一名小隊長,由普通士兵變成了軍官。

  在部隊的這段期間,他還結識了一個叫吳廣的人。吳廣為人豪爽,對待手下人也不錯,因此在部隊裡很有人緣。這倆人是一見傾心,義氣相投,在陳勝每天的鼓惑下,也堅定地站在了滅秦的大業中。並一生隨陳勝南征北戰,忠心耿耿,最後卻死在自己這位昔日好友手中,這是後話了。

  一天,他們奉命押解一群工役和糧食,送到現在的安徽蘄縣附近的一個工地上。當他們走到一個叫大澤鄉的地方時,正好碰上連日下暴雨,道路也全被淹沒了。糧車和人被困在這裡都好多天了。按照當時秦國的法律規定,不能按時到達目的地,所有人都要處以死刑,包括押解的士兵!

  秦國的法律雖然以嚴酷為名,但我想以嬴政、李斯的聰明程度,也不至於無情冷酷到這種地步,應該會考慮到一些意外情況,比如洪水、雪災、泥石流之類的自然災害。而陳勝他們最後還是要被砍頭,只能說他們太不幸了,正好碰上了南方百年不遇的大洪水。這場連續的暴雨一下子把他們都送進了絕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