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擦乾眼淚,我扛起了兄弟,來到父親身旁,跪下磕了三個頭,“父親,孩兒不孝,沒能救您,若有來世,孩兒願做牛做馬回報養育之恩。”之後背起父親,來到關羽身旁,道:“將軍,我是你得兵,自然會保護你到死,我死後,請你把我和父親兄弟葬在我母親身旁,我家在苓雪鎮,拜託了!”關羽還在喝酒,一聲聲攻城車撞擊城門的聲音傳來,絲毫沒有波動他的心靈,我轉身準備去戰鬥,關羽說道:“夠了,小子,你騎上關平的馬,從另一個城門帶著你父親和兄弟離開吧,另一個城門並沒有受到攻擊,離開的時候在拿著傳令兵的旗子,自然不會有人阻攔你,這樣就可以安然離去,你是我的兵,服從我的命令,去上庸城找劉封搬救兵,其他的你都不用問,執行命令,這裡有我和關平幫你擋住!”我搖搖頭,“將軍!還是你走吧!”關羽笑了笑,“他們抓的就是我,我怎麼走的了。”關平把馬牽了過來,道:“走吧!就當是我們感謝你幫我們父子爭取了喝酒的時間!”我騎上了馬,關羽說道:“走吧!望菁湖畔還有一個女孩在等你呢!”我一下了被關羽的用心感動了,他居然連我和雪衣的故事都知道,我下了馬,跪下道:“將軍!等我,我一定帶援兵回來!”關羽沒說什麼,只是擺了擺手,示意我快走,我騎上了馬,突然“砰!”的一聲,城門倒了下來,城門還是被吳軍攻破了,關羽關平二人紛紛揚起大刀,沖了過去,我帶著父親、阿牛、向另一個城門飛奔而去。
到了另一個城門,我吃了一驚,這裡果然沒有戰鬥,出示關羽的令牌之後,我被放出了城。出城以後,我才明白,原來這個城門的對手是魏軍,他們根本沒有進攻,而是遠遠的駐紮,秋毫無犯。我扛著傳令兵的旗幟果然沒有遭到攻擊,多年之後我才明白,魏國並不想讓關羽死亡,所以讓我這個傳令兵通過了,沒有阻攔,他們只是答應了吳國,幫助他們拿下荊州,重在保存實力,又怎麼會攻城呢。何況帶兵的是曹操,他永遠都不會親手殺關羽。
縱馬飛奔,上庸城在西北方向,那裡是蜀軍的地盤,只要我走大山里,就不會遇到任何的阻攔。苓雪鎮也在西北方,我去上庸會路過那裡,所以我決定先把送回家。走了大約兩個時辰,我到達了苓雪鎮,夜色已經深了,我根本看不清我的故鄉變成了什麼樣子,只知道非常的黑,沒有任何的光明可言。一路直奔回家,在門前的大樹下我停了下來,把馬牽到一旁的草地,讓它休息一會,我將父親和阿牛扛了下來,“到家了!爸!阿牛!”,帶著他們二人,來到了大樹下的母親身旁,我跪在墳前,給母親磕了幾個頭道:“媽,我把父親帶回來了,還帶了一個弟弟回來,我們一家總算團聚了!”說著說著我的眼淚止不住的又流了下來,原本平平靜靜的一個家,都被這亂世嘿毀了。擦乾眼淚,我將父親和阿牛埋在了母親身旁,有他們的陪伴,母親也不會在孤單了。我將馬牽了過來,望了望院子,就離開了。
出了苓雪鎮,我看見了兩條路,一條去上庸,一條去斷橋。雪衣,快要兩年了,你怎麼樣了呢,瘦了?胖了?望著去斷橋的路,我仿佛看到了當年帶著雪衣從這裡去了斷橋,咬了咬牙,我踏上了去上庸的路,雪衣,我一定會回去娶你的。
以後的日子,我的腦袋裡只有兩個字,那就是上庸!經過三天的趕路,我終於到達了上庸,我沒有來過上庸,也不知道原來上庸有這麼遠,關羽讓我來求救的時候,我還以為頂多半天,我就能到達,沒想到一走走了三天。上庸城可不小,也算是個大城市了,這裡駐守了四萬人,守將劉封是劉備的義子,也算是關羽的侄子。
我到達城下,出示關羽的令牌,他們檢驗過令牌的真假之後,便讓我進了城。劉封聽說是關羽的使者,便前來親自接見我,我向他說明了情況,要求他派出援軍,他聽了之後,沒有馬上答應我,只是說會派出援軍,另外請我幫他一個忙。讓我去成都親自向劉備報告荊州的戰事。我只是一個傳令兵,劉封是將軍,自然不願意,也得服從命令。我只好縱馬奔向成都,劉封是關羽的侄子,沒有可能不發兵就他。成都離上庸無疑是很遠的,一路上我風餐露宿,抓緊一切時間趕路,終於在半個月後,我到達了蜀國首都,成都!
一路上,我見識了蜀道的坎坷,巴蜀的風光,不過,在我眼中,這些,都是容易破碎的。
距離我離開麥城,已經有十八天了,想必麥城的戰鬥早就已經結束了,也不知道關羽怎麼樣了。一路上,我都是靠著關羽給我的令牌方才能到達成都,來到成都,向守城士兵打聽皇宮的位置後,直奔皇宮而去。皇宮就是麻煩,有關羽的令牌依舊需要通報。好不容易進入皇宮,我沒有見到劉備,到先見到了傳聞依舊的諸葛丞相。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手中持一把羽毛扇,臉上的神色平淡,仿佛什麼事情都不會讓他慌張。“你就是關將軍的傳令兵,你可帶來了什麼情報?”諸葛亮揮動手中的羽毛扇,淡淡問道。
我急忙將荊州的事情原原本本,一字不拉的告訴了諸葛亮,但是省去了關羽為了我拒絕呂蒙提親的事情。他聽完以後沒有說什麼,依舊保持著他那永恆不變的自信的表情,道:“我想如果劉封發兵救援關將軍的話,就應該沒什麼事情了,東吳不會對關羽將軍趕盡殺絕的。”諸葛亮的一席話說的我迷迷糊糊的,反正只要聽他說關羽將軍沒事,我就放心了。就在此時,一個士兵跑了進來道:“報告丞相,皇上有請。”諸葛亮大吃一驚,臉色大變,一下子攤在了地上,我趕忙扶起他,他說道:“主公叫我去,定是關羽將軍歸西了。”我也愣住了,仿佛被一道雷劈了一般。
到了另一個城門,我吃了一驚,這裡果然沒有戰鬥,出示關羽的令牌之後,我被放出了城。出城以後,我才明白,原來這個城門的對手是魏軍,他們根本沒有進攻,而是遠遠的駐紮,秋毫無犯。我扛著傳令兵的旗幟果然沒有遭到攻擊,多年之後我才明白,魏國並不想讓關羽死亡,所以讓我這個傳令兵通過了,沒有阻攔,他們只是答應了吳國,幫助他們拿下荊州,重在保存實力,又怎麼會攻城呢。何況帶兵的是曹操,他永遠都不會親手殺關羽。
縱馬飛奔,上庸城在西北方向,那裡是蜀軍的地盤,只要我走大山里,就不會遇到任何的阻攔。苓雪鎮也在西北方,我去上庸會路過那裡,所以我決定先把送回家。走了大約兩個時辰,我到達了苓雪鎮,夜色已經深了,我根本看不清我的故鄉變成了什麼樣子,只知道非常的黑,沒有任何的光明可言。一路直奔回家,在門前的大樹下我停了下來,把馬牽到一旁的草地,讓它休息一會,我將父親和阿牛扛了下來,“到家了!爸!阿牛!”,帶著他們二人,來到了大樹下的母親身旁,我跪在墳前,給母親磕了幾個頭道:“媽,我把父親帶回來了,還帶了一個弟弟回來,我們一家總算團聚了!”說著說著我的眼淚止不住的又流了下來,原本平平靜靜的一個家,都被這亂世嘿毀了。擦乾眼淚,我將父親和阿牛埋在了母親身旁,有他們的陪伴,母親也不會在孤單了。我將馬牽了過來,望了望院子,就離開了。
出了苓雪鎮,我看見了兩條路,一條去上庸,一條去斷橋。雪衣,快要兩年了,你怎麼樣了呢,瘦了?胖了?望著去斷橋的路,我仿佛看到了當年帶著雪衣從這裡去了斷橋,咬了咬牙,我踏上了去上庸的路,雪衣,我一定會回去娶你的。
以後的日子,我的腦袋裡只有兩個字,那就是上庸!經過三天的趕路,我終於到達了上庸,我沒有來過上庸,也不知道原來上庸有這麼遠,關羽讓我來求救的時候,我還以為頂多半天,我就能到達,沒想到一走走了三天。上庸城可不小,也算是個大城市了,這裡駐守了四萬人,守將劉封是劉備的義子,也算是關羽的侄子。
我到達城下,出示關羽的令牌,他們檢驗過令牌的真假之後,便讓我進了城。劉封聽說是關羽的使者,便前來親自接見我,我向他說明了情況,要求他派出援軍,他聽了之後,沒有馬上答應我,只是說會派出援軍,另外請我幫他一個忙。讓我去成都親自向劉備報告荊州的戰事。我只是一個傳令兵,劉封是將軍,自然不願意,也得服從命令。我只好縱馬奔向成都,劉封是關羽的侄子,沒有可能不發兵就他。成都離上庸無疑是很遠的,一路上我風餐露宿,抓緊一切時間趕路,終於在半個月後,我到達了蜀國首都,成都!
一路上,我見識了蜀道的坎坷,巴蜀的風光,不過,在我眼中,這些,都是容易破碎的。
距離我離開麥城,已經有十八天了,想必麥城的戰鬥早就已經結束了,也不知道關羽怎麼樣了。一路上,我都是靠著關羽給我的令牌方才能到達成都,來到成都,向守城士兵打聽皇宮的位置後,直奔皇宮而去。皇宮就是麻煩,有關羽的令牌依舊需要通報。好不容易進入皇宮,我沒有見到劉備,到先見到了傳聞依舊的諸葛丞相。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手中持一把羽毛扇,臉上的神色平淡,仿佛什麼事情都不會讓他慌張。“你就是關將軍的傳令兵,你可帶來了什麼情報?”諸葛亮揮動手中的羽毛扇,淡淡問道。
我急忙將荊州的事情原原本本,一字不拉的告訴了諸葛亮,但是省去了關羽為了我拒絕呂蒙提親的事情。他聽完以後沒有說什麼,依舊保持著他那永恆不變的自信的表情,道:“我想如果劉封發兵救援關將軍的話,就應該沒什麼事情了,東吳不會對關羽將軍趕盡殺絕的。”諸葛亮的一席話說的我迷迷糊糊的,反正只要聽他說關羽將軍沒事,我就放心了。就在此時,一個士兵跑了進來道:“報告丞相,皇上有請。”諸葛亮大吃一驚,臉色大變,一下子攤在了地上,我趕忙扶起他,他說道:“主公叫我去,定是關羽將軍歸西了。”我也愣住了,仿佛被一道雷劈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