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靠!今天的回憶錄先到這裡。老子先閃人了……”太上皇陛下悻悻地在小倩的臉蛋上擰了一把,甩開大腳丫子。在一票忠心的親兵的護衛之下,向著不遠處的遊艇狂奔而去,就像是一票打劫銀行失敗倉皇逃竄的暴徒一樣。

  他既然決定太上皇,可不想輕易被俗務騷擾,這個朱朝陽還是長不大啊,屁大點的事情都請出周濤來麻煩自己。

  儘管朱朝陽和周濤還是追上了朱顯波,不過朱顯波只允許周濤覲見,畢竟那是自己的老婆。大老遠的從京城趕到天津來,不見是說不過了。

  歲月並沒有給周濤留下太明顯的痕跡,這位大明的皇后依舊清麗若仙,一襲白裙衣袂飄飄,直欲乘風歸去,參觀博物館的途中,朱顯波始終牽著她的小手,這雙曾經握著中樞權力、每天簽批奏章處理全國政務,黜涉隨心的手,在朱顯波掌中卻是溫軟柔嫩,還不時俏皮的撓著他的掌心。

  “喂,幹嘛一直牽著手啊,都老夫老妻了。”周濤雅致脫俗的鵝蛋臉上,帶著幾分紅暈。

  朱顯波嘿嘿一笑,周濤的清麗之中又多了幾分嫵媚,叫他心頭一盪,輕笑道:“自然要抓緊些,‘揚輕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佇,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若是放鬆了,娘子乘風凌波直上雲霄,夫君卻往哪裡尋去?”

  天吶,這位真的是那個曾經叱吒風雲、縱橫四海的大明皇帝?現在的太上皇嗎?女兵們一個個羨慕得要死,如此知情識趣,不虧太皇太后這麼多年相夫教子的同時還要處理朝政,得夫如此,更有何求?

  周濤雪白的面龐霎那變紅,狠狠瞪了那些唯恐天下不亂的女兵們,不過纖纖素手並沒有從朱顯波的魔掌中抽出來,倒是握得更緊了些。

  “說吧,不呆在宮裡享受,跑到這海邊看我這糟老頭子曬太陽所為何事啊?”等到遊艇慢慢的停了下來,朱顯波開始問道。

  “川陝官道修通了,朝陽想過段時間去西南考察。所以……”

  “想去就去唄,如今四海昇平,他武藝又那麼好,難道還怕死?”

  “那倒不是,他想去趟雲南、四川,順便考察下加爾各答和南洋行省,估計行程會比較長,所以想您老人家回去監國。”

  “不干!我早就說過了,除非老毛子從西北進軍打到長安,或者歐洲攻陷廣州,否則不要老煩我。”

  “這……還有全國政協大會即將召開,朝陽想請你回去參加並主持會議。”

  “不去!”

  這政協大會是朱顯波的首創,政協委員則是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精英,當然也有少數是來自底層第一線的農民、礦工和工商業從業者,原本朱顯波想搞個歐洲那樣的議會,又擔心這些在自己退位之後學什麼資產階級革命。但是為了朝野溝通順暢,朱顯波想出了個折中的辦法。

  這政協委員雖然不是官員,但享受監督地方和朝廷執政的權力,同時對全國每年的政務計劃和財政預算有建議權。全國十七個行省一共三百名委員,每五年換屆選舉一次,每年集中舉行一次大會。

  委員中設常委五十人,基本上居住在京城,分為財政、軍事、科技等十個分委員會,集中處理來自全國各地的委員們的議案,並將其中一些可行的交給內閣和皇上處理。

  這已經是二屆二次會議了,當然這種會議比較開放,會上所討論的問題也比較尖銳,朱朝陽這個傢伙一定想借自己的威名去壓制下那些政協委員。

  哼,老子才不上當,所謂忠言逆耳,你自己去辨別吧。

  “諫議院又有人上奏要要彈劾姚啟聖,說他帶兵期間有諸多出軌行為給帝國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而且好像貪污了不少本該屬於朝廷的銀兩。朝陽左右為難希望你幫他出個主意。”

  “諫議院那些個學子,你讓他們長年去吹吹海風試試,我不是早就說過,永遠不許清算姚啟聖。他當年的諸多行動是我的旨意,或者至少是默許的。至於貪污,據我所知他只不過是每次少報了些斬獲而已,而且絕大多數用來補貼給海軍將士們作為家用。試問哪個帶兵的將領沒少報過?帝國國庫不會淪落到需要抄重臣的家過日子了吧?”

  “這倒不是,只是姚啟聖身為公爵,又是海軍總司令,可能有人……”

  “別忘了他還是我們的女婿!這樣的功臣難道不應該過幾天安定富足的日子嗎?你回去之後轉告朝陽,讓他替姚啟聖擋著些,不要讓其他的將領寒了心。”

  “朝光又來信了,他好像很喜歡歐洲的生活,你說一個那麼斯文的小孩怎麼就成了一個財迷呢?”

  “哈哈,這不怪你,怪我。不過既然不能繼承皇位,做一個世界首富又有什麼不好呢?還是那句話,交夠朝廷的剩下的就是他自己的。還有你回去和朝陽商量下,可以的話,地中海賞座城給他作為基地吧。讓他盡情的折騰去,就算他將來要獨立建國也不要攔著他,這是我們三個人欠他的。當然他如果有本事從歐洲王室手裡買土地就更好了。”

  “朝中有許多大臣上書建議遷都杭州,你怎麼看?”

  “都是吃飽了撐的,他們是看中了杭州的氣候和繁華。要知道遷都要花費多少銀元,等到他們玩膩了又想遷都廣州了,告訴朝陽,讓他轉告那些大臣們,好好做好他們的本分,如果有閒想想怎麼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質量。當然朝廷在適當的時候也可以組織那些清廉、勤政的朝官和一些政績突出的封疆大吏去杭州遊玩,以了卻他們的心愿。”朱顯波知道,隨著交通和訊息的發達,朝中有人建議遷都杭州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遷都這種事情確實關係重大,勞命傷財不說,杭州的位置也不適合,而且沒有京城這種王者之氣。縱觀華夏五千年文明,但凡建將都城在河流下流朝代都是短命的。而且大明現在的幾條主要官道都修通了,各地有點什麼事情都會很快傳到現在的京城,完全沒必要折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