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們看一看他說的對不對。我們前面給大家介紹,皇父這個詞,他說,是清朝的君主對某個臣下的尊稱。首先說,他們認為這種尊稱是沿用了漢人的一些尊稱。我們首先不用歷史上的稱呼,我們先就從這個構詞來解釋,從構詞法上來說,尚父,尚是姜尚的名,加一個父,人的名字的最後一個字加上一個父叫尚父。仲父的構造,管仲父,也是一樣的。是被尊稱者的名字後面綴上父。對吧。還有第三,相父,這是說諸葛亮,諸葛亮的官職是丞相。從秦朝以後,中國人形成一個傳統,就是不稱你的名字,只稱你的官職或者你的地望,就是你們家是哪兒的?這是你的官職加上父親。這兩個加在一塊兒都是什麼,前面這個字是什麼?是被尊稱者的名字或官職,後面加一個父。皇父這個詞,不符合前面這個論據。跟中國古代的構詞法完全不搭界,它就是一個單純的個別的問題。

  我們注意到,前面我們在揭示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刻意地提醒大家一個問題,什麼呢?趙開心,他是一個御史,是一個漢人,他看到天下的人見著多爾袞叫叔父攝政王,這個叔父不對,為什麼不對?他根據他心目中幾千年耳濡目染的東西,不是他幾千年耳濡目染,是說他受到的漢人的教育,孔夫子的教育,孔夫子的思想,覺得這樣叫不好,所以建議改名為皇叔父。這一段完整的過程,《清實錄》、《清史稿》裡面都有,我就不說了。問題在於,從皇叔父到皇父這個過程,為什麼《清史稿》和《清實錄》都出現了缺失,它沒有出現缺失,就是特別言簡意賅,某年某月,順治皇帝下詔,多爾袞功勞太大,大家另外找一稱呼吧,然後群臣上表,叫皇父,皇上就同意了,就這麼簡單。這說的就不對了,您看前面那個,我們是臣下認為,這個稱謂不對。為什麼不對呢?是按照漢人的想法,它不對,不符合漢族人的規矩。那後一個問題理所當然地我們就應該認為,還是有一個大臣,他認為現在發生了什麼重大變故?您不應該再稱為皇叔父了?應該改叫皇父。對不對?而這個大臣,肯定應該是個漢族大臣,他要符合漢族人幾千年來的傳統。

  現在留給反對者們的問題就出現了,兩個問題,第一,由皇叔父到皇父這中間的變化您給我找出證據確鑿的說明。第二,就是說我提醒反對者們,皇叔父攝政王是漢人提出來的,他那個解釋在《清史稿》、《清實錄》裡面都有。我問您的是這個皇父攝政王,這是漢人提出來的,他是怎麼解釋的?您別跟我說滿語好不好?我不懂滿語,我也不想懂滿語,這不是我,是指當時任何一個大臣而言,任何一個漢人而言,這個皇父攝政王,我見過的史料就統統都是漢文的,您給我解釋一下。在漢字裡面,我們經常見到尚父、仲父、相父、伯父、叔父、二爸、三爸、四爸、二媽、三媽,我就沒見過皇父這個詞指的不是皇帝他父親,而指的是皇帝他叔父。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在今天,順治皇帝、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對漢語如此之精通,他難道不清楚,皇父這個詞會給幾千萬中國人帶來什麼想法嗎?他不清楚?所以我認為,反對者們的考證在這兒是不能立得住腳的。

  針對論據四,張煌言的太后詩的比較,我認為反對者們的考證略顯不足,為什麼不足呢?反對者們提出了三個觀點,第一個,這太后詩《建夷宮詞》有民族偏見不可信。第二這個張煌言是出在異地之口,記在異國之文不能成為歷史的證據。第三,詩詞本身就不能成為歷史的直接證據。

  ------------

  與孝莊皇太后的關係之六(3)

  ------------

  我個人認為,這樣說太牽強了。我實在是不敢同意反對者們的這種主張。首先,我不能認同的是詩詞不能作為歷史的證據這一觀點。實際上,在中國的歷史上,大量的詩詞、歌賦都如實地反映了歷史的真實性。如果還有一些不是如實地也是間接地反映了歷史的真實性。我們不能因為詩詞歌賦可以運用,注意,是可以運用誇張、比賦的手法,而就把詩詞歌賦一棍子打死,全都不能作為歷史的證據,就認為所有的詩詞歌賦進行了誇張。我們的考證應該是這樣的,張煌言的太后婚這個詩,也就是《建夷宮詞》的第七首和第八首不能作為史實的論據的話,我們必須得精心地考證,張煌言的《建夷宮詞》這十首詩中的另外八首都在說假話。或者說,至少另外八首有很多東西是假的。我們才能夠推翻這第七、第八首也是假的,如果我們不考證其他八首的真假的話,就貿然說這兩首是假的,那八首是真的,這不可以。張煌言作為一個詩人,寫了《建夷宮詞》十首,除了這兩首之外,其他八首詩雖然說對滿洲人有民族偏見,但是稍微讀一讀,我們都可以看得很明確,他寫的是真實的。既然其他八首是真實的,那麼你為什麼就說這兩首是假的呢?你推翻我不太贊成,貿然推翻,沒有確鑿的證據推翻我認為是荒唐的。

  第二,我也不同意因為張煌言的《建夷宮詞》是出在異地之口,記在異國之文,就不能成為歷史的證據這種觀點。按照這種說法,中國還有歷史嗎?《史記》百分百是假的。司馬遷肯定沒見過黃帝,也沒見過堯舜禹,他肯定沒見過秦始皇。甭異地,甭異國,他就不是一個時代人,他就沒見過,他寫的能是真的嗎?《史記》肯定是假的。那班固寫的《漢書》也是假的,陳壽《三國志》那肯定更是假的了,那瞎掰了你不是?《後漢書》那都隔多少年才寫,更是假的。按照您這種觀點,那中國還有歷史嗎?




章節目錄